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11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619:35:53

    (四)

    一共一百辆战车,每车乘十人,每人一分钟发**两弹或四箭,平均下来,四分之一个时辰(半个小时)下来,明军发**出的箭矢、子弹至少应该有6万发,按照百分之五十的中弹率,至少有三万发子弹、箭矢击中敌军,再算上战场极为混乱,概率再降低至四分之一,应该也有一万五千发打中敌军。而敌军只有八千人,除去有些人被打成马蜂窝,至少也应该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敌军被击毙,二分之一的敌军受伤,最多只有四分之一的敌军完好无损。

    不要小看这个结果,两千人被击毙,四千人受伤,这什么概念,一个上规模的高中,一百三十个班所有的学生聚到操场上,就是那个阵势,那就是八千人的阵势,估计有的人吓也被吓晕了,还谈杀敌么。

    看来,在高科技面前,小米加步枪是绝不可能去取胜的,除非掌握高科技的人坐在那,不动,送给你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真不是吹的。

    战车的一番打击过后,明军的长枪兵终于上场了。这些长枪兵手持的长枪,基本都有三米长,当士兵排列成紧密的长队形,将长枪一致向前的时候,恐怕重骑兵尚未碰到士兵,就被扎成马蜂窝了。长枪兵迅速上前,战车不再发**箭矢,一律改用长枪,未免伤到友军,混乱中的清军遭到了车兵与长枪兵的双重打击,两个时辰后,清军八千人全部被歼灭,敌将勒克德浑身中十几箭十几弹,并最终被长枪戳中心脏而亡。而明军伤亡仅有两千余人。

    勒克德浑,爱新觉罗氏,万历四十七年(1619)生,是代善第三子颖亲王萨哈璘的次子,崇祯十七年,随军入关,并参加潼关之役、扬州之役,双手与之前的那个博洛一样,沾满了汉族人的鲜血,最终,他得用生命来偿还。

    自万历四十六年以来,明清对战无数,无不是以明军惨败或险胜为止,这一战,实乃开天辟地,是明军第一次在野战中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对八旗铁骑的完胜。

    次日,隆武元年冬月初一,杨铭化全歼八千八旗铁骑后,率军抵达朝阳门下,兵力空虚的朝阳门在一日之内被明军攻占,南京城的第二个缺口,终于被明军打开了。

    等等,那第一个缺口呢,是西北三门中的两个门吗?不是,那是清军主动弃守,况且金川门未克,三门的缺口尚未打开。

    第一个缺口,是定淮门。

    洪承畴的担心终于还是来了,定淮门被抽调援军后,只剩下了一千兵力,分散到各个垛口,兵力极度薄弱,而前面说的,明军消失了的两万兵力,在杨铭化与勒克德浑激战时突然出现在定淮门前。这种突然出现的形势,震倒了清军,早已疲软的他们并没有进行激烈的反抗,据点即被明军占领,南京城的第一个缺口终于被明军打开。

    两个缺口一打开,下面的情况就显得很顺利了。冬月初二,郑芝龙部明军占领金川门。冬月初三,吴胜兆、李成栋部明军占领太平门。同日,方国安部明军占领聚宝门,次日,金声、江天一部明军占领正阳门。

    截止到初三,明军已经攻克南京城的几个最重要的城门,洪承畴已经无险可守。

    对杨铭化来讲,大势已定,对洪承畴来讲,大势已去。

    冬月初四,大部分清军汉人军队投降,少部分八旗散兵被歼灭于巷战之中。

    冬月初五,明军正式进驻南京城,前锋部队发现洪承畴自缢于总督府的正堂之上,沦陷于敌国六个月之久的大明的都城,终于用无数将士的生命与鲜血为代价,光复了!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我不想多说什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