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7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2012-07-2615:13:03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荆州前,大力推荐马腾为卫尉,并且一再强调,人应该到朝廷就职,而且连同家属的户口一同迁移过来。为了照顾马腾的情绪,朝廷又拜马超的弟弟马休为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只留下马超一家人,其余的兄弟姊妹全部随父亲马腾迁徙到邺城。

    为了安抚马腾,曹操特意交代,让马超当偏将军,封都亭侯,留在关中统领马腾的部众。

    你尽管到朝廷任职就是了,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至于你担心的问题,放心,我并不想吞你的队伍。

    马腾是个有些想法的人,他手里有地盘,有兵,现在进入曹操的地盘,就相当于把这把老骨头交出去了。

    但曹操实在太热情,之前不断地释放善意,大肆炒作不说,具体到一路的欢迎仪式搞得非常隆重,让马腾实在不好意思拒绝。

    识时务者为俊杰,马腾来了,如果马超也能够放弃军队,那最好不过了,说不定曹操会给马超一个高级职务,会善待他们。

    根据曹操的一贯做派来看,只要是没有和他有深仇大恨的人归顺,他都欢迎,当然也包括马腾全家。前提是,不许三心二意。

    这是曹操的愿望,他不希望看到永无休止的军阀割据,永无休止的战争,他希望能用和平的手段摆平这些军阀。

    还是那句话,只要太平了,职务算什么,待遇算什么!

    对于马超,曹操原本很乐观,你父亲都在朝廷当官(实际也是当人质),你的兄弟姊妹的小名都在我手里,想来你应该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但种种迹象表明,马腾内心是不服,马超也是不识时务的。

    曹操一直没有忘记招安马超这个独苗苗。

    根据史书的记载,曹操当丞相时,就做出了试探,以朝廷的名义征召马超到朝廷做官。

    曹操如此迫不及待,因为马超是马腾的儿子中最精明的一个,也最生猛。比方说后来马超做为司隶校尉的督军从事征讨郭援,战斗中被箭**中,马超立即用布带裹好受伤的小腿又继续战斗,可谓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在他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召下,部队精神振奋,手下的庞德更是斩杀了主将郭援。

    虽然是《三国志》的记载,但漏洞比较多,曹操当丞相是公元208年的6月,而马超援军征讨郭援是公元202年,最大的可能是,曹操当丞相之前就已经向马超抛出了橄榄枝。

    但马超很清高,没有去。

    当然,清高是假的,胃口很高倒是真的。

    马超和他父亲一样,都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曹操知道马超胃口很大,于是加大引诱的力度,封马超为徐州的父母官(刺史),面对曹操的糖衣炮弹,马超的警惕性很高,他没有中弹。

    不久曹操又给了马超一份很清闲的工作——谏议大夫。所谓的谏议大夫,其性质就和顾问差不多,天天上班混吃混喝的,就等月底拿工资,但马超依然不中招,他以种种借口推辞了。

    到等到马腾进京时,拜马超为偏将军,让马超率领原马腾的部下军队。

    这才是马超想要的。

    他和其它军阀走得很近,和父亲从前的仇家韩遂走得也很近,就是和朝廷走得很远。

    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了。

    他不想要曹操给的荣华富贵,他不想当任人揉捏的面团,他想要地盘,要兵,有那两种玩意儿,就是土皇帝,比给人朝廷打工强多了。

    应该说自始至终,马超父子都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但却有割据一方的图谋。

    你曹操想招安我,门都没有。

    当然,现在许多人对马超很有好感,也同情他全家被杀的不幸遭遇,但仔细分析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应该说曹操并不想迫害马腾,也不想马超,曹操虽然奸诈、残忍,但他却有统一华夏的雄心,他不希望关中出现一个和朝廷同时也是和他自己唱对台戏的军阀,而马超,虽然勇猛,虽然后来刘备是蜀汉集团很器重他,但我对他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包括父亲在内的一大家子都在邺城给人当人质,自己起兵反抗曹操,把众多亲属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怎么看,都算不上忠孝。

    曹操的本意是希望马超放弃兵权,然后安享荣华富贵。

    以土地换和平,以土地换前程。

    马超不配合,曹操当然不容许。

    曹操明白,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只有武力才能解决一切。

    曹操不迷信武力,喜欢招降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但现在的情况是不搞武力崇拜也不行了。

    既然是绊脚石,那就把它搬开!

    但那个石头也不是那么好搬的,因为它不是一块,而是两块,马超和韩遂。

    韩遂和马腾的关系虽然时好时坏,但和马超的关系却很好。

    因此要夺取关中,最省力的办法是拆散马超同韩遂之间的同盟关系,现在曹操对马腾父子已经不抱希望了,因此,曹操只能采取争取韩遂、孤立马超的策略。而韩遂是曹操的老熟人,大家以前关系还不错,在他身上兴许还能做点文章。

    凑巧的是,韩遂虽然偏安一隅,但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找一条后路,建安十四年(209)冬,韩遂派心腹部将阎行做特使到邺城打探情况。

    曹操深知中间人的重要性,于是抓住机会,热情接待来使,封阎行为犍为太守。阎行回去时,曹操让他给韩遂带了一封亲笔信说,信很简短:卿始起兵时,自有所逼,我所具明也。当早来,共匡辅国朝。

    韩遂、马腾都是靠造反起家的,因此,严格说来,属于来路不正,他虽然是暴发户,但也担心万一哪天被掌权者清算就惨了,这也是他要派特使到邺城的缘由。

    但曹操表示知道韩遂当初起兵反叛是有苦衷的,因此希望他放下包袱,早日前来朝廷工作

    有人说,这是曹操想控制韩遂的一种伎俩,我不是曹粉,但我依然认为,从大局上讲,曹操不想看到军阀割据的场面出现,他是没错的,我们不能苛责。

    阎行回去了,韩遂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邺城方面的态度。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得到了好处,自然要为曹操说话:哎,将军起兵三十多年来,还没有搞出多大成就,民不聊生不说,自己的地盘又很小,照这么下去,是也不是什么办法啊。

    那依你看,怎么办好?

    .</b>,,<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