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8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09-11-1421:40:17

    薄到什么程度?

    铁甲厚度不超过6毫米。

    你还不能怪英国佬偷工减料。人家这种坦克车本来就是用来在城市里搞搞巡逻,防防暴乱的,给警察用正好,要是拿到正规战场上来,不歇菜才怪。

    可能是当初大鼻子洋人做广告时随意扩大了效用范围,这才让小日本花了大钱,遭了大罪,吃了大亏。

    如此说来,违规广告真是要不得啊。

    就算最次的步枪,也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坦克车是打不进去,但打在上面的子弹却可以反弹。

    有的日军陆战队员倒是跟上来了,挤在坦克车旁边或后面还以为很安全,压根没想到从车体上反弹出来的子弹也会伤到自己。

    威力比直射过来的子弹还要大,防不胜防啊。

    两个多小时以后,坦克再也撑不住了。

    在车里坐镇指挥的一名少佐中弹负伤,其他队员也是死的死,伤的伤,哀嚎声一片。

    这次它不光不能掩护别人,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了。

    日军只好弃卒保车,扔下不能动的,能动的就拖着拽着,赶紧后撤。

    双方形成了对峙。

    见正面无法取得突破,日军决定沿铁路进行侧面迂回攻击。

    但是这次他们遭遇到了另一个恶梦。

    中国的铁甲列车上阵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秘密,也就是我们自己拥有的魔兽装备。

    铁甲列车事实上在北伐战争时期就有了,只是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当年冯玉祥装病逃离编遣会议,坐的就是这种罐头车。

    它的样子跟英制维克斯坦克还有一点像,也是在中间一节车厢上面,放一个圆筒型炮塔,里面既能打枪也能放炮。

    闸北一共停着两列这样的铁甲列车,都在上海北站。战争打响后,这两个铁家伙就从车站开了出来,对铁路进行巡逻。

    负责迂回的日军正好撞上了枪口。那就对不起了,机枪一阵猛扫,把这伙鬼子打了个稀里哗啦。

    铁甲列车不像坦克,不能到处乱跑,以前的任务就是在铁路上巡个逻,或者给老蒋老冯这些要人做做专列,从没指望能创造什么大战绩。

    没有想到一出手就这么露脸。

    铁甲车上的兄弟们来劲了。近的打没了,那我就打远的。

    铁甲列车比普通坦克具有优势的地方,就是面积大。车厢里不仅能放机枪,安置个迫击炮甚至口径小一点的野战炮都没问题。

    于是,躲在阵地后面不动的日军也尝到了炮弹的滋味。

    这下轮到他们东躲西藏了。不仅几个阵地都挨了炸,就连海军陆战队的虹口司令部也未能幸免,几个炮弹过去,一下炸翻了十几个人。

    天亮了。

    盐泽四小时占领上海的动人预言宣告破产,转眼间成了大笑话。

    这位海军少将想不通的是,怎么到了自己这里,支那人就这么玩命。

    让飞机来助阵吧。

    就在昨晚发动进攻之前,航母上的飞行员们还曾向他请战,那时他觉得非常可笑。

    海军陆战队四小时能解决的事情,还用得着你们空军来帮忙吗?快回去睡觉吧,等你们一觉醒来,只管听好消息就行了。

    现在好消息是听不到了,祈求他们创造奇迹倒更为现实。

    此时,“能登吕号”航空母舰就停泊在黄浦江上,舰上共有水上飞机6架(有说是8架)。

    盐泽一声令下,轰炸机呼啸而出,直飞闸北上空。

    淞沪铁路上的铁甲列车见势不好,赶紧往回开,但仍然迟了一步,被轰炸机当场炸坏一架。

    没办法,19路军没有什么有效的防空武器,而飞机正是机动性不强的铁甲列车的最大克星。

    但日机在轰炸19路军工事时,运气就没这么好了。

    (187)

