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8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819:35:52

    (5)

    后来孔融和刘备成了好朋友,刘备入主徐州,特意关照,推荐他这个书呆子做了一个更大的官儿——青州刺史,但这对不会打仗的孔融而言,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青州是块肥肉,袁绍已经垂涎已久。现在由一个书呆子把守,不夺下来都不好意思。

    196年,袁绍的儿子袁谭带兵围住北海,实际上袁谭这个官二代和他并不高明的父亲比,是很不会打仗的,袁绍再不济,也是干掉了公孙瓒;而袁谭只有一样特长——打败仗,老是打败仗。

    笨到家了。

    但是这次他运气不错,竟然遇到了比他更笨的书呆子,那么打仗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仗着人多,尽管冲就是了。

    孔融同志不会打仗,也不会守城,但他开始表现得很有种,没有当逃兵。

    城里的兵死的死,逃的的逃,最后只剩下百十来号人在苦苦挣扎,可孔融同志却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一边读书,一边谈笑风生,仿佛**藏百万兵似的。

    他毕竟不是儒将,而且最后的结果极其悲壮——城坏众亡。

    敌人进城了。

    仗打得悲壮,孔融同志的表现却一点不悲壮,甚至还有些窝囊——自己当了范跑跑,连他的妻子儿女都不管了(全部被俘)。

    开始有种,最后还是没有种。

    孔融虽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但他终究还是投靠了曹操。196年,汉献帝移驾许都,征召孔融做了建设部长(将作大匠),最后当了个类似于顾问性质的太中大夫。

    还是这个职务好,生活很浪漫,工作很休闲,不像当地方官,天天和战争打交道,死人堆里混日子,压力实在很大。

    虽然工作很好,但孔融同志似乎不大珍惜,他似乎没有明白领导(曹操)的良苦用心,给你一个饭碗,你就乖乖听话,当政治花瓶就可以了。

    虽然是曹操给的恩赐,但他本人不是这么认为的,我为皇帝打工,不是为你曹操打工,这大概是孔融一直以来的观点。

    而且孔融不想当花瓶,他想参政议政,他没想到,参来参去的最后把自己参残废了。

    一切都怪他那书生意气……

    之前孔融同志就一向我行我素,得罪何进,得罪董卓,是这样,虽然步步惊心,但却有惊无险,到朝廷后他也如法炮制,一直不买曹操的帐,处处和曹操作对,从以后发生的事情来看他把和曹操作对看作一项政治任务了。

    他始终是官场的少数派,

    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代,但他的举止乖张,言行却是和这位著名的祖先唱反调:他发表高论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这世上哪有亲情?因为有**,才有父子关系;而母子之间,就像瓶子里装东西,东西离开瓶子,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亲情是什么,狗屁,母爱是什么,狗屁,感恩是什么,狗屁!

    这种奇谈怪论,换在今天,这样的专家、教授也得被板砖拍死,何况是大力实行以孝道治天下封建王朝!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或许孔融同志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从到许县的那一刻已经注定,只有死路一条。

    官场上得罪领导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何况是曹操。

    比如这次,袁绍讨伐曹操,他就处处散布悲观言论,扰乱军心,“袁绍这个人不得了,地广兵强,文有田丰、许攸,还有审配、逢纪这些谋士,武有有颜良、文丑,我们要同他打仗,恐怕没有多大胜算啊!”

    孔融同志说这番话,是有由头,袁绍代表传统势力,还是让世族把持官场,而曹操的唯才是举,就是破坏规矩的。孔融,作为名士,当然喜欢袁绍而不是曹操。

    他不给曹操面子,但曹操看在他是大名人的份上,却给了他面子,没和他计较。

    此后,孔融同志把曹操的忍让当做软弱,愈战愈勇。

    难能可贵的是孔融同志不仅喜欢参政议政,而且喜欢管私事,其实打探别人**是人之常情,就像现在的粉丝都喜欢了解一点明星的个人**、八卦绯闻,很正常嘛。

    孔融同志也好这一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