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3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0618:58:58

    十九章:兖州,祸起萧墙

    (1)

    对于曹操而言,194年绝对是最凶险的一年。刚刚在徐州杀得性起,后院却起火了,而且这次的火燃得挺旺,差点让他彻底完蛋。点火的人有三个,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三个人:陈宫、张邈、吕布。先说张邈,前面说过,张邈作为陈留太守是很够义气的,董卓满世界通缉曹操那会儿,曹操去他的地盘避难,有酒有肉不说,还在陈留招兵买马,不断地发展壮大。

    酸枣会盟结束以后,袁绍作为盟主的老大,更加骄横,包括曹操在内的许多人都看不惯,但无一例外地保持了沉默。只有张邈敢站出来批评他。

    职场里有一句名言,什么人都可以得罪,千万不要得罪领导,而政治官场中这句名言就是真理。

    得罪领导,你会死得很难看。

    张邈除了言语上得罪领导外,他还和吕布关系很好(吕布和袁绍关系很差),这下领导更加不高兴了。

    他决定报复张邈,他指使曹操去把张邈给办了。

    当时的情况是曹操进步很快,已经成为兖州牧,而张邈还是原地踏步当他的陈留太守,陈留郡属于兖州管辖,因此,张邈名义上已经是曹操的下属。更关键的是曹操的队伍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要想吃掉张邈是很容易的。

    曹操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一眼看穿了袁绍的借刀杀人之计,他可不愿被这个黑锅,何况,他和张邈的关系实在是非常铁。

    不但不答应,曹操还语重心长地给袁绍回话说:“张邈他是我的铁哥们,也是我的亲人,对这样的好同志,即使他有点小错误,也应该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的和谐包容一下嘛,为什么非要一棍子打死呢。何况,现在天下大乱,我们应该同心同德携手奋进才是,实在不应该玩窝里斗,伤了和气(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

    张邈得知此事,无限感动。

    实际上曹操并不是说的套话,他实在是把张邈当亲人,193年秋他第一次征讨陶谦时,考虑到种种不测,他特意对家人说:“如果我曹孟德回不来了,你们就去投靠张邈,他这个人靠得住。”

    结果,曹操完好无损地回来了,两人一见面,更是“垂泣相对”。

    语言都是多余的。

    这样的铁哥们,断无反叛的道理,可就是这样的铁哥们,偏偏要反他。

    铁哥们也有生锈的时候,奇了怪了。

    接下来说陈宫。

    张邈是曹操的哥们,陈宫不是,但却是曹操的恩人,是他把曹操接到兖州,让曹操做了兖州牧。因此,陈宫是曹操的功臣,是元老。

    曹魏集团有两个人很奇特,一个是荀彧,一个是陈宫,都带有悲剧性的色彩。荀彧是个理想主义者,面对曹魏代汉的残酷现实,他的梦想破灭;陈宫不是理想主义者,他是现实主义者,也可以说他是投机主义者,他的梦想也破灭了,在曹操两次征讨陶谦之后。

    因为他始终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他的原则并不是忠于皇室,忠于朝廷,而是自保兖州。

    那时候,汉献帝被董卓控制,朝廷说话是不管用的(王命断绝),兖州是很混乱的,黄巾军在境内到处搞武装游行,连兖州刺史刘岱都被干掉了,作为兖州本土名士的陈宫急切地希望为兖州找一位好领导,而以大黑马形象出现的曹操无疑是最佳人选(曹操当时的形象还不差)。

    陈宫之所以要迎接曹操进入兖州,因为他相信曹操不但能治理好兖州,也能保护好兖州(必宁生民)。

    这就是陈宫的原则,大道理咱们不谈,只要能保持兖州的安定、让大家过上舒坦的小日子就行。

    综合来看,陈宫、张邈他们两个,陈宫曾经是曹操的恩人,张邈曾经是他的上级,但现在他们站在同一战壕里,枪口一致对外,是他的敌人。

    想不到啊。

    但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因为曹操杀了名士边让。

    边让是名人,这个人文章写得好,以前还当过九江太守,董卓之乱后,辞官回到老家陈留郡。曹操知道他有才,于是想请他为自己效力,但这个边让估计对曹操的所作所为很是痛恨,竟然摆起了文人的臭架子,死活不肯,不但不肯,反而对曹操同志百般讥讽(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岂能被你一个文人讽刺,估计边让骂得实在够狠,曹操同志火山爆发,于194年第二次征讨徐州的时候,下令把边让全家老小300多口人抓起来全部杀掉。

    边让是社会名流,杀边让,徐州屠城,曹操的屠刀举得高高的,闪着冰冷的寒光,这一刀砍下去,伤了许多人的心。

    今天能随心所欲地杀边让全家,明天灾难就有可能杀我们。

    陈宫彻底心碎。

    这样的人值得追随吗?

    不!

    陈宫是一个有原则的人,面对曹操的倒行逆施,他毅然决定—反了,把曹操驱逐出境。

    于是陈宫赶到张邈处,正好,张邈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他以前曾经是曹操的上级,曹操见到他都是恭恭敬敬的,现在他沦落成为曹操的下级,自己反而必须对曹操恭恭敬敬的,他心里是不大舒服的。

    人要想改变自己真的很难。

    陈宫对张邈说,曹操是什么人你也看到了,我们跟着他会有什么好结果呢?兖州地势险要,你手里有兵,为什么不自己单独干一番事业呢,如果自己觉得力量单薄,我们可以请吕布啊,吕布杀掉董卓,他可是一位英雄啊。

    这个陈宫啊,真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哦,把他的心思揣摩得好透透的。

    张邈是一个复杂的人,以前是他和曹操朋友,想当初曹操到陈留郡招兵的时候,对他是何等的恭恭敬敬,现在一切调了个个儿,曹操一下子成了他的领导,他什么都得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内心实在很不舒服,更主要的袁绍曾经叫曹操动手除掉他,虽说曹操现在手下留情,万一哪天曹孟德同志心情不好呢,自己岂不玩完了!

    实在忧虑啊。

    更关键的是他有人、有地盘(陈留郡),还有外援——吕布。

    这个,完全可以放手一搏,自己创业,曹操不也是从东郡太守起家的吗?为什么要听曹操的指挥呢?陈宫说得在理,放着自己那么好的条件不开发利用,那是犯傻啊。经陈宫这么一怂恿,张邈下定决心:干!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