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3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618:36:19

    (五)

    再来说第三点,人文思想的发展及启蒙运动的可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同样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方则有古希腊繁荣发达的文化,中国有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古希腊则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但是到了十五世纪十六世纪,西方有了文艺复兴,以至于其后走向了思想解放的大潮,而中国却依然什么也没有发生呢?

    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结果而没有看到前奏。

    战国以前,华夏诸国没有统一的信仰,甚至没有统一的文字,如果非要找出一个的话,怕也只能是“周礼”了。汉朝武帝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为中国的主流的统一信仰,在六朝隋唐时,儒学与舶来品“佛教”产生交流融合,因而有了佛道儒的三教归一,到宋朝时,终于发展出了儒学上的极品“理学”。

    理学的先驱,北宋的程颐、程颢,号称“二程”,南宋的朱熹,号称朱子,是汉文化圈内响当当的人物,差点就超越孟子,成为亚圣了。历来各界对理学都充满了鄙夷充满了偏见,因为理学中最经典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使得理学成了现代自由民眼中的魔鬼学说。但理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在理学诞生的初期阶段,对于压制人们的无尽的**,维持社会稳定,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理学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第一,他使得人们变成了天理的奴隶,是畏于天而非自己约束自己,第二,理学对人们的要求过高,使得大部分人无法完全遵照理学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但又不得不照着做,因而也就造就了大量的伪君子、道貌岸然的道学家,第三,理学多为不知变通之学,初期尚能对社会产生益处,但一旦过于普及,必然会导致许多人的无端的顽固排斥新文化,对社会无益。

    明代便是以理学为官方的正统思想的,但在明初理学之下,尚能出现刘基、宋濂这样的精英士大夫,而到后期,靠理学而名垂青史的,就寥寥无几了。事实是,到了明代,理学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尾声,必然要有新的学说诞生。果不其然,明朝的历史才过去一百多年,儒学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家王阳明便诞生了,此后,更是因为他的“格物致知”“致良知”“心外无物”等心学学说而一炮走红,心学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W.DSNT|-0621:51:54

    (六)

    与理学相似,心学也主张追求理,但恰恰相反的是,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心学却主张“我心即是天理”“心外无物”。一般人可能会不理解,其实这几句话的实质性区别是,理学是让人成为“理”的奴隶,而心学则突破了这一瓶颈,让“理”成为每个人自己理解的“理”自己遵循的“理”,“理”成为人的个体的行为准则和信仰,理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理所压。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相对于西方来讲,中世纪的天主教,就相当于理学一般,人是信仰的奴隶,而心学的出现就像宗教改革一般,使得“宗教成为自己的宗教,而不是人是宗教的奴隶”。其实再说明白点,也就是心学的出现,突破了人性被压抑的时代,迎来了人性个性大解放的时代。

    其实在王阳明之前,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就已经开创了心学,这是心学的最初的诞生,但显然当时的心学没有普及,只是作为一个儒学的流派而存在,但自从王阳明继承了陆派心学,加以发展,形成最终的“陆王心学”,从这时候起,心学才迎来了属于它的时代。王阳明死后,王学弟子遍布天下,小到市井平民,大到朝廷的大学士,诸如徐阶、赵贞吉等人,其茁壮之势,真如雨后春笋。

    心学也从王阳明之后,开始分为不同的派别,按地理等分为七个不同分支学派,但最主要的还是两派,左派和右派,可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一个国家的左派右派。右派指的是江右学派,是王阳明在江西的第一代弟子所创,其研究重点还在“致良知”“格物致知”等方面,也被视为王学的正宗流派,代表人物有聂豹、徐阶等,其门人多有朝廷要员。左派指的是泰州学派,其学说特点是简单易懂,比右派更激进,易于启发市井小民,贩夫走卒,因而流传甚为广泛,其平民化的色彩因而十分浓厚,创始人为王艮,其门下有朱恕、颜钧、罗汝芳、何隐心、李贽、焦竑、周汝登等。

    心学的左派泰州学派,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超过了右派等学派,而且其观点在中国思想哲学的发展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左派中无疑李贽是最有知名度的,其人极度蔑视理学蔑视权威,继承了左派一贯的平民和激进的学风,以“异端”自居,认为市井人人皆是孔圣人,猛烈抨击传统理学、男尊女卑,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李贽的门徒上到朝廷官员,下到市井市民,半生游走于各省,在各大书院讲学,宣传自己的“异端”思想,每次讲学,追随者人山人海,尤以妇女为众,李贽已然成为晚明时期的社会“不安定分子”,最终被朝廷拘捕,自杀于狱中。李贽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又一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锋,他的出现,他的思想的出现,他开创的这种思想解放局面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而是心学发展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