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7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2012-08-1020:21:04

    其实从迎接汉献帝的那一天,曹操就慢慢地变了,曹操握有实权,皇帝成为光杆司令,什么也管不了,实际是被软禁了。

    其实那时就应该看出曹操的原型,但荀彧多少心存幻想。

    不是不相信,是不愿相信。

    尤其是董昭提出所谓的封公计划,将曹操的野心暴露在聚光灯下。荀彧当然明白,董昭自己不会心血来潮地提这个大逆不道的倡议的,一定有幕后主使。

    不用说,那是曹操。

    不愿相信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事实上,一直以来,曹操对自己是不错的,但自己内心就是没法接受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大汉丞相亲自取代东汉朝廷。

    难以接受啊。

    或许说是曹操没有变,只是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已。

    政治就是这样,云遮雾罩的,叫人难以琢磨。

    但阴霾终于有散去的一天,那时的天空,剩下的只有雷雨了。

    都有点陌生,有点客气,不再是朋友,不再是知己。

    当然,虽然荀彧可以猜出曹操是幕后指使,但曹操只是躲在幕后,聪明的荀彧也不点破,只是借批评董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既委婉,也坚决。

    董昭成为了中间人,两头传达意见。

    不管怎样,荀彧是把曹操得罪到家了。

    其实荀彧得罪曹操已经不是一两次了。之前的建安九年(205年),曹操成为冀州牧,有马屁精建议取消东汉十四州,恢复古代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这样曹操的冀州管辖的地盘也就更大了,天下人自然敬畏(九年,太祖拔鄴,领冀州牧。或说太祖“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

    这句话说道曹操的心坎里去了,曹操内心巴望不得,他正从善如流准备颁布法令落实,荀彧站出来反对了。

    因为荀彧明白,如果照此计划,天下的地盘重新整合,世上将没有并州、幽州、司州,曹操肯定将夹带私货,新的冀州将把幽州、并州以及司州的大部分土地收入囊中,而曹操将成为东汉的地王!

    要知道,曹操那时还是东汉的臣子!

    一个人你兼并那么多的土地干什么!

    现在刚刚平定了冀州,袁尚、袁熙还没彻底铲除(二人207年才被公孙康杀掉),天下还没有太平,你却大肆兼并土地,人家会怎么看?大家都以为你会夺他们的土地,会引起恐慌的。

    同样的话,在荀彧嘴里说出来分量就是不一样,曹操心里虽然不大乐意,但不得已还是采纳了荀彧的意见。

    这是老朋友第一次唱反调,没事,你足智多谋,劳苦功高,我可以容忍。

    到207年,荀彧再次得罪曹操。这年的三月,考虑到荀彧同志的功劳,曹操增加荀彧的采邑一千户,不久,曹操认为荀彧的尚书令级别似乎低了一点,打算提拔他为总理级别的三公。

    尚书令虽然贵为中央办公厅的主任,在现在差不多是享受副总理待遇吧,而在东汉尚书令只享受县处级干部待遇(六百石),实在有点委屈,因此曹操想提高荀彧的行政级别,也是出于一片好意。

    对于采邑的封赏,荀彧接受了,但对于让他当三公的提议,荀彧却让自己的侄儿荀攸出面拒绝了。

    曹操以为荀彧在玩谦虚,于是再次提议让他当三公。

    这次,荀彧依然拒绝了。

    应该说曹操的推荐是真心的;而荀彧的拒绝也是真心的。

    曹操搞不懂,人在江湖上行走,不就是为名利吗?这哥们是怎么啦?居然视金钱如粪土,视名利如浮云。

    搞不懂啊。

    曹操对这个相处多年的了老朋友感到有点陌生。

    但曹操对荀彧实在太欣赏了,于是他不怕破壁,第三次提议,但荀彧的表现依然如故,还是拒绝。

    拒绝好处,固然清高,但过分清高,也有坏处——要得罪人。

    尤其是领导给你的好处,一般人都是口头上谦让一番,再说几句鄙人才疏学浅,还望领导多多指教一类的屁话,一一笑纳。

    能被领导赏识,那可是天大的荣幸啊。

    收了领导的好处,大家就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了,亲密的关系更加牢不可破,对大家都有好处,官场的游戏规则,你懂的。

    但荀彧却不懂——或许他懂,他却不想遵守。

    总之,曹操反复请求荀彧当三公,荀彧反复拒绝了,按史书的说法是前后十数次之多,最终还是曹操拗不过荀彧的倔脾气,自己让步(太祖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十数,太祖乃止)。

    不管咋样,一两次如果拒绝领导的美意可以说是谦虚,可以说是美德,但反反复复拒绝,就是不识抬举,就是得罪领导。

    如果不给领导面子,领导就会不给你的面子。按照官场的游戏规则,宁愿得罪玉皇大帝,也不要得罪你的领导,因此,得罪领导的后果很严重。

    所以,这对亲密的战友已经开始有裂痕了。

    实话实说,以前两次,都是小问题,曹操心里不大痛快,还是能够忍耐的,而这一次,后果很严重,曹操明白,老朋友或许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

    此时的情况,或许对于两个人,都是无语吧。

    平时无话不谈,现在无语,非常尴尬。

    僵持,打冷战,都不是长久的办法。

    不,不,对于曹操这样的强人,他是绝不允许别人背叛他的,他生性多疑,性格矛盾,他爱才,也喜欢杀戮。

    荀彧呀,你平时那么多智慧,那么聪明,怎么关键问题上就像书呆子一样不开窍呢,我待你如何,你应该明白的呀?,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呀,别的谋士我们不说,看看你的侄儿荀就在我手下,他不是一天开开心心的吗,你怎么不向他学习呢?

    我怎么说你好呢。

    .</b>,,<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