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33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0-1909:07:13

    这些日机是分组一批批来的,每组含三架飞机。

    第一批三个组,三三得九,有九架飞机。

    第二批六个组,三六十八,有十八架飞机。

    第三批九个组,三九二十七,有二十七架飞机。

    自此以后,就一直维持着二十七架飞机的数量。

    它们在廊坊镇的上空轮番进行侦察、扫射和轰炸,一下子就打乱了守军的阵脚。

    很快,226团营房内的房屋大部分被炸塌。

    此时信当然是写不下去了。幸好,指挥部设在地下室,大家都没事。

    刘振三把笔一扔。

    这种炸法,营房看来是守不住,我们还是撤到营房外面去,跟他们打野战。

    出得地下室,不光上有飞机轰炸,后面还有炮弹飞来。

    等到大家都从营房撤出来,仗反而好打一些了,毕竟目标小了。

    现在反过来要对营房发动进攻。因为日军来了个鸠占鹊巢,已经把窝挪到里面去了。

    崔振伦集中团里的四门迫击炮,朝着营房就射。可不射还好,一射就暴露了目标,日军的飞机大炮又追过来了。

    只好打几炮换一个地方,如此,准头就差远了。

    炮不行,再让步兵上。

    官兵们利用高粱地和芦苇为掩护,朝营房围墙里又是开枪,又是扔手榴弹,想把日军赶出来

    然而效果不是一般的差。对方都不用出来应战,靠飞机大炮就足以应付你们了。

    此时崔振伦团已无法与师部取得联系,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丰台和天津的日军随时都可以前来夹击。

    除了撤退,并无其它更好选择。

    7月26日,廊坊被日军完全控制。

    廊坊既下,等于把天津通向北平的路完全打通了。

    不过对于香月来说,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个团的中**队出来“造反”并不可虑,难道一个联队前去还搞不定吗。他最关心的,还是北平。

    宋哲元曾对今井说,一个月后,等到“天凉好个秋”,他就会让冯治安师全部撤干净。

    这话香月根本就不信。他自己就一直在“暗渡陈仓”,你要用跟他们相仿的计谋,如何能看不出来。

    秋天,那是多远的事,怎么等得及。

    想拖延撤军?

    门都没有。

    当天午后,香月对宋哲元发出了最后通牒,实际上就是一张撤军路线图。

    他一共只给了宋哲元两天时间。

    明天,7月27日,卢沟桥和八宝山的冯治安师必须撤到长辛店。

    后天,7月28日,南苑驻军也必须撤到永定河以西。

    如果你宋哲元不照我说的做,那就说明29军“无诚意”,他香月将不得不采取“单独行动”。

    说白一点,就是要对北平等地发动进攻了。

    通牒送走后,香月忽然又想到一点。

    北平城里的日侨还在使馆区外面。

    万一正式攻城的时候,宋哲元把这些日侨都扣成人质,打起来会不会束手束脚呢。

    当时日本人在亚洲,就和现在的老美一样,把他们的人看得特别值钱,别说死人,伤了几个也得大呼小叫半天。

    倘若日侨有个三长两短,没法跟国内舆论交待啊。

    所以在对北平发动全面进攻之前,这个问题一定得解决。

    在鲤登联队前往廊坊的同时,香月特地又拨出一个大队,即步兵旅团第2联队第2大队(广部大队)

    后者接到的任务,就是趁着廊坊火起,大家注意力转移的机会,偷偷摸摸混进城去把一众日侨接出来。

    广部大队500余人当天离开天津,但他们并没有直接搭车去北平,而是走了一个曲线:从天津到廊坊,然后是丰台。

    一路“旅游观光”过去,反正都已成了自家控制的地儿,自然一路绿灯。

    不过再往前面去就没那么好走了,因为已经进入“主战派”冯治安的区域了。

    (857)

    2010-10-1909:57:15

    作者:jtsl115回复日期:2010-10-1907:38:09

    参照楼上网友提供的地图,张华浜的确是在蕴藻浜南,宋希濂旅在蕴藻浜之北,我想是不是这样:久留米旅团强度蕴藻浜时,金泽师团尚未登陆,如果久留米南下直取江湾,可能会被61师,261,259旅包了饺子

    ————————————————————————————————————

    不好意思,昨天张华浜的位置确实被我讲错了。主要是写这段的时间有些久,自己也记不住了,原先概念里是有的。“淞沪铁路(吴淞铁路)就此应运而生。它从市内的上海北站出发,沿路经过天通庵站(也是市内站)、江湾站、张华浜站、蕴藻浜站、吴淞站,最后一直到长江边上的炮台站。”下元当时是要直攻江湾镇的,但是野村不同意,让其先打吴淞,其原因跟jtsl115兄所说差不多。下元在实际作战时,以金泽师团登陆需要有登陆点为借口,没有南下攻江湾,但也未直接打吴淞,是北上强渡蕴藻浜的,他想通过强渡蕴藻浜,形成一个对吴淞一带的大包围,他强渡蕴藻浜的那个地段,应属江湾。另外敌我两次强渡蕴藻浜,庙行大战宋希濂强渡的那次没有疑义,只是下元第一次强渡,在杀伤多少日军以及战斗激烈程度上,中日双方记载有很大差异,成书时(即第一册“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采用了中方的说法。

