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4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2119:48:02

    (7)

    195年汉献帝东归,到达安邑。董昭随张杨前往迎接,被拜为议郎,好歹也算是中央干部了。权力虽然不大,但处于首都,消息灵通,如果要为谁提供什么情报,那是相当的方便。

    董昭再次施展自己擅长作假的表演天赋,他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大体意思是说,以前虽然我们不认识,但你的名声已经如雷贯耳。想当初您保护皇帝是多么英明伟大,我曹操的敬仰之情真是如同江水一样绵绵不绝啊。现在天下大乱,保护皇帝的重任就在我们这些大臣身上,将军您有兵,我曹操有粮食,你在中央,我在地方,我一定全力支持您的工作,咱们好好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封信肉麻的吹捧信,很有效果,因为杨奉信了。

    曹操如此吹捧,杨奉也很大方,他立即动员其他朝廷官员,联名推荐曹操当了镇东将军,还让他继承了曹嵩费亭侯的爵位。

    京师实力最大军阀拉拢了,曹操的阻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京师洛阳还有好几拨人呢。

    实际上,事情也没有曹操想象那么复杂。不久,洛阳城里的一件内讧让曹操捡了个大便宜。

    大将军韩暹(xiān)与董承起矛盾了。

    韩暹跟着大家迎接汉献帝回故都洛阳,被封为大将军,要知道,现在的皇帝都是空架子,何况是大将军,除了指挥自己人,没人会听你的。但韩暹人偏偏不识好歹,拿着鸡毛当令箭,看谁都不顺眼,再加上他和杨奉是铁杆,实力最强,作为国舅的董承怎么受得了。

    受不了,但又打不过,怎么办?

    于是董承想到了请外援—曹操。

    看来看去,能干过韩暹,似乎只有曹操了。

    虽然曹操曾经是自己的潜在对手,但为了解除现实威胁,董承决定捐弃前嫌,和曹操化敌为友。他秘密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联络信给曹操,希望消除误会,同时邀请他进京商讨国家大事—当然,如果他能预测后来发生的事情,打死他也不会这么做的。

    这次没人阻拦了,那就向着洛阳,前进吧。

    曹操,终于成为洛阳的主宰者!

    曹操到达后,立即弹劾张杨和韩暹,韩暹不消说,狂妄自大,唯我独尊,早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张杨,就比较冤枉了。仔细说来他还帮过曹操的忙呢。

    张杨(?——198年),字稚叔,云中(今山西省原平西南)人,他这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早年因并州在州刺史丁手下,任职从事一职。如果你没有记错的话,吕布、张辽都是丁原手下人,仔细说来,吕布和张杨还是同事、是朋友。只不过,那时张辽、张杨的职务是从事,比搞文秘工作的吕布同志(吕布是主部)还要高一截。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张杨受丁原指派进京,在西园新军中担任代理司马,

    蹇硕被杀后,斗争形势更加复杂,何进派张杨到并州招兵,张杨招到了一千多人,在上党地区负责剿灭白波农民军。

    之后朝廷的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领导何进被杀,董卓进京,鉴于朝廷太乱,也没什么王法,也没什么人顾得上他了,于是没人管的张杨同志也开始乱来,估计是政见不合,他居然带兵攻打自己的直接上司上党太守,由于他运气欠佳,一直没打下了,张杨索性到地方上大肆抢劫(略诸县),剿匪的摇身一变成为土匪,也真是天下奇观。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联军成立后,张杨见风使舵,跑到河内投靠袁绍,和他一起拜会袁绍的,还有南匈奴的于扶罗。联军成立,正需要人手,所以,对他们两位来投,袁绍是欢迎的。

    张杨正为自己找到组织、找到靠山而暗暗高兴的时候,那个于扶罗居然背叛袁绍,少数民族兄弟,来去自由,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家伙,临走还绑架了张杨。

    军官、土匪、再到军官、最后沦为人质,命运有时就那么神奇。

    一般说来,人质的命运都比较凄惨,故事都比较坎坷,蹊跷的是,张杨同志在贼窝里待了一年左右,啥事也没有,身体倍棒、吃饭倍香,最后还完好无损地回来。

    张杨回来后,他并州的朋友都随着吕布投降了董卓,既然有朋友在前面带路,自己还忧郁什么呢,于是张杨投靠了新老板——董卓。估计是吕布从中帮了不少忙,董卓对这个新入伙的张杨也是另眼看待,封他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