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抗战之血色战旗

正文 第 284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几名日军应声倒毙。这一刹那,远处的日军机枪向他射来,他身中数弹,右胸洞穿,血如泉涌。马孝堂见他突然向后一歪,飞奔上前为他包扎,鲜血溅了一身。

    伤口还没包扎好,日军就一窝蜂冲了上来。张自忠对张敬和马孝堂等人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我自己有办法。”大家执意不从,张自忠拔出腰间的短剑自尽,卫士大惊,将他死死抱住。

    弥留之际,张自忠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平静地说:“我这样死得好,时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你们快走!”

    这时,日军已冲到跟前,多处负伤的张敬举枪击毙几名日军,被蜂拥上来的日军用刺刀捅死。

    日军战史资料记载了这场战斗的最后情节:

    第四分队的藤冈元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这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竞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

    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地出现了难受的表情。

    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似乎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般轰然倒地。

    张自忠倒下后,南瓜店一带枪声骤停,格外寂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细雨无声地飘落。殷红的血随着雨水缓缓流淌,染红了黑色的泥土。历史定格了一个静穆的场面,一个永恒的瞬间。张自忠无愧地死去了,时年四十九岁。五百多人与他同时殉国,包括张敬、洪进田和马孝堂。

    日军开始打扫战场,他们估计刚刚死去的这位军官,一定是位将军,便翻动遗体搜身,从他身旁的手提保险箱中,翻出了”第一号伤员证章”,还从胸兜中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上面刻着“张自忠”三字。藤冈和堂野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啪的立正,恭恭敬敬地向遗体行了军礼。

    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发现张将军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

    可见,张自忠将军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军国主义的日军都为之感动。

    当天深夜,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中断正常广播,插播了张自忠阵亡的消息,并称:

    “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

    日军对张自忠将军表现了极大的崇敬,由军医用酒精仔细清洗遗体,并包扎好伤口,郑重装殓,放进赶制的棺材里。此棺被葬于一处山坡上,并立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冈村宁次曾经说过:“我们成了冤家对头,不过这种冤家对头其妙无比。您也许知道,我以前在北平认识了张自忠司令官,而在进攻汉口之后,不幸得很,我们在汉水东岸之战两相对峙下来。那个时候战事爆发,张先生勇往直前,挥兵渡河,进入我方阵地,惟遇我方因战略关系向前进击,他竞冲至我军后面战死。他之死令我感慨无量,因我本身也随时有阵亡的危险。”

    张自忠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最高级将领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多个国家中战死沙场的最高级将领。张自忠的死,向日本侵略者昭示了中**人的庄严人格,显示了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救国的坚强决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张自忠为中国人所崇仰,他经得起生与死的考验,把个人生死与民族存亡合为一流。

    英雄归去,英灵不远。

    报复,已经即将开始!

    第六百零三章 死也把遗体给我夺回来!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了!”

    当听到这个消息,高飞的身子晃动了一下,然后,缓缓的坐了下来,面色一片惨白,喃喃地道:“终究还是没有来得及吗?”

    已经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他知道张自忠会被包围,也知道张自忠会壮烈殉国。Www;高飞迫切的想要改变这段历史,让张自忠这样的一位抗战名将活下来,一直活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才从第一线战场拉下来的26师和新编37师被重新拉了上去,向南瓜店至长山一带运动,接应解救张自忠,就像当日解救刘雨卿一样。

    但是,这次高飞没有成功。

    张自忠,终究还是壮烈殉国了,他的一生,没有辜负名字中的那个“忠”字!

    “老黑在哪里?”高飞抿着嘴问道。

    “已经运动到了长山一带,距离南瓜店仅仅只有三十里不到的路程,可惜…..”曹雨意轻轻叹息了声。

    高飞忽然站了起来,语气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电令老黑,给我把张司令长官的遗骸抢回来!”

    “是,电令老黑师长,把张司令长官的遗骸抢出来!”

    南道口,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6师,新编第37师防区。

    蔡远飞和他的弟兄们对隔壁的友邻部队26师都充满了莫大的好奇。

    早就听说过这支部队的赫赫威名,但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和这样的部队并肩作战。

    这些小兵们并不知道这次作战的真实目的,一直到了下午,才陆续有消息传来,说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了,他们这次的目的本来是来营救张司令长官的。

    弟兄们都很惋惜,但这又能有什么办法?

    …陕去看,快去看。”一起的小常兴冲冲的跑了过来:“26师开始集合了!好像有大的军事行动!”

