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3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09-10-1615:54:21

    原来关东军内的正规部队实行的是轮换制,各个师团轮着去东北体验一下高寒生活。

    为了适应东北作战需要,军部把轮换制改成了常驻制。部队也由京都的第16师团改为仙台的第2师团(仙台师团)。

    这个仙台,就是鲁迅先生师从藤野先生学医的所在。它在地理和气候特征上都与东北相接近,按照鲁迅的说法是“初冬就颇冷”,从这个地方出来的士兵自然也比较耐寒。

    此后,日本军部又做出两项重要人事调整。

    由曾任张作霖顾问的本庄繁中将(陆大第19期)担任关东军司令官,土肥原大佐(陆大第24期)担任沈阳特务机关长。

    把这两个“中国通”调往东北,自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本庄繁一到任,便由石原陪同,对关东军各部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视察检阅。其中沈阳是其视察的重点。在他的检阅下,驻沈阳各日军部队联合举行了攻打沈阳城墙的夜间演习。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九一八事变”前关东军的一次实力演练和总动员。

    尽管如此,当军部无意中得知“满蒙行动”的大致计划和时间表时,仍然大吃一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石原再怎么盖着捂着,结果计划还是泄密了。

    其实石原的保密工作倒没少做。

    石原在关东军中搭的那个秘密班底中,起用了一个参谋花谷正少佐(陆大34期)。这哥们想在石原手下混,自然要拿点干劲出来。他费了吃奶的劲,终于从沈阳附近的关东军部队里挑选了川岛大尉等几个干将。

    挑选的标准除了德智体美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得有一个严密的口风。

    毕竟是干大事嘛,嘴上没把锁那还行。

    口风好不好,怎么测法呢?

    总不能拿个测试仪让大家伙去对着吹气吧。

    花谷正不愧是天才石原一手选定的准天才,他的办法是喝酒。

    看看喝进去的是清酒,吐出来的是不是实话。

    于是为了接受组织的考验,选中的人便都交上了好运,被这家伙一个个找去喝酒。

    最后,川岛大尉等几个军官就因为酒喝得再多也不吐真言而成为了“幸运儿”。

    至于落选的也不亏,甭管怎样,一顿酒总是喝上了。

    你说花谷正请这么多客,掏这么多银子,他就一点不肉疼?

    半点也不。

    因为他用的是公款。“爱国老前辈”河本给的。不用白不用。

    对着石原领导,花谷正拍着胸脯一个个数过来,打包票说这些兄弟绝不会把大事给泄露出去。

    可是他数来数去,却忘记了把自己计算在内。

    回东京出差的时候,花谷正跑到酒馆去“放松”,三杯黄汤一灌,便痛快淋漓地把“满蒙行动”计划都吐露给了那些歌妓们。

    军官经常光顾的酒馆,自然也是高官们定期不定期“考察”的重点。歌妓们可没有什么责任和义务要守口如瓶,今天一句,明天一句,调笑之中,把花谷正的原话都捅了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外相耳朵里。这个外相不是别人,就是滨口内阁时期主张协调外交的币原喜重郎。

    滨口被剌,成了流水的宰相,币原的外相位置倒还是铁打的。不过他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还是害了怕。

    要照关东军这么胡搞法,屁股底下的外相位置还能再坐几天?

    (100)

    2009-10-1709:49:57

    他赶紧报告内阁首相若榇。

    若榇早就被国内峰起云涌的“爱国浪潮”搞得晕头转向,一听关东军还要趁乱起事,这还得了。

    可是军人的事,连首相也不敢管。当年的田中那么牛哄哄,到头来还不是自个给自个吃了只大头苍蝇。

    这么着,军队的事还只有让军队的人来管。

    若榇找到陆军大臣南次郎大将(陆大17期),让他负责把这件事给搞定。

    南次郎再回过头来和娘家人参谋本部联系。

    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大将(陆大15期)在得知关东军有此计划后,总体态度也是不同意。

    他认为“满蒙行动”不是不好,问题是近期条件不成熟,最好要等到下一年度时机成熟后再发动。

    他派作战部部长建川美次少将(陆大21期)前去东北,劝说关东军暂停行动。

    陆军省和军部所不知道的是,在军部内部也早就有了一个“满蒙行动”的秘密班底,与石原在关东军中的秘密班底向来都是一个鼻孔出气。

    有“挺进将军”之称的建川就是这个秘密班底的重要成员。平日里,他和坂垣的秘电码从没有中断过。

    让他去劝说关东军岂非笑话一个?

    当下,建川照样出他的差。通风报信的活交给了俄国班长桥本欣五郎中佐(陆大32期)。

    这个桥本欣五郎也很有些名堂。陆军里的愤青组织樱会的老大就是他。那个“三月事件”也是桥本牵头搞出来的。

    同“重在参与”的军事课课长永田铁山一样,政变流产后,他也改弦更张,一心指望着关东军能在东北率先弄出点什么动静出来。

    他领衔的参谋本部俄国班,被外界称为“第二秘密参谋本部”。从他这个班长开始,几乎都是铁杆的“满蒙行动”秘密班底成员。

    桥本一口气给板垣和石原发了3份密电。

    第一份内容是:计划已败露。

    第二份内容是:已决定派建川前往满洲,因此需及早动手,以免给他添麻烦。

    第三份内容是:希望能在建川抵沈阳以前就动手。

    桥本发的是私人密电。9月15日,建川本人在出发前,也发了一个电函,他发的是明电。

    这份电函是专门给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中将看的。

    建川在电文上说,他打算3天后访问满洲首府沈阳,预计于9月18日晚抵达当地。

    电文后还有参谋本部特加的两句话:“希予款待,其任务系阻止事变”。

    关东军的总部在旅顺,而非沈阳。

    电文明里的意思是,我不去旅顺了,要去就去沈阳。

    暗里的意思是,兄弟们快点动手吧,占领沈阳后好让我也去风光一把。

    即使从东京到沈阳,坐飞机用不了半天就能到。

    但为了给关东军以充裕的准备时间,建川充分发扬了一下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飞机票都没舍得买,坐着海船就来了。

    坐船也不是直奔东北,而是往朝鲜去的。近路不走,偏走远路。

    横穿过朝鲜后,再慢慢悠悠地来到沈阳。掐指一算,正好三天。

    (101)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