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0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418:54:08

    (6)

    船上的董承、李乐也急了,估计这么拖着不是被李傕抓去剁肉酱,就是掉进黄河喂王八,谁也走不了,他直接指挥人用刀砍,船内堆满人的手指,实在凄惨。

    最后一丝机会也没有了。

    一时间,哭喊声、哀求声、呵斥声、谩骂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混乱。

    船刚刚开动,李傕的人就赶到了。

    原来,李傕看见黄河岸边的火光,立即奋起直追。

    “你们要把天子弄到那里去?”

    董承并不回答,他怕李傕放箭,特意叫人支起被褥。

    李傕心有不甘,但终究不敢。

    眼睁睁地看着皇帝就这样从自己眼皮底下跑了,李傕很生气,他决定把气撒在那些没有跑掉的人身上,他颁布了一道简单易行的政策:看得顺眼的就抢,看不顺眼的就杀!

    虽然缴获无数,杀人无数,但事实上李傕等人是失败的,因为皇帝已经成功地逃出他的手掌心。

    他没长翅膀,飞不过去,何况对岸就是“敌占区”,不是他的地盘,飞过去也没用。

    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李傕等人而言,此事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不光是图谋落空的失意,关键是几个军阀就此盛极而衰,由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中央领导干部彻底回到解放前,沦为瞎混一方的小军阀,而且一直走下坡路,一下到底,甚至连死都没得善终:

    死得最早的是张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张济带兵从关中进入荆州地界,攻穰城,中流矢而死。后来,张济的侄子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与刘表联合,屯于宛城。

    建安二年(197年),郭汜突然不明不白地被其部属伍习诛杀于郿县,也算是死于非命了。

    最后死的是李傕,和前两位难兄难弟比,似乎要幸运一点,多活了一点时间,但这对他而言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公元198年,曹操派谒者仆**裴茂、段煨干掉他的同时,还根据他以前对国家的突出贡献,特意关照他赴黄泉路带上亲属——灭其三族。

    三个恶贯满盈的强盗,一年死一个,前仆后继,都没落个好下场,看来上天也是有眼睛的。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欠下的债迟早是要还的。

    无论什么雄,终归只是狗熊。

    对皇帝而言,好不容易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并不意味着虎口脱险。

    接下来他将面临更多小军阀的纠缠,总之,我介绍过的,没介绍过的,你听说过的的,没听说过的,汉献帝以前见过的,没见过的,除了之前的李乐、杨奉,什么张扬、胡才、王邑……都粉墨登场了。

    他的流浪生涯是一部漫长的电视剧,而且是恐怖片。

    刘协想去故都洛阳,但那些军阀总是热情邀请他到自己的地盘做客,不答应还不行。

    那就去吧。

    毕竟是小地方的人,条件艰苦,皇帝在他们手下混饭吃,连办公条件都极差,比方说,十二月初三,献帝乘坐牛车抵达安邑,那是河东郡太守王邑的地盘,这个王邑,还相当精明,相当乖,一见面就向大大方方皇帝进献了几匹绸缎,弄得皇帝大人十分感动,立即给了一个侯爵称号。

    此后得到荣誉的王邑便似乎得了健忘症,对皇帝的生活不管不顾了,献帝在他地盘内,住的是篱笆屋,通风良好,而且门窗不能关闭。每当他与手下的大臣开会时,兵士们就趴在篱笆上看稀奇,相互拥挤取乐,公共场合,完全不注意自己的素质。

    这些小军阀名气虽然小一点,但人不傻,要这要那,胃口一点不小,献帝不得不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或许你会问,献帝都鸡犬不如了,他还有什么给你,还有什么用?

    回答是,皇帝可以封官啊,虽然没什么实际用处,但可以精神胜利一把啊。

    不光要给各路知名不知名的军阀头目封官许愿,还得满足他们手下的马仔的需求。

    因为马仔也强烈要求进步,也对皇帝毫不客气地提要求,比方说我是某某某,鄙人有什么技术特长,我想当什么官,皇上您就看着给吧。

    皇帝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万一把这些粗人惹急了,他们可不认你什么领导不领导的,动起刀子一视同仁。再说,不打赏人家一点见面礼,人家肯定不放你走,那你就只能当一辈子的人质,这样的生活,刘协已经受够了。

    搞笑的是,由于各路人马想当官的人实在太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官印有限,批量生产又不可能,又没法找街头刻章的小商小贩来帮忙,总不可能口头任命吧,怎么办?索性因陋就简地用鉄锥子来刻画一个。

    目前办公条件艰苦,也只能这么着了,你们拿去凑合着用吧,反正皇帝是承认你们的,至于后来怎么样,那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要知道,东汉政府高官都是用金印、银印,现在好了,一下变成了铁牌牌,实在贬值得厉害。

    倒是河对岸的李傕等人突然良心发现,眼看皇帝脱离控制,自己又不能飞过黄河(实力有限),手头俘虏的文武百官、宫女全部成了废品,还得落个绑匪的名声,实在不划算。只好把前次俘虏的文武百官、宫女全部送过来。这么多人,留着也是累赘,还得为他们管吃管住的,实在麻烦,还不如甩掉包袱。

    现在给汉献帝的流浪生涯打个总结,逃脱李傕等人的魔掌后,汉献帝是今天在张三家里过夜,明天在李四借宿,军阀们的表现惊人地相似:一开始管吃管住,热情有加,达到目的后(升官),立即变脸,皇帝缺衣少食、缺医少药,再也没见人嘘寒问暖,献爱心。

    唯一的办法只有离开,到洛阳。

    而洛阳也并不比其它地方条件更好,由于之前已被董卓焚毁,现在更是一片废墟,要住房没住房,要吃的没吃的。

    对多数人而言,这个时候忆苦思甜是没有用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许多官员饥渴难耐,只好放下官老爷架子(其实也没有架子了)亲自到郊外采原生态的野果、野菜充饥,过起了传说中的低碳生活。

    直到救世主驾临的那一天。

    事实上,曹操也不是什么救世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