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0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819:11:00

    (5)

    公孙瓒的主战兵器是双头铁矛,他作战非常勇猛,打久了,就打出名气来了,由于他爱骑白马,又是辽东附属国的秘书长(长吏),别人都叫他白马长史(后来称他为白马将军)。

    公孙瓒长期与胡人骑兵打交道,深深知道骑兵的重要性,要对付胡人骑兵的最好利器就是骑兵。为此他以那些善**之士为核心,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轻骑部队,号称白马义从。由于公孙瓒对白马实在过于偏爱,因此他给左右随从配备的坐骑也是清一色的白马。公孙瓒本人很讲义气,他要求入伍的兄弟也把义字摆在首位,每次出征作战,三千人一起来如西风漫卷,气势不凡,而且队伍遇到敌人就高呼整齐划一的战斗口号:“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声音高亢,响彻云霄,实在是摄人心魄。据说,一身是胆的赵云同志也是白马义从之一。

    如此一支彪悍的队伍横空出世,可让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胡人吃尽了苦头,他们对公孙瓒这个致命克星更是怕得要命,也恨得要命。苦于惹又惹不起,打又打不过的残酷现实,乌桓部落的人只好互相提醒:“兄弟,看见公孙瓒,千万不要与他们过招,赶快逃命要紧(避白马长史)!”

    后来公孙瓒的名气越来越大,乌桓人没办法,只好把公孙瓒的光辉形象画下来,作为练箭的靶子解恨,就像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把日本鬼子的头像作为**击靶子一样,既能提高士气,又能提高箭法,实在是一举两得。在这方面乌桓人也很具有浪漫主义精神,凡是**中靶标的,个个都跟吃了摇头丸一样兴奋不已,又吼又闹高喊万岁,我又**死公孙瓒啦!虽然最终只能糊弄自己,但精神胜利也是胜利啊!

    精神胜利之后,回到现实,乌桓人也讲实际,公孙瓒,算你狠,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公元184年,边章、韩遂叛乱,朝廷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跟随太尉张温讨伐叛军。中山相张纯毛遂自荐请求担任骑兵头领,但张温却把这个位置让给了公孙瓒。竞选没成功的张纯很生气,后果非常严重。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他居然伙同泰山郡太守张举、勾结辽西乌桓部落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在那里自己动手组织政府: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接着他们发布公文通告各地,宣称张举才是真命天子,要求灵帝主动退位让贤,命文武百官迎接新老板,开始新生活(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

    公孙瓒带手下人平叛,打了点胜仗,升为骑都尉。接着辽东属国乌桓部落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这里解释一下,为安置归附的乌桓,朝廷专门划出若干地盘,让乌桓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搞自治,如辽西郡、辽东属国、右北平郡就分属于不同的乌桓部落,郡的地位我介绍得较多,现在介绍所谓的辽东属国,它既不同于皇子的封地——王国,也不同于县侯封地——侯国,它的地位比县高,但郡略低(郡太守是二千石,属国长官都尉是比二千石,恰好低一级),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部落,防止他们造反。

    公孙瓒事业做得顺风顺水,很快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看到公孙瓒走后,以前的张纯他们就更大胆了,一下子拉起了十万人的队伍,而且四处出击搞扩张。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乌桓丘力居部落竟然深入青州、幽州、冀州,徐州掠夺。

    以前只是在边境小打小闹,现在居然深入腹地,玩大了。

    再不理会,大汉的江山都要改名儿了。

    估计一个公孙瓒势单力薄也不顶用,于是朝廷为他派出了一个顶用的上司来——幽州牧刘虞,全权负责平叛事宜。

    朝廷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刘虞之前就担任过幽州刺史,他虽然不是武将,但由于采用了正确的安抚策略,以前一些爱闹事的鲜卑、乌桓、匈奴的部落也纷纷改邪归正,边境清净得很,刘虞同志的各项指标考核是全优。

    由此可见,战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和平的力量更强大!

    现在幽州狼烟四起,朝廷又想起了这位刘虞。

    让他当救火员吧,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刘虞(?-193)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年太傅、幽州牧,长期驻守幽州,有些专家信口雌黄,把他看做一方诸侯,但在我看来,那是绝对是胡扯。所谓的诸侯就是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唯我独尊那种。诸侯与忠臣的区别就是一个为公,一个为私,仅此而已。

    而刘虞不是,无论他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他都一如既往地为了这个国家。

    他在幽州,是治理,并不是割据,他是为公,而不是为私,因此他是汉末真正的一位忠臣,也是一代名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