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2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2-2921:24:55

    四、永历朝的艰难波折

    隆武二年八月底,隆武帝在汀州遇难,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相继沦陷,消息传到广东,立即在士绅中又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皇室继统的问题再一次提上了日程。

    这一次没有第一次关于立福立潞问题的纠缠,也没有以远藩匆忙继位带来的麻烦,因为眼下现成有最合适的人选,也是唯一一个。万历皇帝的子孙,到如今,只剩下桂藩一系了。老桂王朱常瀛在弘光元年便已过世,世子也一病不起,永明郡王朱由榔承袭了桂王爵位,暂住桂林,到如今,无论是血统远近还是地理远近,桂王无疑将是最合适的继统人。

    十月初十,在以瞿式耜为首的两广官绅的拥戴下,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就任监国,不久即帝位,年号永历,这便是南明历史上的第三个朝廷,永历朝廷,也将是南明历史上坚持时间最长的朝廷。

    2012-02-2921:26:40

    【政权初立的艰难局势】

    相比于弘光政权建立时,江南士绅能有一个多月的宽松的时间去争辩立新君的问题而不必担心什么,相比于隆武政权建立时,隆武帝能有机会整顿内政并于与郑芝龙暗暗较量而不必担心福建的安危,永乐朝面临的局势就要艰难的多。

    这主要与清廷的策略有关,弘光元年时,清廷发兵南下的目的,只是为了消灭弘光政权,并以此认为,可以凭借檄文传令各地归降,与当年便领兵北返,留驻的兵力不是很多,因而也就给隆武政权提供了喘息之机。而此后,清廷意识到凭借传檄是无法侵占南方各省的,因而也就改变了出兵的目的,再次南下发起对南明的第二波攻势,便不再以消灭鲁监国、隆武两个政权为目的,而是以军事占领南方各省为最终目的。

    这样一来,虽然隆武朝廷灭亡,但清军并未因此而停止进攻的步伐。在博洛占领福建、金声桓占领赣南之后,清廷紧接着实施了第三步进军计划,进军湖南、广东和四川。

    进军广东和进军四川几乎处在同一时段。隆武二年,即1646年冬季,已占领福建的李成栋部引兵万余进军广东,而统领陕西大军的肃亲王豪格,则率领大军经汉中进军四川,旨在消灭张献忠的农民军政权。而进军湖南则较迟,在次年即永历元年春季,由投降清廷的孔有德挂定南王,旨在占领湖南。

    局势危急,但在此之前,南明的内部,再一次上演了隆武朝延续的萧蔷之祸。桂王朱由榔监国后,得到了清军占领赣州的消息,朝廷惊慌失措,竟离开肇庆,逃往广西。而当清军进入福建之时,续封唐王的隆武帝的弟弟朱聿粤和其他一些藩王乘船经海路逃到广州,原本是为了保存身家性命。但永历朝廷西逃之后,在广东人心尽失,在错综复杂的官绅内部矛盾的影响下,广东以苏观生为首的官绅在广州拥戴唐王朱聿粤监国,十一月初五,便先于桂王登基称帝,改元绍武。大敌当前,南明内部再一次分化出两个朝廷。

    永历朝廷得到了这个消息,便于十一月十二东返肇庆,十八日宣布称帝。此后,永历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广州劝唐王取消帝号,双方矛盾激化,使者被斩杀,这月二十九,双方正式兵戎相见,在广州三水县开战,永历军队初战得胜,但督师林佳鼎轻兵冒进,被伏大败。

    正在双方疯狂地进行内战之时,李成栋率领的清军正在迅速逼近广州。腊月二十五,清军伪装成明军,闯入广州城,绍武朝廷军队集注意力在于对永历朝廷的内战,广州兵力极为空虚,李成栋等清军不费吹灰之力便俘获朱聿粤、苏观生等人,虽然朱聿粤、苏观生二人挑起内战,无视抗清大局,但最终悬梁自尽,没有屈膝降清,总算有些骨气。

    广州被占领,永历朝廷再次闻风而逃,离开肇庆,逃往广西桂林。而李成栋、佟养甲占领广东之后,于次年即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十五再次领兵西进,广西巡抚不战而降,清军兵不血刃地占领梧州。此后,原首辅大学士丁魁楚暗自降清,李成栋二月间仅仅派遣一小股先锋队伍几百人轻袭桂林,虽然大学士瞿式耜一再申明厉害,并固守桂林,但永历帝一再故我,于二月十五再次北逃,准备投靠兵力较多的军阀刘承胤,并在五月间到达武冈,成了刘承胤的傀儡皇帝。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