    2010-10-1910:32:02

    作者:liw200回复日期:2010-10-1909:12:49

    我倒觉得“久留米旅团强度蕴藻浜”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后勤。

    河对岸一堆敌军,你在码头上卸补给也不踏实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w200兄所示地图已收藏,当时写的时候就想找这样的地图,但没找到,所有地点都是用最笨的办法,即在现有地图上一个个找出来的,很是费劲,当然也有发现的乐趣,犹如在战场上重过了一遍。另外,我写的慢,这也是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太过偏重于细节的缘故,无奈写作习惯已形成,改也难改了。呵呵。

    2010-10-2009:00:32

    此前,在日本人一阵紧似一阵的催迫之下,宋哲元已对北平城防作了重新调整。

    他把冯治安师的部队陆续调出北平,但是独独留下了两个团。

    这两个团的编号分别为221、222,它们可以说是冯治安师的精华,在喜峰口立过大功的,自然最不该撤。

    不过香月和松井紧盯不放的就是这两个团,无论如何,非要宋哲元把他们调走不可,而且驻扎的地方距离北平至少得40里路远。

    宋哲元就说,你们看着不舒服,我可以让这两团人走路,可是他们一走,北平城的治安怎么办,总不能靠我一个光杆司令来维持吧。

    松井说,这好办,29军不是还有一个赵登禹师吗,可以从那里调2个团来代替。

    赵登禹师属预备队性质,战斗力是明显不及冯治安师的,松井此举,一方面是要削弱北平防守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抓住了29军此时的一个很大弱点。

    在长城抗战时,这支部队曾达到过空前的团结,军长宋哲元几乎可指挥师以下的任何一个作战单位,但是仅仅4年过去,情形早已是今非昔比。

    29军的四个师,虽说名义上都归宋哲元指挥,但哪个师的兵都归哪个师的师长直接统领,听其调遣,比如赵登禹的部队,即使冯治安领了宋哲元的上方宝剑,也没有办法随意指挥他下面的任何一个作战单位。

    按香月和松井的用意,当然最好是让“主和派”的张自忠一步到位,顶替了冯治安,但在此之前,如果目的一时达不到,把赵登禹的兵派过去,使“主战派”的宋哲元和冯治安指挥不灵,倒也不失为妙计高招。

    然而这却正中宋哲元的下怀。

    作为老西北军的资深之将,他手里的刷子可不止一把。

    城里不是有保安队吗,他就让保安队与221、222团换穿军服。

    保安队打着冯治安师的旗号撤出了北平,而那两个团则穿着保安队的衣服,仍旧驻扎城内并担负城防。

    从松井手里拿到“准入证”后,宋哲元随即下令给赵登禹,后者把自己的主力、独立第27旅(石振纲旅)派往北平。

    石振纲旅下属679、681两团,老底子是参加过长城抗战的骨干,旅长石振纲就曾跟着赵登禹在喜峰口砍过鬼子,还受过伤。

    随后,宋哲元又任命石振纲为北平警备司令,4个团统一归其节制,如此一来,就解决了统一指挥和协调的问题,北平防守力量不但未得到削弱,反而还加强了。

    这实际上也暗合了29军“赵登禹守北平,冯治安攻丰台”的既定思路。

    与守军相比,广部带的人并不算多。既然不多,就不能硬闯,而要“巧入”。

    北平大使馆驻扎着护卫用的日本宪兵队,共有500多人。

    城里面有500,城外面正好也是500,不光是巧合,还是演戏的需要。

    大队长广部广少佐手一挥,日军在丰台上了大卡车,一共26辆,嘟嘟地就往北平开来。

    广部一路上想得挺美,要是进了城,可不光是接日侨那么简单,没准就直接把29军给解决了,城池拿下,首功一件,岂不快哉。

    日本人做事常常过于机械,大概这个程序是前面作战计划中规定,甚至彩排过的,可是他们忘了,这招如果放在平时,或许还有侥幸得逞的机会,现在什么是时候,廊坊刚刚打过,北平守军能不把耳朵根竖起,眼睛瞪圆了吗。

    这与香月的期望完全相反。

    不过他事先倒也替广部留了一招,那就是“托关系”。

    广部大队要经过的北京城门是广安门,负责守门的是石振纲旅679团团长刘汝珍。

    刘汝珍是刘汝明的亲弟弟,也是老西北军时期就出来当兵打仗了,无论是在军队中的资历还是作战经验,都能独当其任。

    早在日军还没现身之前,他曾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

    (858)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