    蔡远飞和弟兄们一下从地上跃了起来,纷纷朝着高处涌去,那些军官们非但没有阻止,反而跟在了自己部下的身后赶了过去。

    大批的26师官兵正在那里集结,蔡远飞发誓,自己永远也都忘不了所看到的那一切….,“集合,集合!敢死队集合!”

    “龟儿子的,敢死队的,集合了!

    一声声浓重的四川方言,在那些看热闹的37师弟兄们耳边响起。

    紧接着,三百名26师的敢死队员迅速集中。这三百条汉子,人人光着膀子,只穿着一条大裤衩。前面一排五十个弟兄,人人手里扛着轻机枪,后面的弟兄,带着冲锋枪、步枪、大刀,五枚手榴弹就这么悬挂在胸前。

    39师的弟兄都看傻眼了,他们从来也都没有见过这么打仗的!

    光着膀子,穿着裤衩,三百个敢死队员一个个嗷嗷的,好像恨不得立刻就冲到战场上和小鬼子玩命去!

    早就听说过26师是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高飞的老底子部队,甚至高司令长官就是从这支部队里出来的。也早就听说过26师是整个第四战区,甚至是整个**队伍里最能打、最不怕死的部队,今天终于大眼眼界了!

    三百名敢死队员才集中完毕,就看到一个同样光着膀子,只穿着一条大裤衩,一条腿有些不灵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人,手里也抗着一挺轻机枪,出现在了敢死队员的面前。

    “老黑,老黑!”小常兴奋的叫道:“26师的师长老黑!”

    老黑?那个身上带着太多传奇故事的老黑!

    流传的,和老黑有关的传奇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许多人说,26师的成名作,大场保卫战实际上是高飞和老黑指挥的;有人说,胍子村保卫战老黑一个人就端掉了日军的一个大队;有人说,老黑其实是八仙里铁拐李转世的,别看他一条腿是瘸的,可就是这条瘸腿,才是他最大的法宝……而现在,蔡远飞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这个传奇人物!

    老黑站到了敢死队的面前,拿机枪驻在地上,减少腿部的压力,他的脸色铁青,声音响亮:

    “兄弟伙,高飞,高飞这个狗日的又要让老子们去送死了!”

    “轰”的一下,37师的弟兄们笑了起来,天底下哪有这么说自己长官的?更何况是高飞这样级别的高级军官,这样被民众称为“战神”的抗日传奇英雄…但随即,老黑下面的话却让这些看热闹的37师弟兄们笑不出来了。

    “兄弟伙,高飞个狗日的,一有苦战恶战,总让老子的26师打冲锋,26师的弟兄,从大场开始换了一拨又一拨,老底子的弟兄还剩几个?都快没了,都快死光了、死绝了啊!老子恨啊,老子发誓,把东洋人打跑了,老子再也不穿这身皮了!可这次不一样,不一样!这次高飞让老子组织敢死队,老子心甘情愿!

    就在昨天,33集团军的总司令张自忠死了,殉国了!他带着他的兄弟伙,是真和东洋人玩命啊!他死都没有后退一步!汉子,是条好汉子啊!可现在,他的遗体还在日本人的手里,就在南瓜店里!高飞让老子带着敢死队,去把张总司令的遗体夺回来!老子愿意,老子服从!张总司令的遗体,不能留给东洋人,不能!他葬,得葬在自己家里!现在,老子就是敢死队队长,老子带着你们去冲锋,去把张总司令的遗体抢回来!老子的这一拨敢死队死光了,第二拨敢死队上!第二拨死绝了,第三拨上!哪怕把整个26师打光了,也要把张总司令的遗体抢回来!”

    三百敢死队员静悄悄的,整个四周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老黑深深的吸了口气:“26师训:应死不死者,杀!临阵退缩者,杀!畏首畏尾者,杀!”

    “应死不死者,杀!临阵退缩者,杀!畏首畏尾者,杀!”三百敢死队员声动天地的喊道。

    37师的弟兄们看着,听着,他们中也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就那么静静的听着、看着。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部队,从来也都没有见过这样勇敢的官兵137师的弟兄们看到,他们的师长荣光出现在了老黑身边,他们知道,师座也是从26师出来的,这一瞬间,37师的弟兄们忽然也有了一种自豪感。自己,也算是26师的一份子了!

    “荣光!”老黑大声叫道。

    “到!”

