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3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1621:39:29

    (7)

    也难怪,一千万的东西挥泪大甩卖,谁都觉这笔生意亏。

    程夫人却有点生气了,她对皇帝说:

    “哎呀,人家崔烈是冀州的社会名流,还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掏腰包,你还不满意啊?”

    原来如此啊。

    原本是暗箱操作的事情,如今一曝光就不好玩了,崔烈同志的无形资产(名誉)立即应声下挫。崔烈同志是个好面子的人,外面老唧唧歪歪的毕竟影响不好,他崔先生心里也有些忐忑。过了一段时间,他忍不住问儿子崔钧:“我终于做了总理(三公),外面的群众有什么看法啊?”

    “父亲大人啊,你以前在群众中口碑不错(少有英称),现在当上总理,全天下的人都感到失望啊?”

    “为啥?”

    儿子快人快语,回答得十分经典,差点没把他肚子气破:

    “大家都说有股铜臭味!”

    真的一举扬名——臭名。

    铜臭一词由此流传开来,至今仍然焕发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大家可不要忘记崔烈先生的功劳啊。

    连儿子都拿自己开涮,这个领导当得太失败了。

    深感做人失败的崔烈恼羞成怒,再也不顾忌什么总理形象了,操起大棒子就打。

    但儿子也是副部级的武官——虎贲中郎将,平时主管的是另一支和羽林军齐名的警卫部队——虎贲郎。

    父亲大人搞棍棒教育,崔钧不敢还手,跑还是会的。

    崔先生平时坐机关搞惯了,身体素质不高,当然跑不过部队上的人。

    连气都没处发的崔烈更加生气:“死鬼,老子打你几下都要跑,你还有孝心没有?”

    儿子的回答更绝:“父亲大人啊,你若用小棍子打我,好说;你搬这么个大家伙来对付我,搞家庭暴力,我只好跑了,那也是为了成全你的名声啊?”

    崔烈是社会名士,会书法,会写诗,但这个书呆子办理政务却是一塌糊涂,属于典型高分低能型选手。

    当时东汉的一大心病就是西羌问题,凉州兵乱。反反复复,延续80来年,虽然这些胡人也没有夺取刘家江山计划,但老是被人家拿钝刀子戳来戳去的,也是很烦的。

    怎么解决,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作为丞相级别高官的崔烈也发表了自己的高见:既然凉州爱兵乱,放弃凉州就没事儿了!国家也和平了、社会也和谐了,百姓也幸福了,领导也放心了,士兵也不打败仗了,总之,大家都有好心情了!

    一语惊四座!

    官员们震惊之余,也反应过来,板砖满天飞。

    于是崔烈同志骂得酣畅淋漓、体无完肤,也算狠狠地出了一回风头。

    后来,崔烈同志改任太尉,但好景不长,被曹操同志他爹用钱(一个亿)活生生地比拼了下去(代崔烈为太尉)。

    哎,想不到万恶的封建社会,抢生意的也这么厉害,连当总理都没有安全感啊。

    后来董卓进京时,这位崔先生倒是一心想为董卓大人奉献余热。但是董卓对他这位大名人似乎很不感冒,因为他发现崔先生的儿子似乎比他更有骨气——崔钧在外地怂恿袁绍起兵讨伐他。

    于是董卓当即决定崔先生吃饭——吃牢饭(收烈付郿狱,锢之)。

    董卓倒台后,崔先生重获光明,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当上了首都城防司令(城门校尉),但好景不长,还没等崔先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董卓的徒子徒孙李傕等人又打进来了,开始反攻倒算,崔先生这个手上没兵的光杆司令,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被杀。

    生也罢,死也罢,好歹出名了。

    好也罢,歹也罢,总算是结束了。

    真不知崔先生感觉如何?

    崔先生是官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也有不好那一口的。

    比如洛阳人司马直,接到就任巨鹿郡太守的通知,还没等他来得及和亲朋好友庆祝一番,马上就被告知必须友情赞助一笔助军款、修宫款,考虑司马直先生经济实力有限,皇帝的经纪人也特别体贴地开出了一个友情价,原价2000万钱的位子,只要他出300万钱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这么温柔实惠的价格,换一般人想都不要想。

    可300万钱,对于司马直同志来说,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上哪儿找去?就是当裤子也拿不出啊!

