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十五章 心的战场(上):机械上的螺丝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一周的重建使得涌川镇部分得到了恢复,虽然不少人仍住在军队提供的帐篷内,但家园破碎的悲惨并没有断绝他们继续自己原本平静生活的决心。除了维持治安的宪兵和修复桥梁的工兵以外,龙佐禁止任何帝国军人未经允许进入居民区,因此北路军基本都驻扎在镇外。不过这对敏宁来说没有太多影响,因为这几天她终于收到了祖皓的来信,兴奋的公主思前想后用了半天时间,才写完长长的回信交给信差。</p>

    “殿下今天看来兴头很高啊,不知有何大作可供末将拜读?”曹永浜看见眉开眼笑的敏宁把信递出,便好奇地上前搭话。</p>

    “没什么,家信而已。给祖皓将军的,他们在辛德拉已经成功联络起众多王公,还收购了因内战而积压的棉花、茶叶。现在不但商路已经打通,大军也逼近辛德拉首都了。”敏宁脸上露出自豪而得意的神色,好像这些胜利都是她获得的一般。</p>

    “我国在辛德拉的商业利益可以得到保障了,只是那里土地广大,加上民心不稳,一时半会估计远征军无法归国……”曹永浜看敏宁神色有些异常,便不再说下去:“对了,殿下听说了吗,汉国公派人来买走了所有普军的武器。”</p>

    “哦?这倒是稀奇了,普国的武器在东方算是最好的,和西洋产品也相差无几,只是他汉国买回去连修理都困难……”敏宁也不愿向这个交往不深的军官透露过多心事,于是便顺势接过了话题。</p>

    “据说是他们从西洋购入了一些设备,同时聘请了教官来训练汉国的新军,陛下并没有阻止,或许是因为,比起自己一下子扩充十几万人,汉军那四万人马就微不足道了吧?”曹永浜说道。</p>

    敏宁看了看周围,放低声音说:“也可能为了安抚地方诸侯,太后喜爱皇叔那是人尽皆知,现在帝国军已经超过20万,汉军区区数千人马当然不能让他们安心了。此外,世家大族都有私兵,此番朝廷大规模扩军,不但会引起国内的军事竞赛,未参战的各诸侯国也会群起效仿……”</p>

    曹永浜陡然感觉空气如同凝固一般:“现在我国腹地驻军已经是近10年来最少的了,因为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后续完成训练的新军也将投入到与普国的战争中。现在我军尚未与普军主力交手,估计陛下是为了将全部兵力调往北部参战,因此才会同意贵族扩军。”</p>

    “如果单纯是那些贵族还好,毕竟他们也担负有守土之责。可据说汉国内部有很多共和派人士活动,有些甚至还是叔叔的座上客。”敏宁突然想到曾经被放逐的共和主义者最近得到了解禁,一方面是以唐铭弈等人希望拉拢在海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共和分子,以此在国内外讨得一个开明的雅号;另一方面也是帝君希望对国家进行全面改革,同时进一步借助共和主义者打压旧贵族,故而放松了政治方面的控制,“让贵族和共和党人互相防范固然是条妙计,但对于二者,父皇一系也是他们共同的对手,那么这些反对势力也可能联合起来,暗中积蓄力量。战争结束之后,帝国军主力必然驻扎北方,这就给了日益壮大的他们可乘之机。”</p>

    “两位这么有闲情逸致?赶快去开会吧,龙将军说有紧急军情。”徐公若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这位忠于职守的将军对那些贵族与皇室,信仰和主义的纷争没有太多兴趣,“我军休整半月有余,根据情报,普军也已经开始调整部署,恐怕是没有多少时间给我们休息疗伤了。”</p>

    “刚刚接到圣旨,命我军立刻开拔攻打西泽省,因为廉菲已经放弃与兰军纠缠,带部分兵力回救首都。”龙佐边说边示意副官将帝君的命令递给众将传阅,圣旨的质地已变成带有皇家封印的纸张,这也是前朝太后为减少开支而进行的简化。</p>

    “为何里面提到不再给我部调拨援军?各军损失都不小,如果没有补充的话,我们几个军长都要成师长了……”徐公若向来行事谨慎,因此很难相信看到森国大战结果的皇帝会作出如此冒险的决策,“齐装满员我军都不一定是普军主力的对手,更何况现在?”</p>

    “估计是海军军费的问题吧,陛下雄心勃勃想建立海军,最近已经开始整编原中南商团的武装船队,加上西洋的大陆帝国派来了大批顾问帮助我国建设海军和工业,看来这回圣意已决,要大办洋务了。”曹永浜解释道,“所以对陆军的投资,很可能已经到顶了。”</p>