    “37师,全力掩护,我要死了,你上!”

    “是!”荣光的回答,是那样的铿锵有力:“我37师集中全部火力掩护,你死了,我上!”

    老黑对着荣光敬了一个永远都不标准的军礼,然后一举机枪:

    “敢死队,跟着老子上啊!”

    1940年5月17日夜,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6师师长老黑,亲任敢死队队长,率三百勇士向南瓜店发起决死之冲锋,目标只有一个:

    夺回张自忠将军的遗体!

    高飞在看着他们,蒋介石在看着他们,整个国家都在看着他们!

    蔡远飞这一生部不会忘记那一天夜里自己看到的一切:

    那一天的夜里,日军的炮弹在呼啸着,疯狂的砸向对面,而在他们的对面,是一群光着上身,穿着大裤衩,赤着双足的中**人,冒着日军的炮火完全不要命的在冲锋着126师的弟兄在拼命,37师的弟兄也在拼命!

    精神,是可以用来相互感染的137师中的每一个人,这个时候都在心里发誓,只要能加入26师这样的部队,哪怕只能加入一天时间,也都死而无憾了!

    炮弹在四周呼啸着,一团团的火焰夹襄着爆炸,不断威胁着敢死队员们的生命。

    但是,那些敢死队员们,却好像根本也都没有注意到这些一般,完全无视着周围不断爆炸起的火焰,在那面血色战旗的指引下,冲着,冲着……..五十挺轻机枪组织起的火力,编织出了一道密集的火网,疯狂的收割着日军的生命,疯狂的要在前进的道路上杀开一条血路!

    冲进去了!敢死队的兄弟们,在这样不要命的冲锋中冲进去了!

    他们手中的机枪、冲锋枪,枪口喷射出一道道的火舌,席卷着他们视线范围内能够看到的每一个敌人!

    他们腰间悬挂的手榴弹,被他们从手中用力的扔出来,狂风暴雨般的扔向敌阵!

    日本人完全被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惊呆了,他们不知道中**队为什么会忽然对南瓜店发起进攻!

    他们死也不会想到,这些中**人,仅仅是为了夺回一具中国将军的遗体!

    在这一夜的战斗中,26师的敢死队在南瓜店三进三出,拼死一战,最后,他们在方家集庙内,终于找到了张自忠将军的遗体……张将军的遗体被抢回来了!此一役,26师300敢死队员,阵亡38人。但值了,一切一切都值了!

    当浑身裹着白布的张自忠将军的遗体被运回后,26师、37师的官兵们都从阵地里站了起来。

    护送着张将军遗体的,是老黑和他的弟兄们。

    他们默默的走着,陪着张将军在走上最后一程……_冬军的英灵,也许此时正在天上看着的吧…….“敬礼!”

    “敬礼!”

    官兵们举起了自己的手,向着张自忠将军的遗体敬了最恭敬的军礼!

    英灵长在,浩气永存!

    那一面军旗,正在猎猎飞舞…….张将军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将军的身上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全城笼罩在悲壮肃穆的气氛中。

    敌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1910年5月28日晨,当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蒋介石在船上“抚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28日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气氛庄严,极尽哀荣。

    蒋介石亲自主祭,同时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通电全军,表彰了张自忠一生的勋绩。随后,国民政府在重庆北碚雨台山为张自忠举行下葬仪式。

    蒋介石题词“勋烈常昭”,李宗仁题词“英风不泯”,冯玉祥题词“荩忱不死”。

    是时在老河口的李宗仁长叹,如果何基沣在,不会有襄河之败,张自忠不会阵亡。护送灵柩的59军官兵沉痛地对何基沣说:“要是你当时能在军中,兵力不会那样部署,张总司令和59军不会孤立无援,张总司令不会阵亡。”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周恩来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11月16日,张自忠被以国葬之礼权厝于重庆雨台山。后来,冯玉祥在墓畔种植梅花,并仿效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扬州梅花岭,将此山改名为梅花山。

    中国**对于张自忠将军的牺牲也深为震惊和痛惜。8月15日,延安各界1000余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朱德、周恩来分别为张自忠将军题写了“尽忠报国”、“取义威仁”、“为国捐躯”的挽词。

    张自忠阵亡之后,他的部属第33集团军官兵悲愤填膺,决心与敌死拼,多次向日军猛烈反攻,也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是,不久日军北方兵团中止了对第五战区左翼兵团的进攻,以主力南下,与南方兵团会师,合力对付第五战区右翼兵团。

