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7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2012-08-1020:21:41

    怎么处理荀彧,实在棘手,杀,舍不得下手,毕竟跟了自己那么多年,有点感情的,不杀,荀彧将阻挡自己前进的步伐,现在都可以阻止自己封公,今后自己想称王称霸呢?他会赞成票吗?

    别做梦了。(XX网站 www.xxx.com)

    如果当皇帝呢,他还不得跳起脚反对;即使自己谦让,让自己的儿子实现自己当皇帝的梦想,以荀彧读书人的倔性子,更要反对了。

    事实上,荀彧不仅是曹操的谋士,还是他的亲家,曹操把女儿嫁给荀彧的长子荀恽,曹操希望,两家人建立牢不可破的友谊,成为永远的朋友,永远的亲戚。

    但事与愿违,一起都消失了,因为政治——一个要理想,一个要野心。

    不可调和了。

    谁反对我,谁和我作对,谁就是我的敌人。

    朋友不在,友谊不存,还顾念那么多干什么?!

    对了,我曾经说过什么来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对,那就是我的真理,那就是我的座右铭,那就是我的人生信条!

    不管是谁,背叛我的,一脚蹬,没商量。

    当然,荀彧是我曾经的朋友,虽然缘分已尽,但功劳不小,杀他影响很大,而且我也下不了那个手,那就警告他吧,他是聪明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荀彧离世了。

    关于他的死,说法比较多,先说死因吧。

    袁晔《献帝春秋》间接记载了荀彧的死因:荀彧在寿春死后,有从寿春跑出来的百姓给孙权说,曹操让荀彧杀伏皇后,但荀彧平时和汉献帝的关系不错,他不肯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所以选择了自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XX网站 www.xXx.com

    孙权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把它告诉了刘备,刘备得知后,说了一句,曹操这个老东西不死,国家是不会安宁的(老贼不死,祸乱未已)。

    还有一种不太靠谱的说法,和伏皇后有关。根据裴松之引注的《献帝春秋》上记载,公元200年,董承等人因为衣带诏事件被曹操杀后,伏皇后写信给自己父亲伏完,说是皇帝对曹操有很大的怨气(伏后与父完书,言司空杀董承,帝方为报怨),那意思是劝父亲找机会为皇帝分忧。

    谁知伏完随后把信件给了荀彧看,荀彧一看,对此非常厌恶,但他做人还算厚道,并没有卖友求荣,把信件的内容泄露给曹操,而是一直隐瞒了下来。

    可能是伏完没有政治斗争的头脑,他居然把这封要命的信件给了自己的妻弟樊普,在他看来,妻弟就是自家人,完全信得过。

    事实上,在利益面前,有时亲情也不那么靠谱,这个樊普就很不靠谱,他认为卖友求荣的机会到了,居然偷偷地跑到曹操那里进行了举报,由此,曹操做好了预防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

    事情发生后,荀彧的脑袋突然开窍,这可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啊,隐藏不报可不行,闹不好,自己要负包庇责责任的,

    必须自救!

    荀彧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看似完美的策略——当红娘,给曹操的女儿提亲。X X 网 站 w-w-w.-x-Xx.c-o-m。

    不久荀彧请求到邺城汇报工作(荀彧作为尚书令主要呆在许都),荀彧见到曹操后,立即劝曹操走上层路线,把女儿嫁给汉献帝(劝太祖以女配帝)。曹操一听,不无讥讽地说:“现在朝廷有个伏皇后,我去凑什么热闹,再说,我这个丞相是一刀一枪为朝廷立功拼出来的,怎么会靠裙带关系邀宠(吾以微功见录,位为宰相,岂复赖女宠乎)!

    荀彧添油加醋地说:“伏皇后没有生育,何况脾气又不好,她曾经给她父亲写过一封信,尽是胡说八道,蛊惑人心,这样的人实在应该废掉。

    “那你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说(卿昔何不道之)?”

    “以前我曾经给你说过呀。”

    曹操有点生气了:“这又不是什么小事,你说过我怎么会忘记!”

    荀彧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哦,我想起来了,我实在没有给您汇报过。但那时您忙于指挥官渡之战,我怕让您分心,所以没有说(昔公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恐增内顾之念,故不言尔)。”

    曹操进一步反问:“那官渡之战后,你为什么不说?”

    荀彧无言以对,羞愧不已,只能连忙赔罪(彧无对,谢阙而已)。

    从此,曹操对荀彧就开始怨恨,由于曹操表面上对荀彧很宽容,世上的人都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太祖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

    呵呵,原来是一封信件引起的血案呀。

    当然,这事比较水,荀彧虽然和汉献帝一干人的关系融洽,但毕竟是曹操那边的人,伏完胆子再大也不敢拉他下水呀。

    其实关于荀彧同志的死因我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汇总成一句话就是,你荀彧不是一晚一封信该死,而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一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所以你必须得死。

    好了,关于荀彧同志的死因我们交代完毕,接着咱们说他是怎么死的。

    袁宏《后汉纪》、陈寿《三国志》都说曹操征讨孙权的时候,特意给汉献帝上表点名要人,让荀彧到前线慰问将士,荀彧走到谯县才赶到大营,曹操趁机把他留下来,重新给了他一个丞相府高级参谋的职务。

    荀彧和汉献帝走得很近,这点曹操是清楚的。因此,曹操此举,是想阻断荀彧和汉献帝的联系,最终能感化荀彧最好,即使不能,也能为自己晋升扫平一个障碍。

    但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他们的交流或许很不顺利。最后的结果是荀彧的思想没有彻底解放,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后没想开,自己忧郁而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

    《资治通鉴》上,前面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死的方式又有点不同,荀彧有病留在寿春,思想一直没想通,最后自己服毒自杀。

    而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的食盒,荀彧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于是荀彧明白了。自己选择了服毒自杀(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不管怎样,死了,什么都解脱了。

    不管是对于曹操,还是对于荀彧,都是如此。

    荀彧死后,有个人非常悲痛,那就是汉献帝刘协。

    据《后汉书?荀彧传》载:“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讜乐,谥曰敬侯”。祖日为祭祖神之日,汉朝以孝治国,祭祖应该是最神圣性,最庄重的,最重要的礼仪,汉献帝废譙乐,可见他对荀彧的感情。

    荀彧死后,结果是阻碍曹操进步的一切障碍都没有了,第二年(213年),曹操果断地下令恢复九州制度,不久曹操又果断地当上了魏公,并且还果断地加了九锡。

    没有了荀彧,谁能阻止?

    没有了阻力,办事都很果断。

    无言的结局。

    当然,当魏公只是曹操夺权野心的第一部,曹操是这样一个人,所谓既要当婊子,也立牌坊——作为东汉公司名义上的总经理,他既想掏空东汉公司的国有资产单干,也要装作很忠于董事长的样子,扭扭捏捏的,不肯篡位。

    的确是表演的天才。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曹操当魏公,只是爵位,不是官职,从职务上讲,曹操目前仍然是东汉公司的丞相、冀州牧(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而且正如荀彧所言,经他一手操办的行者区划调整下来,曹操管辖的冀州也比以前大多了。

    需要说明的是,冀州只是曹操作为冀州牧行者管辖的地盘,除此之外,曹操还有采邑。

    .</b>,,<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