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1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2-2012:21:04

    (四)

    明初,基本上人地矛盾比较少,尤其是中原一带荒田甚多,为了恢复生产,朱元璋制定垦荒则免税三年的政策,又对这些新垦土地实行三十而税一的低税政策,使得中原荒地得到开垦。但无有例外的是,一大批士绅阶层无需缴纳赋税,也就是说,士绅阶层拥有的土地虽在朝廷鱼鳞册的记载,却无需缴税。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江淮、江汉一带,自耕农为了逃避赋税,纷纷携土地投入官宦士绅之家,只需向户主缴纳比朝廷赋税更低的“租金”,史称投献,这是明朝土地兼并中特有的怪像,其投献之风,胜过前代百倍。土地越发集中,本来只需缴纳轻税的官宦之家,又将兼并来的土地隐瞒不报,使得朝廷的税源越来越少。新开垦的几百万顷田地,尚不足矣抵消土地兼并所消失的土地。

    税源减少,可征的赋税自然也就越来越少,而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低税政策,称为祖制,后代不得更改,这既不能使得百姓减轻赋税负担,又不能使朝廷征收充足的赋税,可谓好心办坏事。

    那么土地兼并是否可以避免呢?

    可以避免,但要看官府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了。如果持续私有化,那么土地兼并只会越来越严重,财政危机永远无法缓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唯有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使用权全权归于耕者,官府再制定一系列杜绝土地买卖的政策,但政府有土地的所有权,却不能有半点使用权(否则就有今天的房地产开发之祸患),说白了,就是类似于隋唐的均田制。隋唐均田制之所以最终瓦解,是因为还有私有制的存在,况且所谓官田并非公田,而只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可以随意从百姓手中强行收回,可以随意赏赐大臣,这样的大私有制的均田制,仍然还是私有制,所以最终避免不了土崩瓦解。

    当然明朝并没坐视这个局面的恶化。万历朝张居正任首辅时期,实行了新政,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清丈田亩,清查出一大批隐匿不报的田地,并平均赋役,所以万历朝的耕地面积才能达到一千万顷以上,神宗皇帝也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完成“万历三大征”。然而张居正一死,万历新政废除,土地兼并之风再起,田亩急剧下降,财政危机再次来临,且愈演愈烈,终至甲申亡国。

    且不论土地兼并是否可以避免,但似乎只要政府无所作为,这样的土地兼并之风就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明朝三百年,在土地制度的改革维护上几乎毫无作为,所以导致这样的财政危机,便是必然的。

    所以,这么一联系,农民军越剿越炽、孔有德叛乱、洪承畴战败,似乎都有一定的必然性了。

    要说党争导致政治不清明,土地兼并导致经济不扎实,那么明军在应对强悍的八旗劲旅是屡战屡败,就应该是军事不够强盛了。

    2012-02-2017:55:52

    (五)

    是什么导致军事力量不够强盛的呢?

    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卫所制,应该说是几千年来军事制度发展的集大成之作。卫所制的好处,既有隋唐府兵制兵源充足的优点,又避免了其征兵的繁琐与费时费力,并且战斗力明显比府兵制下半兵半农的士兵要强。此外,卫所也实行屯田,可以减轻百姓负担,很明显受到了西汉、曹魏屯兵制的启发。

    单就这样的制度,集府兵制、屯兵制的优点于一身,又尽量地消除了缺点,应该算是一个重大发明,算是中**事制度上的一个创新吧。但偏偏与卫所制度相并行的是兵籍制,即一旦当兵,终生为兵,代代为兵,子孙后代永远是兵,不能退伍,不能转业,与民籍、匠籍、贱籍共同组成社会。这是朱元璋理想中的社会,但是他没意识到,后人却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僵硬的体制,没有变革,没有活力,只能是理想中的乌托邦。

    试论这种体制的弊端,比如贱籍,包括优伶、捕快、娼妓等,一旦沦为贱籍,就永远只能是贱籍,不能考科举,不能为官,总之,就永远是二等公民,这无疑是对这群人极大的不公平。再比如匠籍,全部都是手工业者,按职务分配,比如是铁匠,就世世代代为铁匠,是木匠,就世世代代为铁匠,即便后代没有从事这项职业的天赋,甚至对此项职业一窍不通,那也不能转业,这对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社会是没有丝毫益处的。

    现在该说军籍了。一旦为兵,世代为兵,这不用说,而且这些军籍百姓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拼命杀敌,换取军功,经商、读书、做官根本是不可能的。起初,尚有屯田,士兵尚能有田耕种,待遇也还不错,但随着土地兼并,公田多成为将领私产,士兵沦为战争农奴,生活状况一塌糊涂,这才有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民谚。这样一来,士兵缺乏人身自由,缺乏良好的待遇,缺乏改变命运的希望,久而久之,破罐子破摔便在军队中蔓延开来,混日子的思想成为卫所士兵的主流思想,军队流氓化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

    于是,打仗的时候,逃跑和保命是第一位的,试想除了保护乡土和老婆孩子,谁又会为了这么个亏待自己的朝廷卖命呢,到了明中期,士兵畏战的局面已经不可逆转,像戚继光平定东南倭患,靠的是自己招募的戚家军,为什么,因为朝廷的卫所之兵,已经到了看到倭寇就跑的地步,哪还能打仗呢。再看后金努尔哈赤侵略辽东的时候,明军往往据城坚守,不敢出战,而野战中,往往稍稍遭遇失败,便全线大溃败,逃往辽西和关内。

    直到袁崇焕的时候,分给了士兵土地,“以辽人守辽土”,士兵从农奴翻身成了有家有地的小地主,为了保家卫土,实则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士兵的战斗力才迅速提升,终于诞生了一支强大的关宁铁骑,这也是明末唯一一支能与后金兵野战较量的部队。

    而其余比较强悍的军队,像洪承畴的洪兵、卢象升的天雄兵、孙传庭的秦兵,都是通过招募而来的军队,才能在对农民军的战争中节节胜利。

    总而言之,到了明末,所谓的正规军,已经退化到连民兵都不如的集团,流氓化思想泛滥,除了上阵杀敌不敢干,什么事都敢干,完全成了整个国家的累赘和毒瘤。

    所以打仗是不能靠这些军队的,只能像几位名将一样,招募新兵,这也是明末军制的变革,卫所制基本形同虚设,募兵制发展起来。但是募兵制成本很高,给这些招募的士兵的军饷,要高出卫所军好几倍,这无疑给入不敷出的国库带来了更大的麻烦,给财政危机来了个雪上加霜。

    总结以上几点,党争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土地兼并导致了财政的危机,而军队流氓化致使明朝军事实力急剧下降,无力应对外敌。而这一切的成因,都是历史的规律,也就是常说的必然性。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又无法判别,明朝的灭亡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

    抄袭当年明月的一句话,也是套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那句话,气数尽了,积弊难返了。

    至于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我用自己的一句话总结:明末的时局固然很艰难,但是环境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切事在人为,不作为则明必亡,有作为则明可以避免灭亡。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