    2009-11-1511:06:12

    貌似日本没有空军这个编制,只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

    ——这个是对的。日本只有海陆军两个系统,无独立空军(关东军飞行队大队即隶属于关东军,不属空军),本帖所指日本海陆空为泛指兵种。

    2009-11-1511:09:21

    主要是这些壁垒工事目标不大,又大多与日军阵地相隔不远,稍不小心,就可能误炸到自己人。

    飞行员毫无办法,可是又在司令官那里吹了牛,不好再把炸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就闭着眼睛往闸北居民区一丢了事。

    虽然军事设施未有损失,但老百姓的房子因此倒了大霉不说,还导致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被炸,其附属的东方图书馆遭毁,馆内珍藏的宋元版书籍10多万册尽数焚灭,堪称故国文化之一大浩劫。

    经过这轮轰炸,在后方指挥的蔡廷锴等人都认为,日军肯定还要再发起一次攻击,遂告知一线的翁照恒做好迎敌准备。

    翁照恒当年是日本士官学校术科第一名,又在法国学过开飞机,对日军的这种地空配合的典型战法当然并不陌生。他立即做出相应调整,把后备部队前移,以增强防守力量。

    果不其然,在飞机扔完炸弹后,盐泽很快部署了第二轮进攻。

    应该说,盐泽这个人还是有点脑子的,少将也没白当。他在第一轮进攻中发现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原来在城市巷战中,占领制高点也很重要。

    所以这次一上来,日军就没再傻乎乎地往19路军的工事硬闯,而是先找好附近的楼房,爬上去,对着中国守军的工事,从上往下打。

    遭此暗算,19路军损失较大,一些阵地开始失守。

    翁照恒果断命令正面部队退却。

    但这只是一个诱敌深入的陷阱。

    暗地里,他组织了敢死队,沿两旁屋顶前行,对进攻日军形成了一个包围的态势。

    迂回包围本来是日军最擅长的一个打法,当他们察觉19路军也来这一手时,一下子慌乱起来,自觉自愿地就从阵地上退了出去。

    29日下午,蔡廷锴下令周边的60师和61师向上海附近靠拢。

    在已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犹如霍大侠灵魂附体的翁照恒旅越战越勇,向对手发动全线反击,将五路日军齐刷刷地赶回了虹口附近。

    一直在19路军后面呐喊助威,端茶送水的上海人激动不已,当即集体捐款,向作战最勇的第6团士兵每人赠送了一套黄呢军服。

    国之卫士,你们辛苦了!

    经过20个小时的巷战,志大才疏的盐泽同学终于交出了一份白卷:不仅没啃得动19路军阵地,连最初得手的天通庵车站也丢了。

    跟着他干的弟兄也没少受累。仅仅一天,伤亡就达800多人,等于参战日军总数的四分之一没了,剩下的也都狼狈不堪,前晚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仗打到这份上,吹过老牛的盐泽脸皮再厚,也觉得非常尴尬,一时间进退两难。幸好这时候,英美站出来居中调停,便赶紧做了个顺水人情,同意从29日晚上开始,双方停战3天。

    中日交火,公共租界区的英美各国的领事馆也好受不了。

    上海不是东三省。后者天高皇帝远,英美老外也没打算在那里开公司搞投资,所以可以弃之不管。但上海不同,坛坛罐罐可都在这里。两边打来打去,子弹又不长眼,一不小心就可能飞到自己身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所以这次他们用不着谁请,心急火燎地就赶过来了。

    当着日本人的面,英美都表了态。

    英国:我不允许你以后再拿公共租界做打仗的基地,万一中国人的枪炮追过来,大家都得跟着遭殃。

    美国:过火了过火了啊,中国政府不是已经答应那些条件了吗,就算他得罪过你,你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见好就收吧。

    为了不殃及自己,英国建议中日军队同时从交战地区撤退,然后由中立**队进驻,阻止双方发生接触。

    盐泽场上吃了亏,场下却还死要面子,硬是摆出一副高傲的样子,对英国人的热情不理不踩。

    你一说退我就退,那我算什么啊?

    第一次调停失败。

    海军在上海滩做冒险家,日本政府这时候又在干些什么呢?

    (188)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