    “也许还是汉国公聘请了神圣同盟顾问一事,大大刺激了傲慢的大陆帝国,他们害怕同盟强大的海军力量,因此希望海外有盟友帮助牵制。”敏宁点了点头,“据说第一个蒸汽机工厂很快就要建成了,只是蒸汽战舰在西洋还都是不成熟的产品,他们怕是把东方当成武器试验场了。”</p>

    “就对付几个海盗,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吧?”徐公若俊美儒雅的脸上透着一种士子的愤懑,“为了派不上大用场的东西裁减军费,这不是拿数万将士的生命开玩笑吗?”</p>

    “徐将军此言差矣,陛下志在由陆向海,自然需要精打细算。更何况,蒸汽战舰乃是未来战争必然的主力,虽然目前受机器限制,吨位往往类似护卫舰,但是蒸汽动力因为不依赖海风,因此机动灵活,更适宜在水道及地形复杂的南北洋使用,那种地方大型战舰反而难以施展拳脚。”曹永浜的话,其实来自于当年在陆军大学时期整日埋没于图书馆的所得。</p>

    “两位将军先把论战放一放,”龙佐拿着他们都没有读完的命令,略略突起的肚子里翻滚着公牛一般的粗气,神态像极了曹永浜在陆大见过的军训总教官。</p>

    “诸位还是先想想如何完成陛下的任务吧。”老教官看着这两个书生气十足的中青年军官,“要想完成战略意图,就必须占领蛇墟,但是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急行军之后,还必须立刻摆开阵势面对比我们强大得多的对手!”</p>

    “技术和战术的优势只能维持一时,如果无法在战略上取胜的话,再先进的武器都无法改变武运,非但海军如此,我军亦然。”敏宁几天以来都寝食难安,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回复祖皓的来信,更多的焦虑,则来自对未来决战不确定性的担忧,“进入地形复杂的西泽省以后,双方就不再有地利可资使用了。兰国人没有留给任何一方足够的情报,毕竟他们自己连像样的地图都没有。而我军呢?如果直接进攻西泽,等于深入普国腹地,而帝国对当地环境知之甚少,也没有可靠的内线和向导;而双方实力的差距更使得帝国军必须依靠更为灵活的策略和运动来争取胜利。”</p>

    曹永浜大概明白了敏宁的意思,他转过身来向众将说道:“末将赞同殿下的观点,我军出兵西泽,没有出奇制胜的希望,如果遭遇普军,则必然演变为消耗战。不过我军也并非毫无优势,首先兰军已经开始组织反击,稳住了战线,这样普军如果要后撤,必然会遭遇追击而损兵折将。其次,普军由于没有料到我国会突然袭击,因此物资和后备兵员已消耗殆尽。其三,普军主力从兰国赶回,需要经过大片沼泽地带,即使他们日夜兼程,也不会比我们先到达蛇墟,这样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利用高地和废墟设防。”</p>

    “本帅虚妄,擅自揣度圣意,陛下命我军迅速占领西泽,是为了尽快将普国腰斩,截断其东西两部分的联系。这样,普军不能走西泽,就只能通过永泰进行兵力调动,以廉菲的性格,他势必不会去攻打坚固设防的安遵,普军现有的兵力和物资也不允许,因此只能尽快冒险穿越沼泽,击败我军。”龙佐看着地图,这位老将知道,如今帝国和普国都没有太多的机巧和谋略可耍,因此双方所剩下的,便是毅力和运气的较量。</p>

    “大帅所言不差,但进军西泽,我军困难重重,又无可靠情报及向导,这样一来,如何能顺利赶到战场并构筑工事防守?”徐公若对出征以来种种的冒险和赌博仍然心有余悸,因此战局越是进一步发展,他越感觉有必要强调可能面临的困难。</p>

    “我军走大路,普军过沼泽,对方的风险要大一些;不过在双方都没有援兵的情况下,数量和战力都居于劣势的我军,获胜的希望确实不大,只是此刻已没有别的选择了。如果让普军过了西泽进入平原,或者回到龙丘防守国都,那后续部队面临的,都将是比涌川和登曲更为惨烈的战斗。”敏宁提到的登曲之战,是帝国军第二个方面军,即巴图维率领下的东方面军以5万人攻打2万守军的登曲,虽然有森国民众和内应配合,且普军不擅巷战,但仍然给帝国军带来了1.4万的伤亡。</p>

