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2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2220:29:07

    相面在古代一直很流行,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人在科学哲学方面没有现在这么高的认识。并且这面还不是人人都能相的了的,你随便瞎说,事实证明,那事不行的。必须得名人相,那才有说服力。曹操就曾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许劭说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一听,还非常高兴。

    杨坚也曾相过面,在他没有当皇帝之前,一个相士给他相了一面,得出一个结论:“公当富有四海。”意思是你杨坚祖坟上冒狼烟了(当官了,是因为祖坟上冒青烟了,当皇上了冒青烟都显着小气,只能冒狼烟了),能够取得天下,“四海”即天下也,能够当皇上,这个相士叫来和(在《隋书》上有传)。

    后来杨坚真的当上皇帝了,感觉来和算的实在太准了,真人神了,又把来和叫来,让来和给他的儿子们相面,来和把杨广兄弟五人都看了一遍,得出一个结论:“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晋王就是杨广,这个相士和许劭比实在太没有内涵了,就这么一句话,说完,拍拍**走人,也太不负责任了,不解释解释什么意思。杨坚还在那糊涂着呢,这话啥意思呀?难道老二比老大更适合当皇帝。杨坚一顿瞎琢磨,最后说出五个字——顺其自然吧。

    历朝历代的皇帝,尤其是那些有功业,有成就的帝王,除了自己一辈子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外,还特别注重对后代子孙的教导。但是往往事与愿违,“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能够称得上贤明的子孙,少之又少,以这种眼光看,帝王之家实在不如百姓之家。

    杨坚是一个有功业,有成就的开国皇帝,而且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他对儿子们非常的关注,“望子成龙”这个词语,对老百姓很适用,对于皇帝也很适用。

    一次杨坚到杨广的府上串门,父子俩聊聊天,唠唠家常,好久不见了,联络联络感情。爸爸看看儿子有没有什么进步,儿子看看爸爸有没有生病。茶也喝过了,饭也吃完了,杨坚还是不走,杨广有点弄不明白了,这老爷子想干啥呀?憋了好半天,杨坚说了句:“咱们唱唱歌吧。”杨广明白了,老爷子想弄了家庭版的KTV。杨广拿来乐器,杨坚一看就知道KTV唱不了了,因为乐器上的弦都已经断了,上面还蒙了一层很厚的灰,一看就明白,肯定是很久没有用了。虽然扫了老爷子的兴,但是杨坚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史书上是这样记载杨坚的表现的“以为不好声色,善之。”意思是杨坚认为杨广没有美女和音乐的爱好,这是个乖孩子呀!

    在史书上后面还有一句话,非常的重要:“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后面半句很好理解,当时的人都称赞杨广仁义、孝顺的品德,前半句就比较严重了,“上”是指杨广,“尤自矫饰”这四个字一下子就把杨广写成了从小就很奸诈的人。

    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字“尤自矫饰”,“矫”是假装,“饰”是遮掩,这四个字的意思是一个善于扬长避短,善于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和遮掩自己不好的一面。

    这四个字往这里一放,杨广就活生生的成为了一个奸诈小人。史书上所记载的所有关于杨广的好事,也都黯然失色,因为无论什么事都可以说是杨广假装的,是有意为之的,并不是他的本性。

    我不得不佩服史家的狠毒。

    我个人认为杨广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对于原因,我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之所以史书上会这样写,是因为那句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的真理——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在这句全盘否定杨广的话后,有一句话说的是肯定杨广的事,但是由于上面的一句话,这件原本是赞扬杨广的事,也失去了它本应有的风采。

    有一次,杨广去打猎,遇上天降大雨,史书上写“左右进油衣”,左右是仆人,油衣是雨衣,意思是他的仆人给他拿来雨衣让他床上,避免感冒风寒,但是他不穿,这不是不识好赖,拿自己身体开玩笑吗?不过,他也有他的原因,“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将士们都被大雨淋着,难道让我一个人独自穿着雨衣吗?在我看来,做为一个皇子,能够做这些,实属难得。如果是一个将军这么做,这个将军是个人才;皇子这么做,更加能体现他的贤明。

    你二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我二十岁的时候参加了高考,升入大学,感觉自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并且发誓要在大学学些有用的东西,做些有意义的事。(来了才知道,大学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我想大多数人和我差不多,要么上大学,要么上高中,要么参加高考,要么外出打工。很平静很祥和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对未来有过迷茫,有过放弃,有过幻想,有过执著。

    成功的人很多,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过,他们还是有一个共同点——迷茫过后,总有对未来的执著。

    猜一猜杨广在二十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很不好猜,我告诉你们吧,和正常的皇子不一样,他没有养尊处优的做一个皇子。

    杨广在二十岁的时候是50万大军的主帅,率领大军伐陈,杨广那才是真叫意气风发,光彩照人。和他一比,简直没法比,我没有信心了,因为即使奋斗一辈子,我也无法成为50万大军的主帅。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帅气的青年将军,身着戎装,威武的气质自然而然的哲服了很多人。在点将台上沉着、镇定的发号施令,数十万大军在他的指挥下整齐划一,他剑锋一指,指向了陈国的都城——健康。一声大喊:“大军出征”。数十万大军强渡长江,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攻破健康,擒陈后主,平定陈国,混一四海。真可谓是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苏东坡的这句话不仅仅是指周瑜,可以说是指所有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

    这时又有一个问题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去解决。杨坚为什么要让杨广担任大军统帅。在解决这个大问题之前,我们先解决两个小问题。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