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7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419:04:10

    第二十五章:决战官渡(上)

    (1)

    199年,袁绍解决公孙瓒的问题后,他把幽州、冀州、青州、并州收入囊中,一下子成为北方的霸主。

    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袁绍自然也不例外。

    以前说过,军阀混杂,以袁绍和袁术为首一共分为两大集团,但到现在,基本上瓦解了。最先散伙的是弟弟袁术那拨人:首先挂掉的是孙坚,这位讨董英雄最倒霉,191年董卓还没死他就先去了;接着是陶谦,这位仁兄194年就挂掉了,陶谦的接班人刘备虽然很英雄,却背信弃义投靠了曹操;刘备的“接班人”吕布虽然没有投靠曹操,但一直左右摇摆走钢丝,结果199年的门槛都没过就被曹操绞了;公孙瓒刚迈过了那一年,就一头直奔黄泉路,袁术忙于在寿春当皇帝,虽然是皇帝,但日子越过越穷,最后和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袁术那边倒霉,袁绍这边却人人在走鸿运,刘表把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曹操吞并了兖州、徐州、豫州;袁绍占据北方四州,个个都发达了。

    但发达并不意味着团结,现在袁术那边的人基本倒台了,按照中国人的惯例,敌人没了,就该内斗了。

    事实上,袁术集团还没倒台,袁绍这边已经离心离德了:因为张绣的事情,曹操和刘表早就在干仗。

    什么盟友,狗屁而已。

    袁绍和曹操两人的情况稍微好点,大家比较文明,没有拳脚相加,倒不是因为两人从小是朋友是哥们,重义气、讲交情,抹不开面子,而实际上因为曹操迎接皇帝的事情,大家已经准备打架了。

    义气算个啥?交情算个啥?一张纸而已!捅破那层纸,流出的就是血!

    两人之所以没有爆发,那是因为时机没到。

    大家都在忍,大家都在等。

    这一天,终究是要到来的。

    说两人文明,也不靠谱,两人早就在打嘴仗了,除开为汉献帝的安家归属问题,除开为大将军职务的归属外,两人一直都是磕磕碰碰,耳根没有清静过。

    比如197年,曹操第一次南征张绣损兵折将后,袁绍同志就及时发来“贺电”,以辛辣的语言对曹孟德同志的不幸遭遇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致敬。

    伤口撒盐,太可恶了。

    此时,曹操已经有了和袁绍翻脸的想法,但自己实力有限,心里没底。

    于是曹操找来荀彧、郭嘉问计。他说:“我打算攻击袁绍,但力量不如他,诸位有何高见?”

    要说曹操的谋士还真有水平,荀彧提出了著名的四胜论:

    袁绍虽然尊重人才,但不会用人,只会猜嫉,您用人不拘小节,唯才是举,您这是度胜。

    袁绍办事优柔寡断,往往坐失战机,而您办事坚决果断,不拘一格,这是谋胜。

    袁绍治军不严,手下人虽多,却没有战斗力;而您**制,赏罚分明,士兵虽然少,但斗志昂扬,战斗力强,这说明您在用兵方面胜过袁绍,这是武胜

    袁绍爱慕虚荣,所以爱虚荣的人都往他那边跑,您注重实际,为人宽厚、节俭,到您这边的都是实用型人才,这是德胜。

    最后荀彧还提出,您四胜的法宝,外加拥戴皇帝,拥有政治上的优势,去征讨天下那些不听话的叛逆,谁敢不从!袁绍再强大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相当于是五胜论了。

    荀彧提出了四胜论,郭嘉更厉害,提出了十胜论: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洋洋洒洒,但内容和荀彧所说大同小异,而且比较长,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两个谋士的主张,某些人推崇备至,但我认为这两个谋士观点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是精神原子弹作用,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因为这毕竟只是战略层面的东西,类似于务虚会谈,理论宣传,而且还不怎么客观,基本上把曹操捧上天,把袁绍贬得一文不值,活该他自取灭亡。

    事实上,曹操那时所说的攻击袁绍,也就是虚张声势而已,要知道,197年的时候,曹操四面临敌人:袁术要当皇帝;吕布还很强大;张绣很顽固、还有关中的马腾、韩遂……那么多敌人没搞定,自己连张绣都打不过,却想攻击袁绍,做梦吧。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