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8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719:40:03

    (4)

    地方官审案无数,但这种情况是绝对是第一次遇到,找测谎仪估计还得等一两千年,而犯罪嫌疑人只有一个,应该是谁呢?

    搞不懂了。

    要说还是父母官有水平,既然自己水平有限,搞不清楚,那就把这桩糊涂案如实上报,让更有水平的领导裁决。

    相信领导,相信朝廷总是没错的。

    不久朝廷裁决,判处哥哥死刑。

    孔融虽然没死成,但名声鹊起。

    孔融是名门之后,外加自己的确有学问,他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汉灵帝时期,他被司徒杨赐看中,征聘出来做官。

    在我看来,当官,对孔融来说,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孔融同志虽然有学问,但没水平,也不懂官场游戏规则,实在不是一个当官的料。

    没水平,可以学,不懂,可以问,但孔融同志是二杆子性格性格,他不乐意学,也不想问,他喜欢独立独行、我行我素。

    一句话,他是少数派。

    后来的事实说明,这种二杆子性格很快就为他惹麻烦了。

    因为他得罪的是大牌人物——大将军何进。

    原来,何进升任大将军,杨赐特意派孔融作为司徒府的代表去表示祝贺,顺带联络一下感情。但不知是门卫不认识他咋的,没有及时通报。这次再也不能像前次见李膺那样冒充亲戚了,孔融索性不进去了,一把夺回名片,往地上一丢,扬长而去。

    领导派你去完成公务,你居然如此傲慢,得罪两边的领导,由此可见孔融只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书呆。

    不守官场规则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轻则丢官降级,重则掉脑袋。

    最生气的是何进。

    老子是大将军,谁敢给我摆谱,吃豹子胆了吗?

    他鼻子都气歪了,当即打算派杀手把这个不识好歹孔融做掉。

    一般来说,杀手给人的印象都是冷酷无情,只认钱不认人,来去无踪,但何进派的这个杀手却不是冷血动物,他认钱更认人,相当识大体。他劝何进说,孔融是名人,要注意影响,不能一杀了之,杀一个孔融当然容易,如果文人都不和你合作那就麻烦了。

    杀手的话有道理,事实上那时的何进正在笼络士人,实在没必要为一个孔融得罪一大片。

    为了展示自己的海纳百川的宽广**怀,何进不但没有追究孔融的责任,反而对他相当客气、相当友好,先后提拔他当监察官(侍御史)、司空掾,最后越看越顺眼,居然给他兵权,让他当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

    没想到知识改变命运,杀手也能改变命运!

    撞大运了。

    董卓进京后,也很尊重人才,孔融同志的日子也过得去。但孔融同志明显不识相,董卓想废掉刘辩,他却红着脸跟人争论,董卓的脾气可没有何进的那么好的脾气,当即免去他虎贲中郎将的实权职务,让他转行当政府的顾问(议郎),最后越看越不顺眼,直接把他外放到北海国去挂职锻炼。

    东汉的地方官权力很大,都是肥缺,但北海国恰恰相反,因为世道不太平,黄巾军凶猛,董卓派这个书呆子去北海,意思我就是借刀杀人。

    董卓打的算盘不错,孔融满腹经纶,这种人在和平时期还有用武之地的,他能够做教育部长,但动乱岁月要会打仗,会背书就不行了。你总不可能面对敌人背诵了子曰诗云再让他们立地成佛吧。

    和他祖先一样,孔融在北海国的主要政绩体现在教育战线——修学校,搞教育、选拔人才。

    但教育是挽救不了社会的,有时连保自己的命都玄。

    孔融同志虽然是书呆子,但不是傻瓜,他的脑袋并没有坏掉,比如黄巾军打过来的时候,孔融同志估计打不过,也不想当俘虏享受优待(那时似乎没有优待俘虏一说啊),因此,他也不组织抵抗,而是采取一个简便方法就解决了难题——弃郡而去。

    有点狼狈。

    好在那时天下大乱,也不会有人追究他临阵脱逃的责任。

    一次他在都昌被黄巾军管亥包围,这次他运气不错,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援军——刘备。

    纵观孔融一生,他虽然才能平平,但立场一直相当简单,所谓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当时的北海势单力孤,一个叫祖者的手下人就劝他找个靠山,像袁绍、曹操啊这些大牌明星都可以。祖者一片好心,可孔融不领情,他认为不管袁绍也好、曹操也罢,都是一丘之貉的野心家,谁也不靠谱,他只想单干,谁也不靠。最后说烦了,还来了个杀人明志(祖者)。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