    经过一番苦战后,第33集团军在襄河以东站不住脚,不得不逐次退到襄河以西。

    在此期间,日军动向渐趋明显,第39师团及第6师团第11旅团等部,经襄花公路,回窜随县,逐次沿汉水东岸南移,并在襄阳、宜城之间的汉水东岸东津湾、上下王家集、方家集附近停留大量兵力,整备渡河器材,大有在襄阳附近渡河的可能。为牵制日军渡河,并恢复枣阳,李宗仁命令汤恩伯率第31集团军及第92军由豫南向枣阳急进,反攻枣阳城,并令敌后部队袭击敌后交通,中央及左翼兵团备部相机推进。

    当汤恩伯所部攻打枣阳之际,日军突在宜城、襄阳间强渡汉水,战区情况陡趋变化。5月19日,在上下王家集、方家集一带滞留的一万多日军突然在小河、欧家庙附近强渡汉水。

    第五战区在该处的守军,右为第22集团军4个警备旅,左为第41军一部,都是装备低劣、兵力不足、战力脆弱的部队。日军渡河时,前方部队竟然将鬼子渡河用马达牵引的木筏及橡皮船,当成水陆两用坦克,惊慌失措,急报长官部。

    第五战区长官部也不细察,照葫芦画瓢,据此急电报告重庆并请求出动空军助战。第二日清早,航委会派来9架蚊式轰炸机飞临小河、欧家庙一带上空,进行一番轰炸。

    这时4个警备旅早在日军渡河前就已逃散,第41军阵地也无守军抵抗。日军先头部队沿着襄阳至沙市公路北进,后续大部队仍在渡河之中。飞机轰炸也阻止不住日军的急进。

    到月底,襄河和唐白河以东地带,除汤恩伯等被迫逃进大洪山打游击的大军外,几乎没有中**队的踪影了。于是,日军直扑宜城对岸至老营之间的襄河东岸,准备渡河西进。

    第22集团军负责守备襄阳、樊城和襄河。可总司令孙震在枣宜会战前就因事请假回了四川老家。当新的会战马上就要发生时,李宗仁指派第11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临时代替孙震指挥第22集团军。黄琪翔带着自己的一班幕僚和警卫、通信直属部队在襄阳城内设了个指挥所,而并不去第22集团军总司令部。

    第22集团军总司令部则由参谋长陈宗进率领,驻扎在襄阳以西30里的泥嘴镇。第22集团军下辖第41、45两个军。第41军军长由孙震兼任,辖第122、123、124师和一个军直属独立团:第45军军长为陈鼎勋,辖第125、127师。可是,第45军全军和第41军第123师已被鬼子隔在襄河以东回不来,被迫在大洪山打游击;而退到襄樊附近的第22集团军主力,只有第41军的第122、124两个师和军直属独立团。

    这残破不全的两个师,并且还是新兵参半,哪里有什么战斗力?日军扑到襄河左岸准备渡河时,黄琪翔匆令第41军担任右自小河与王缵绪第29集团军部队相衔接,左至襄阳城沿襄河右岸60里的河川防御,并守备襄樊的任务。

    这时第41军的状况,除了下面的兵不行外,上面的将也有问题。

    全军连个当家人都没有。军长本来由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兼任,以前军部一切事务都由集团军总司令部兼办,既没军部,也没副军长,孙总司令回川前临时指定第124师师长曾元暂代军长之职。

    当曾元接到黄琪翔布防命令后,即命122师担任小河亘刘集、欧家庙至襄阳城南门襄河右岸的河防,第124师担任襄樊的城防,军直属独立团即以襄河右岸襄阳东15里东津湾为前进据点,与襄樊威犄角之势,进行护卫。

    第122师师长叫王志远,受领任务后,即令副师长兼第365团团长胡剑门指挥第365、366两个团担任河防;因第364团是两营新兵,则摆在襄阳南关为师预备队;师指挥所位于襄阳南门外周公庙!

