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7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519:19:11

    (2)

    所以,不能把郭嘉、荀彧的高论神话化,对曹操而言,也就是安慰剂而已,如果没有真枪实弹的较量,什么都是虚的。谁说正义之师一定会取胜?历史上邪恶军队战胜正义之师的情况多了去了,何况袁绍和曹操谁正义谁邪恶还真分不清楚,谁说胜利一定属于你曹孟德?要知道,历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真正要上战场取胜,还得靠战术,靠谋略,

    好在战术方面,曹操也不缺人才,尤其是荀攸,真正的战术大师,

    总之,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太书呆子气,就是没有荀彧、郭嘉的高论,袁绍进攻曹操,曹操一样会奋起反击,决战,迟早会到来。事实上,官渡之战曹操要不是偷袭乌巢成功,胜负还很难说,赤壁之战,曹操要不是接受黄盖的投降,他一定会败吗?

    许多时候,胜利是由偶然因素决定。

    说不准的。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问题要一个个地解决,其它几个诸侯的问题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曹操根据不同的对手,分别运用政治、军事、外交手段予以解决。

    而关中问题,曹操派出了钟繇。

    钟繇(yóu),字元常,出生于公元151年,他一共活了80岁,是有名的书法家、老寿星。曹丕时代,当相国,和当时的王朗、华歆一起并称为三公。魏明帝时期晋升为太傅,后来的人就称他为钟太傅,

    钟繇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他父亲死得早,他由叔父抚养。据说钟繇小时候和叔父出门,遇着个很有水平的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面带富贵相,不过要小心水啊,结果没走多远,过桥时马受惊,钟繇落水差点淹死。这下他叔父认为算命先生的话很神,很准,这个钟繇将来就是大富大贵的命,值得好好培养,于是就常常给他资费,让他专心读。

    其实钟繇除了书法家头衔外,他还是政治家。这次曹操任命他他当司隶校尉去关中维稳,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由于他曾经在李傕、郭汜的政府里干过,认识不少人,相当于也是地头蛇了,估计和马腾他们应该很熟,也算是对口开展工作了。

    要说有皇帝这块金字招牌效果还真不一样,马腾他们立即表示,一定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服从中央。光说不行,马腾、韩遂等人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许都当人质,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的号召。

    197年,曹操的处境很不妙,但仅仅两年,到199年曹操就实现了大翻身了。

    首先骄横的吕布死了,那个一心做皇帝梦的蠢材袁术也死了,刘表基本上是逍遥派,张绣不受袁绍的诱惑,在贾诩的怂恿下直接投奔到曹操大营。

    经过两年的努力,曹操终于迎来人生辉煌的时刻,他的势力范围已经西达关中,东到黄河以南的兖州、豫州、徐州的广大领土。

    袁绍和曹操已经隔河相望了。

    这条河,就是黄河。

    小时候是哥们,长大了是盟友,现在是敌人。

    双方都明白,这条河自然不是友谊之河,也不会是和平之河。

    战争迟早要到来。

    有意思的是曹操197年就开始胡思乱想打算袁绍一点颜色了(他自己说的),但率先出手的却是以反应迟钝著称的袁绍。199年6月,袁绍干掉公孙瓒后就准备了十万大军准备进攻许都。

    别冲动,沮授劝道,现在刚和公孙瓒较量完毕,老百姓急需休养生息,我们的策略应该是休养生息,同时派使者把消灭公孙瓒的捷报上报献帝。如果上表受阻,再上表谴责曹操,并且兴师问罪。可以首先进兵黎阳,然后逐渐经营河南,多造战船,修缮器械,并派骑兵骚扰曹操的边境,让他不得安宁,而我们则可以逸待劳,可以平定天下。

    另外两个谋士郭图和审配则先给袁绍戴了一顶英明神武的高帽子,说我们的实力那么强大,应该一鼓作气,拿下曹操小菜一碟,何必那么罗哩罗嗦的。如果等曹操发展壮大了,就麻烦了。

    沮授反驳说皇帝在曹操手上,咱们出兵就是不义,一定会失败的。

    郭图则说,什么大义不大义,打垮了对方就是正义。

    袁绍本人急功近利,采纳了郭图的主张。

    沮授的的意思是首先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后方,然后进驻黎阳,据河而守,拖垮曹操的主张,表面看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许多专家也把袁绍大败仗和不采纳沮授的意见联系起来。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