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1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1616:27:41

    (7)

    有人说孙策是看刘繇是皇族的份上才这么做的,也有人说,孙策是看刘繇为政清廉才这么做的,是收买人心的需要,但我认为,只要去做了,就是对的。

    前面说过196年,袁术已经动了当皇帝的念头,为此他还把孙策的母亲吴夫人抓起来,强行夺得了传国玉玺。

    他认为,他有传国玉玺、有淮南的广大领土,有众多的兵马,大家一定会支持他的,实际上他错了,就一直被口水淹没,连一向对他尊敬有加的孙策也不买账,宣布与他决裂。

    以前孙策很弱小,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现在的孙策已经很强大了,得罪个把野心家,自己好轻装上阵。

    其实孙策平定江东的路并不平坦,他的对手还有好几拨,官方的对手会稽郡太守王朗;除开官方的,还有不少非官方身份的地方武装,比如严白虎;此外还有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兄弟如山越人等等。

    196年的8月,孙策准备首先拿王朗开刀,尽管之前有人不断提醒他,是不是该先打严白虎啊,人家已经有一万多人,不能掉以轻心啊。但孙策和刘繇交手后,已经越来越自信了。

    严白虎不过是以抢劫为生的土匪、强盗,**无大志,要收拾他,是举手之劳,现在我只想收拾王朗!

    王朗,字景兴,原名王严,后来改名王朗。具体的生辰年月不详,东海国郯县人。后来王朗与钟繇、华歆一起担任曹魏的三公,被曹丕称为一代伟人后无来者。

    总体上王朗在官场是比较顺利的,因为他有一个很有名气、很有地位的老师杨赐(杨修的祖父),要知道杨家是整个东汉最牛的两个家庭之一(另一个袁绍家),四世三公,杨赐本人更是先后担任过总理级别的司空、司徒。王朗认这么个牛人为师,再加上自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通晓经学),前程自然看涨,很早就在朝廷里任郎中,后来外放出去当了菑(zī)丘县长。

    王朗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恩师过世后,王朗像自己的亲人过世一样悲痛,穿起了孝服服丧。

    汉朝亲人死亡有丧假,其余的没有,因故耽误工作3个月,算旷工,可以除名的。因此,王朗服丧回来也失业了。

    好在他师出名门,工作是绝对不用愁的,事实上不少机关都给他抛出了橄榄枝。

    奇怪的是,他却一直没有接招。

    可能有人会问,你写的那些名士像王朗像刘繇怎么老是喜欢耍大牌,长期失业,他们怎么生活?

    我要告诉你,东汉能读书的,家庭条件都不会太差;而能拜名师的人,大多非富即贵,家里有的是资本。

    还是那句话,适当地耍耍大牌可以抬高身价的。

    最终他的矜持换来了不错的效果——陶谦推荐他为茂才,后来就在陶谦手下当助手——治中从事。

    董卓挟持汉献帝到长安后,他劝陶谦给皇帝上表表忠心,陶谦获得提升,他也水涨船高成为会稽郡太守。

    王朗到会稽就开始破旧立新,比方说他见当地人民仍然祭祀一代暴君秦始皇,更滑稽的是秦始皇居然与夏禹同庙!

    都什么年代了,取缔!

    和刘繇一样,王朗为官执政能力很不一般;和刘繇一样,王朗打仗很一般。

    但不幸的是,他们都遇到了乱世,会治理地方是没用的,会做学问是没用的,只有会打仗才管用!

    而他们的对手,孙策就很会打仗。

    实力明摆着的,连王朗手下的功曹虞翻看得清清楚楚,他劝领导,不要以卵击石,咱们最好放弃抵抗,趁早逃吧。

    胜负在开战之前似乎已经决定了,但王朗不想当不抵抗将军,毕竟自己是朝廷的官员,怎么能一枪不放就把地盘拱手让人呢?

    打不打得过是能力问题,打不打得赢是态度问题。

    他想当一个态度端正的好官,此外他也想试一试运气。

    所谓的试一试运气,就是赌博,而王朗此时驻扎固陵城(浙江萧山附近),他赌博是有本钱的,他占据天险——钱塘江。

    孙策要想进攻,先得渡江。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