    “殿下的意思是陛下想让我们拖住普军?”曹永浜插了一句,“除去伤兵和看管俘虏的留守兵力,我军不会超过29000人,这只是出发时一半还不到的兵力,就算陛下的命令只是占领西泽并坚持半月左右,我军也是勉为其难。不过也并非毫无胜算,失去了森国的物资支持,普军主力也已是强弩之末,如果我们能拖住他们一段时间,东路军和后续部队就有充足的时间整编而后北上,但是代价……。”</p>

    “但愿我们的牺牲能换来胜利吧……”龙佐转过身去看着地图,他没有点破曹永浜咽下去的内容,只是沉默半晌才吐出一句。也许,我这个杀过诺伦鬼子的老兵,已经不忍跟上时代了……他心里涌出阵阵悲凉,曹永浜曾经在提及军队制度的重要性时说过“在全面战争中,上下级间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磨合与了解,因为一两次战斗后,军队将由新补充的士兵和新提拔的军官组成,此时条令和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就意味着,在工业时代,有了机械化大生产和事无巨细的规章制度,&#25991明也就变成了一台机器,而人,不过是这台机器上可以随时替换的螺钉罢了。那么这个出发时有7万人的北路军,在第一次战役后已减员过半,又有谁能指望它在第二次战役后仍能保住多数曾经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熟悉面孔呢?</p>

    龙丘城中,廉巍焦急地和路钊勇、沙恩铭等人商议着,普国公再没有了攻灭森国时的得意,他不停地看着窗外,希望有儿子派来的信使告知军队主力的动向。但数日来得到的,只有廉菲已经进入沼泽地的报告。</p>

    “沙将军,我军大概还有几天到西泽?寡人本以为唐铭铮不过是个贪图小利的昏君,没想到他居然耍这么一手!如果正面展开,他那些虾兵蟹将哪是我的对手!”想到此处,廉巍不住地锤着桌子,满脸懊恼的神色。</p>

    “大公向来光明磊落,受到小人暗算也在所难免,唯今之计只有和帝国谈判了。但双方主力尚存,可能主力决战仍不可避免。”路钊勇看自己的主子气上心头,赶忙转移话题。</p>

    “路大人言之有理,现如今我国必须立足于打,而后争取有利条件去谈……”沙恩铭话音未完,廉巍便打断了他:“谈,当然要谈,但事到如今,唯有击败帝国,才有可能减小损失……唐铭铮这个家伙,口蜜腹剑,比起他母亲更喜欢谈判,然而坐在皇帝那张桌子上谈判,没有几个不掉肉的!”</p>

    “大公所言,正是末将所虑,面对这种无利不起早的小人,只有予以迎头痛击才能打破其阴谋。现在的局势对我仍十分有利:首先帝国军第一梯队可用兵力不足半数,后续各军仍在分头进击之中,合流需要时间;其次帝国军必在停战前抢占西泽,这样可以继续维持战前将我国分割两半的态势,但这就迫使帝国必须出动损失惨重的北路军。而以世子在入沼泽前的报告,我军东进兵团尚有4万人,占据绝对优势。即便帝国军趁虚攻打首都,他们兵力分散也会被各个击破。”沙恩铭这几天一直在思索着策略,多年调兵谋划的经验告诉他,普军在森国的失败虽然惨痛,但不过是皮肉之伤,不足以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作用。</p>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钱缺粮和缺时间……”路钊勇突然叹了口气,连日来的物资征收和调度已经压弯了国相的脊梁,“即使消灭北路军,帝国仍可能调集10万以上的兵力,所以必须尽快在西泽和首都一线组织起有力的防御体系,和牵制永泰兰军的我军合兵一处,壁垒森严方能保我国平安啊。”</p>

    “唉,以后绝不能小看唐铭铮了,不管怎样,这次至少要保证西泽这个战略通道,这也是谈判的底线!”廉巍仍旧愤恨不平,“狐狸的脑筋果然比狼的牙齿更为凶狠。”</p>

    “末将看那唐敏宁也绝非善类,据说提前出发占领涌川这招棋正是出自此女之手。虽然事情并未完全如愿,但她确实分散了我军在森国的兵力,否则即使有内应,12万帝国军也不能轻取登曲。”沙恩铭想起这件事情仍然心有余悸,更何况机缘巧合之下,西线普军主力遭遇了致命的打击,否则双方在涌川相持,丢失森国的普军不过是退回本土防守,也不至于出现今日国门洞开的状况。</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