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13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2012-07-1613:18:34

    唐代科举有一个特色,考生不只是考试要通过,还要有名人的推荐,这个名人可以是大官,也可以是有名望的大诗人。X X 网 站 w-w-w.-x-Xx.c-o-m。

    常常在电视上、小说上、戏剧上,看到后世的科考舞弊案,牵连慎重,组团的被罢官,印象最深刻的就属唐伯虎同志的终身取消考试资格,替唐伯虎惋惜的同时,常设想如果唐伯虎生活在唐代,就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了,他可以明目张胆,光天化日的拜访大官和大诗人,然后得到他们的认可和举荐,凭借伯虎兄的才学一定可以高中,混个状元光宗耀祖。

    考生拿着自己的得意作品纷纷行走于公卿门下,称为“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是受到国家制度保护的,无可厚非。

    唐代享有极大声誉的大诗人白居易,用那首如今妇孺皆知的“离离原上草”诗“行卷”于顾况,受到顾况的极力称赞和举荐,名声大造,声威赫赫,一举高中。

    当然了,也不乏弄虚作假,欺世盗名之人。

    唐代李播任蕲州刺史,有个姓李的学子前来行卷,我们称之为“李生”,正巧李播生病,李生把得意大作交给了李播的儿子,李播看后,很吃惊的说:“这不是我当年行卷的诗作吗?”

    第二天,李播的儿子和李生闲谈,问:“这些作品是先生所做吗?”

    李生信誓旦旦的说:“当然了,这可是我的毕生心血,耗费了很大的心力,我不敢说谎”。X X 网 站 w-w-w.-x-Xx.c-o-m。

    李播的儿子说:“先生不要骗我了,这是家父当年文战(科考)之时的行卷之作。”

    正好撞到枪口上,李生很郁闷,事情即如此,不得不说实话,于是老实交代说:“二十年多前,我花了一百钱从地摊上买的,并不知道是大人的著作,竟然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李播听说后,大笑着说:“这是一个无能之辈,骗吃骗喝而已,没必要和他计较。”

    李生实在没有脸再在这里待下去,准备离开,李播的病也已痊愈,出来送行,李生恬不知耻的说:“我拿着大人的佳作,行卷与江淮之间,已经二十年多年了,今天一睹大人的风采,真是三生有幸。”马屁拍的恰当好处,就是不说自己剽窃的事。

    李播说:“那些都是我年少时不通世事,对未来踌躇满志,畅想理想的时候所做,现在已经老了,担任州牧,这些诗留着也没什么用,擦**都嫌硬,就送给你吧。”

    李生本来没想到,李播会把诗作送给自己,从李播手中接过诗作,脸上一点愧色都没有。

    李播问:“先生要到哪里去啊?”

    李生很有底气的说:“到江陵,探望我的表丈卢尚书。”

    “贤表丈,担任何官?”

    “荆南节度使是也!”

    “哦,何名?”

    “名弘宣。(XX网站 www.xxx.com)”

    李播焕然大悟:“先生,又错了,卢尚书乃是我的表丈。”

    又一次被揭穿,李生不再淡定,脸红的就像猴**一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怪自己的点太背,二十多年没遇上的事,今天都都遇上了。

    见李生走出,李播很生气,气的很不得掐死他,再扔进厕所,叹了口气,“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这不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而是鸟多了,啥林子都有!

    书生混混李生,有着小聪明,却无大智慧,混吃混喝,混来混去,被人家揭穿,是早晚的事,唯一赚得的就是家中省了二十多年的口粮,他若苦读二十年多书,其成就不一定在李播之下,哎,既选择混混道路了,一生也就是个混混而已!

    落第的学子们,可以在复习一年,来年参加高考,通过吏部“关试”的精英们,被分配到各地为官,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然而,最尴尬的就属那些登科后没有通过“关试”的学子。

    像韩愈同志这样的,韩愈同志不要哭吗?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什么,你说为什么我们要拿你当典型,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你名气大,所以我们就拿你当典型了,什么,你说名气大原来也不是件好事……

    不用复习,因为已经通过高考,但是又没事做,因为没有通过“关试”,剩下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继续考,什么时候过,不好说;第二,到各地节度使那当幕僚,以获取国家任官的资格;第三,参加制举。

    韩愈同志后来就选择了第二条路。

    现在我们主要说说第三条路——制举。

    制举也叫诏举,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最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能言直谏科,辞标文苑科等。

    制举登科,一般所受的官职要高于通关“关试”的进士登科,特别优秀,皇帝特别看重的会受以“美职”,这里的美职不是指利润大,搂钱快,而是官职重要,升迁机会大,和皇帝接触多。

    唐代的很多名臣贤相和大诗人都先登进士科或明经科,后制举及第。

    例如:唐高宗仪风二年下笔成章科,姚崇及第(开元名相);

    武则天垂拱元年辞标文苑科,张说及第(开元名相);

    武则天证圣元年超拔群类科,贺知章及第(大诗人);

    唐中宗神龙元年才堪经邦科,张九龄及第(开元名相,大诗人),

    唐玄宗先天元年道伊侔吕科,张九龄二次及第;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博学宏辞科,王昌龄及第(大诗人);

    唐玄宗天宝元年文辞秀逸科,颜真卿及第(大书法家,国之义士);

    唐德宗贞元八年博学宏辞科,裴度及第(元和名相);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博学宏辞科,柳宗元及第(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宪宗元和二年,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白居易及第(大诗人),元稹及第(大诗人);

    唐文宗太和二年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杜牧及第(大诗人);

    看到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我是被震撼了,人才,能够通过制举的都是人才。

    无需证明,这些名字就是最好的明证,如果你要说,并不是每一个通过制举或科举的都是人才,我也不反对,但是同时也不能说他们都是草包,因为有事实作证。

    当今的社会,人人都在骂高考,骂高考的同时也不忘骂骂已经不再害我们的科举考试制度,不是为科举辩护,我想说的是,骂的同时,莫要忘了给出公允的评价。

    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确实让寒门学子得已翻身,投入到统治阶层,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要是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他们终身都过着贫寒的生活,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在史书上更加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那样他们真的只是一个有着人的体型,而无人的实际的,要打个大大引号的“人”。

    有些东西是该骂一骂,不骂都不行,通过骂,让世人清醒;通过骂,让社会进步;通过骂……

    但是骂的同时也不要忘了,那些东西曾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而因为它而受益的人。

    指的的曾经的科举,不是旁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