    第六百零四章 糊涂仗

    当曾元接到黄琪翔布防命令后,即命第122师担任小河亘刘集、欧家庙至襄阳城南门襄河右岸的河防,第124师担任襄樊的城防,军直属独立团以襄河右岸襄阳东15里东津湾为前进据点,与襄樊成犄角之势,进行护卫。wWw、第122师师长叫王志远,受领任务后,即令副师长兼第365团团长胡剑门指挥第365、366两个团担任河防:因第364团是两营新兵,则摆在襄阳南关为师预备队;师指挥所位于襄阳南门外周公庙。而守城的第124师,在要守住的襄、樊两城备摆了一个营,主力第372团则摆在第122师河防部队后边去支援河防,主次倒置不说,师长又将师部和其余备团全部搁在距襄阳城22里远的习家池一带。

    日军直接控制襄河东岸后,进行了3天时间的渡河准备。6月4日天一黑,乘着夜暗,刘集对岸的大炮就开始集中炮火怒吼起来了,发发炮弹向河防部队第122师第3b6团及其右翼友邻第29集团军守军阵地,并施放烟幕和催泪瓦斯,然后,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开始了强渡。河防部队的官兵凭借临时构筑的简单工事,尽力阻击强渡之敌。尽管十分英勇,但日军的炮火异常猛烈,官兵越勇敢,死伤越大,最终因为工事被炮火摧毁,同时又没防毒面具,被鬼子的催泪瓦斯熏得无法睁眼,哪里抵御得住?稍微一疏忽,曰军就从第29集团军新4旅与第122师第366团接合部的小河、刘集附近强渡成功,一举突破了襄河西岸**的防线。

    鬼子强渡,船只全装了发动机做动力,“突、突、突”地在河面喘叫着而来,河防部队部是刚刚从乡村招来的新兵,过去从没见过动力船,加上月黑风高,影影绰绰地望见它们在河面上沉重地爬行着,又听见轰轰隆隆的巨响。第366团团长陈择善慌里慌张闯师部报告说:“鬼子使用大批水陆两用坦克向我强渡猛冲。”

    连个装了发动机的船只都不知道,他又如何知道“水陆两用坦克”!师部也不细想,又糊里糊涂转报给正在襄城内的黄琪翔总司令。

    黄总司令事先得知鬼子放毒瓦斯,又听说鬼子用上了“大批水陆两用坦克”,不是想去如何打掉它,而是担心它会打掉自己,急忙带着指挥所和警卫营从襄阳西门奔出,直向谷城逃去。

    尽管月黑风高,他们深一脚浅一脚急急奔走,半夜时分,途经第22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泥嘴镇,参谋长陈宗进事先得了消息,与该部高参章雨初早早就在路口迎接黄总司令到总部休息。此时陈参谋长已知前线日军强渡成功,占领了襄河西岸,小河、刘集均已落入敌手,于是端上早已经准备好的夜宵,边陪着黄总司令用“宵夜”,边报告前方的战况,并请示挽救办法。

    黄总司令一听,想都没想,喊道:“拿毛笔来!”当即放下筷子,拿起毛笔,挥毫写了一个便笺手令,大意是:第41军着即退守泥嘴镇至南漳之线,扼敌西进。吃完夜宵,随即又匆匆上路,继续向谷城方向急急而去了。

    陈大参谋长拿着黄总司令的手令,立刻用电话通知曾元和他的第124师向南漳撤退。

    可这位代行第41军军长之职的曾元竞忘了自己代行职责,对“属下”的第122师和军直属独立团,连通知都没有,更谈不上给予任何“指示”,就带着第124师跑了。

    而第122师的第365、366两个团不被代军长惦记,也并无大妨碍。早在日军突破河防阵地时,他们就已经退到了第124师先前派出支援河防的第372团的所i七地。当他们从该团获知退守泥嘴镇至南漳之线的消息后,不待命令,就跟着第372团屁股后面,自动撤退到泥嘴镇去了。于是乎,第122师师长王志远、师部以及第364团倒被丢在了襄阳城南关一带阵地上。

    夜半时分,王志远师长一切都还蒙在鼓里,“知彼”而不“知己”,只知鬼子占领了襄河西岸,却并不知集团军乃至全军的动向,虽然得知第124师和军直属独立团已撤过河西,但不知自己手下两个团已随第124师转移了,加上没接到撤离命令,不敢自由行功。

    因此,带着师部和第364团继续待在襄阳城外。

    因为黄总司令的指挥所和第124师摆在城内的一个营先后撤走了,襄阳城内已无一兵一卒,成了无兵防守的空城。王师长于是下令在南关的第364团入城布防,师部随即也跟着移入了城内。

    第二日早晨,黄琪翔一觉醒来,忽然听说王志远和第364团尚在襄阳城内未退,马上下了一道命令:“着第122师守备襄阳城。”至于他只两营新兵的第364团和一个师部,对偌大的襄阳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