    宦官很诚恳地告诉他一个秘方:

    不用当裤子,也不要自己掏腰包,可以先赊账,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只需要在老百姓身上打主意就行!

    这不是盘剥百姓吗?一向清廉的司马直同志当然不肯接受。

    唯一的办法只好不要这顶乌纱帽。

    于是,司马直同志想了一个办法,装病。我体弱多病,实在不堪重任,求求你们就饶了老夫吧!

    饶你,才怪!

    司马直的立场很坚定,但上级领导的立场比他还坚定,司马直同志,组织是相信你的,不管你是真有病还是假有病,你都必须按时到岗,为人民服务是你义不容辞的义务,不准耍花样!

    领导下死命令,这下司马直同志没辙了,病号是当不成了,就只好当父母官了。半路上,悲愤交加的司马直终于豁出去了,他向皇帝大人上书,痛斥朝廷乱收费乱摊派的无耻行径。然后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抗议——自杀。

    当官逼出人命案,这事儿玩过火了,皇帝也受到震动。只好下令暂时停收修宫捐(暂绝修宫钱)

    不管咋样,刘宏同志的生意是做得风生水起,加税,卖官,修宫殿,面面俱到,一样不落。国家虽然贫困潦倒濒临关门,但刘宏同志已经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境界,而且自个儿的钱根本多得没处放了。

    已经是天下最大的财主了,够可以的了,但他还是不满足。

    除了打百姓的主意,打公务员的主意,刘宏还把手伸向了国库,打起了国家的主意。

    刘宏在御花园兴建了一座万金堂,把财政部(大司农)所管的国库东西统统搬空,自己用着顺手。

    什么国家不国家的,都是老子的,老子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钱多了,有时也是麻烦事,比方说储藏问题。

    不过,作为理财专家,刘宏很快就想到了好办法:那就存到中常侍、小黄门家里,每家放它几千万,虽然不像存银行一样有利息,但无事看看也是一种乐趣。

    除了不住地攒钱、存钱,刘宏还涉足投资领域。

    他要投资的不是股市债券而是传统暴利行业——房地产。在他母亲董太后的支持下,他利用搜刮来的钱财在老家买地皮,修房造屋,准备大干一场。

    爱金钱,很正常,爱豪宅,很正常,是人都爱,问题是你是皇帝,坐拥世界上最豪华的别墅——皇宫,居然还要大兴土木,脑袋真的坏掉了。

    连皇帝的脑子都坏掉了,国家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之所以没有立即垮掉,那是上天还有一双眼睛,要让他死得更加痛苦,更加难看。

    原以为张角兄弟死了,一起都结束了。

    接下来应该有几年消停的时间好好享受。

    几年?一年都不到!

    好戏才刚刚开锣呢!

    皇帝没想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张角倒下去了,又有数不清的张角站了起来,没有一点消停的迹象。别的不说,光说他们的旗号就够吓人的:

    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等,举不胜举,眼晕了吧。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大家把骑白马的叫做白骑,把眼睛大的叫做大目,把胡子多的叫左髭,把会一点轻功的叫飞燕。虽然不如天公将军、地公将军那样响亮,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得人民群众喜爱。

    大家以张角同志为光辉榜样,纷纷揭竿而起,很快便成遍地开花之势。

    而且好汉也特别会拉队伍,吼一嗓子,动辄就跟来几千人,但那只是保底数!稍微像样一点的也有二三万人。

    这些还不是最厉害。

    势力最大的几家甚至有百万人,比如张燕的黑山军,比如后来的青州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们的偶像张角拉人头还厉害。虽然打仗的水平不咋的,但数量一多,玩人海战术,四面出击,让你招呼都招呼不过来,让皇帝大人头疼不已。

    国家如此混乱,责任在他这个家长。

    活着,表面风光,实际上是生不如死,对于皇帝是如此,对于东汉公司,更是如此。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