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5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1719:38:50

    (5)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诸葛亮的意思,我对他一向怀有深深的敬意。X X 网 站 w-w-w.-x-Xx.c-o-m。但官场潜规则是如此,普通百姓到老也是出不了头的。就拿曹操阵营的谋士来说吧,虽然曹操竭力提倡唯才是举,但手下的谋士多数还是出身名门,即使出身寒微的,也是经过名人推荐才得以出人头地的。

    所以,要想出头,和名人搞好关系很重要。

    事实上,诸葛亮和荆州的许多名人都有联系。名气一般的就不说了,重量级的除了司马徽,还有庞德公。

    庞德公是名士,也是奇人。东汉文人想成为名士,除了学问好、名气大以外,还得加一条,家里一般都非富即贵,不差钱,一个人如果了温饱都成问题,当什么名人!司马徽是如此、黄承彦是如此,庞德公也是如此,记住这一点,就能更好地理解荆州发生的许多事情,包括三顾茅庐。X X 网 站 w-w-w.-x-Xx.c-o-m。

    庞德公,襄阳名士,民间传说他字子鱼,也有说他字尚长的。他也是一个怪人,一肚子墨水却不肯出山,刘表多次登门拜访也不行,刘表问他:“你不肯出山,今后留什么家产给后人?”

    他淡淡地回答说:如果当官,留给后人的遗产就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人各有志,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的生活。

    庞德公虽然没有当官,但他是荆州的名人,说话一言九鼎,很具有权威性。庞德公同志欣赏的人有三个: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庞德公的侄儿),如有雷同,那是盗版。

    对自己欣赏的人,当然不吝赞美之词了:比如诸葛亮的“卧龙”雅号、司马徽的“水镜”、庞统的“凤雏”评语都是他的原创(皆庞德公语也)。

    东汉流行品评人物,就和现在的炒作、包装,名人给你一个好的评语,相当于就是就是为你打广告,送你一个金饭碗。(XX网站 www.xxx.com)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庞德公的包装是成功的——可以说,刘备请诸葛亮,就是奔着卧龙先生的名号去的。而诸葛亮也深知这个评语的含金量,因此每次到庞德公家,独拜于床下,把他当做自己的恩师。可以说,诸葛亮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司马徽,另一个就是庞德公。

    名师出高徒,有两位名师一起发力关照,诸葛亮想不出名也难啊。

    诸葛亮的好运还不止这些,除了名师,他的婚姻也给他带来了好运。

    关于诸葛亮的婚姻,史书的记载很简单,黄承彦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当他听说诸葛亮要想结婚时,就主动找到他说,听说你想选妻,我有个女儿,黄头发、黑皮肤,形象虽然差点,但才能和你相当,怎么样?

    名人主动提亲,诸葛亮很爽快地答应了。

    诸葛亮同志的形象,一向是是比较健康的,比较阳光的,按现代人的观点,帅哥配美女,但诸葛亮却娶了一个丑女,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理解范围,于是他们把诸葛亮搬上了路边社娱乐版头条:“不要学孔明选老婆,只选了一个丑女子(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在大家心目中,孔明的妻子(正史中没有她的名字,民间把他叫做黄月英)是他的贤内助,她相夫教子,一直给诸葛亮很大的帮助。但现代的一些专家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乐意娶一个丑妻,是因为他想攀高枝,想借重黄承彦的势力步入上流社会。

    也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妻子不丑,只是长相平常而已,甚至有人认为,黄月英可能是个眉清目秀的美女,是周围的妇女嫉妒人家男才女貌才、珠联璧合才故意用流言蜚语诋毁人家的——不然诸葛亮成名后怎么不多娶几个小老婆,而在当时这不是什么作风问题。

    我认为,诸葛亮娶妻一事,要说婚姻全部是功利性质,那是不对;要说一点没有考虑对方的家世,也是不对的。

    不管咋样,他做出的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个人的伟大。而诸葛亮感情专一,一生就一个老婆,并且他们一起抚育出优秀的儿子和优秀的孙子(都为国捐躯),这样的家庭,怎么不让人肃然起敬?

    诸葛亮结婚后,他关系越来越广,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并没有利用资源为自己在刘表手下谋一官半职。

    任何人找工作都想找发展潜力巨大的,而诸葛亮的选择也不会例外。

    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跟你刘表,最多当参谋,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都碌碌无为(政治角度看),手下人能折腾出多大动静?

    如果诸葛亮跟随曹操,姑且不谈政治理念的分歧,曹魏前期有五大谋士,后期也有五大谋士,他们为曹魏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老板器重,诸葛亮作为新人,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去东吴情况似乎好一点,但东吴也是人才济济,周瑜文武双全,张昭是元老,鲁肃已经是孙权的心腹……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