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0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0421:01:19

    第九章,征讨乌桓(1)

    说完了杜畿,让我们回到并州。

    206年并州的形势依然很复杂:高干已经从河东郡溜回来了,而乐进、李典攻打壶关口的战斗迟迟没有进展。

    曹操决定亲征并州,彻底铲除心腹之患。

    曹操包围壶关城,同时按老规矩传下一道残酷的命令:城破,皆坑之。

    哼哼,你们不投降,就全部活埋,一个都不要留!

    前面说过,屠城是曹操的惯例,这位老兄之所以被人黑了千年,骂了千年,除了篡权外,还由于他心太黑,杀人太多,太狠,这样的军事家、政治家怎么能讨人喜欢呢。

    所以,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说他是奸雄,并没有冤枉他。

    曹操的命令很凶狠,手下人也很卖力,把壶关包围得密不通风,但旷日持久,就是效果不大,原因很简单,城里的敌人得知曹操的命令,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于是拼命抵抗。而在绝境中人的意志也是最坚韧的,作风最顽强的。

    这时曹仁向曹操建议道:看来,那道坑杀守军的军令有问题,把敌人逼急了,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处。应该给敌人一点生的希望,让他们松懈下来,才有利于我们进攻啊。

    事实也是如此,当曹操屠城的命令后,效果立即显现,城里的守军思想开始松懈,高干见事不对,留下部将守城,立即先行开溜。

    部将也不傻,你都当范跑跑了,我们也应该觉悟了。

    投降吧,反正不会被坑杀了。

    206年3月,曹操终于拿下壶关城。

    此时的高干虽然成功逃脱,但他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地方可去,袁谭挂掉了,没有挂掉的袁尚丢掉了冀州、袁煕丢掉了幽州,几乎和叫花子差不多了。

    和叫花子打交道只能死得更快。

    无路可退了。

    不,不,出路似乎也是有的——南匈奴。这里说说一下,195年(兴平二年),於扶罗单于死,他的弟弟呼厨泉继立为单于,但他这个首领是不作数的,因为於扶罗儿子的刘豹继立为左贤王,掌握的南匈奴的实权。

    到196年(建安元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呼厨泉在袁绍的支持下北返南单于庭西河郡美稷县(今准格尔旗西北),重掌南匈奴大权。

    一句话,袁家是呼厨泉同志的恩人。

    其实南匈奴和袁家的关系一直还不错:比方说于扶罗单于先是跟随袁绍同志讨董卓,接着跟随袁术大战曹操,建安七年(202),呼厨泉单于受袁尚唆使准备在平阳发动骚乱,也是大败。虽然南匈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其精神实在可嘉。

    而从他们战斗历程可以看出,这些少数民族兄弟长期被同一个阶级敌人欺负——曹操。

    老客户了,可喜可贺啊。

    因此,找朋友,就是他们了,大家同病相怜且有共同语言,没错的。

    于是高干同志怀着满腔热情找到单于,希望他伸出援助的手,但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单于难为情地表示,这个,这个,我虽然与你们袁家的关系很好,但那是过去的事情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也应该与时俱进,我已经归顺了朝廷,还是让我们忘掉过去向前看吧。

    向前看,去他妈的,还不是势利眼,怕曹操来着?

    骂归骂,但骂人只能泄愤,不能解决任何实际困难。

    也不能怪单于吝啬,要知道经过一番折腾,现在的高干同志身边只有几个亲信卫兵了,这么一点家底,凭什么借兵?拿什么东西抵押?拿什么东西偿还?要知道,能大笔贷款的都是有钱人,穷人借钱是很难的。

    世界在变,有些道理是永恒不变的。

    高干同志吃了闭门羹,只好怏怏而归,并州完了,幽州完了,冀州也完了,他只好去荆州投靠刘表。

    这是唯一的路。

    但不幸的是,这唯一的路,也是死路。

    高干逃到峣关时,被上洛都尉王琰抓住杀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这次的立场很坚定,没有站错队,但曹操对他似乎并不感冒。

    因为曹操另有打算。

    鉴于这些少数民族兄弟一贯不听招呼,有组织无纪律,且多次和自己过不去,因此曹操早就谋划削弱南匈奴了。

    216年,机会来了。

    曹操和右贤王去卑联手,把呼厨泉以及其他诸王一干人引诱到邺城。趁机将他软禁起来,其他各种名号的王,统统废掉,仅保留去卑右贤王一个独苗苗,为并州匈奴最高领袖,让他回平阳主持大局。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