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二章 三权分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殿下,尽快入座吧,就等你开会啦。”门刚刚打开,就听到了季若新洪亮的声音。</p>

    会议厅按照帝国的传统摆放了一张长桌,为保安全,坐在主座的敏宁被换到了靠旅馆走廊的一侧,其余要人按照帝国时期的官位依次就坐:东夏人有以左为尊的传统,因此身为北方实际管理者的林怀衷在敏宁左侧,而政变前不久才提拔为政务院副总理的季若新则屈居右座。在长桌的周围,还摆放了数十把木椅,高官和贵族们的亲信副手也都就近在上级身边就坐。</p>

    林怀衷、季若新、龙佐、江正源、崔辅,还有敏宁,加上额尔祁那伯爵夫人,如此众多的高官贵戚,难怪戒备如此森严。曹永浜端详着每个与会者的脸孔,这很可能是将来流亡政府新内阁的组成人员,江、龙、崔三人的位置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伯爵夫人不过是李承川的信使和传声筒,那么斗争最激烈的,很可能就是季若新和林怀衷两人了。分别代表着南洋商团和帝国官僚,他们自然希望利用手中的资源将权柄牢牢把握。而敏宁作为林的学生,很自然地受到后者的照顾和欢迎,这是&#25991官们最不愿看到的情况。只是,在朝中和军中几乎没有根基的敏宁,又将如何站稳脚跟呢?</p>

    “崔大人,请你简要介绍一下,此次政变给我朝行政体系带来的破坏。”示意众人安静,季若新自作主张地主持起会议来。不过,包括敏宁在内,其他人对这种僭越的行为似乎不大在乎,毕竟他是政务院现存的最高级官僚,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起主导作用也合情合理。</p>

    “刺杀事件发生后,我曾和林大人通过信,跟他详细说明了这边的情况,只可惜时间还是太过仓促,海军部的郑部长没能救出,王睿对他的怨恨和嫉妒,已经超过了其他的政治对手。”崔辅把整理好的内政部紧急行动计划分发给与会者,“叛党对于陛下的支持者采取的是宁杀错,不放过的清洗策略,加上政变来得非常突然,因此能够离开的只是少数。”</p>

    “嗯,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尽快确定重组内阁的人选。”季若新看了一眼目不斜视,面无表情的林怀衷,“既然殿下不愿继承大统,为确保各方都能参与,本官提议,继续以现有的临时委员会作为统治机关。”</p>

    “我同意季大人的建议。”林怀衷看来早有准备,虽然他和季若新在权力分配上存在分歧,但在大体的政权框架上,两者的认识是一致的,“如果继续按照原政务院的分工制的话,本官建议,应给议会留下适当的席位。因为一旦我们开始整合保皇势力,势必涉及到普、森两个已经实行代议制的国家,故建立一个类似于国会的代议机构较为妥当。”</p>

    “这是自然,此机构的人选,季某推荐林大人担任。”副总理似乎已经和商团达成了某些协议,因此便顺水推舟般提出了自己的分配方案,“林大人久居国外,对西洋代议制度颇为熟悉,只要新议会能够顺利运转,不但陛下宪政的遗愿得以实现,我方也能够在道义上居于主动。”</p>

    “季大人高瞻远瞩,林某佩服啊。”林怀衷对这个提案十分满意,“政务院得季大人这样的贤才,怎愁难以在北方重建?”</p>

    政治本身就是一种妥协的游戏,曹永浜甚至不用猜测就可以知道,作为主动送上一块蛋糕的回报,林怀衷必然会提名季若新担任行政首脑,因为立法机构负责规划一个政权的权力与利益分配,而行政机构是这些分配的具体实施者。如果林怀衷担任行政机构负责人,则会导致商团力量的过度膨胀,毕竟财大气粗的他们能够轻易地控制议会,进而试图形成寡头们对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垄断。如此一来,大量旧帝国官僚便会遭到排斥,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一直被排挤在权力圈之外的军方发动军事政变,坐收两者相争的渔利。这样的情况在西洋各国并不罕见,更何况,军队开销的很大部分,来自唐铭铮控制的北方土地与企业,群龙无首的将军们,自然不愿看到行政和立法机构将他们的根基一点点吃掉。而敏宁的到来使得军方拥有了一面能整合各个山头的大旗,如果商团和&#25991官们不希望重蹈唐铭铮的覆辙,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把足够的份额留给军队。</p>

    “洋人们说,真神的归真神,皇帝的归皇帝。”龙佐认为代表军人们提出动议的时机已经成熟,“梓澳一战失败,作为临时指挥委员会成员,老夫难辞其咎。痛定思痛,失败之根,在于我军缺乏如同先帝一般能够统揽三军的帅才。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类似于帝国军部的机构,担负统帅军队的重责。”</p>

    “龙将军所说,确实是当前极为紧要之事。”原本静静聆听前辈们发言的敏宁开口说道,“政权和政党的组建需要深思熟虑,统筹兼顾,军事方面却要分秒必争,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叛党在获得胜利后不会反戈一击。如果还是现在这样各自为战的话,我军即使拥有优势兵力,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来。”</p>

    “殿下即使不愿称帝,也要赶紧继承起先帝的事业来啊!”龙佐不失时机地应和道,“我提议由殿下担任军部首脑,先帝是我帝国陆海军最高统帅,殿下虽然年轻,但已有从军经历,且表现出色,因此无论正统与能力,殿下都是最佳的人选。”</p>

    “由殿下继任军队最高统帅,本官并无异议。”这本就是季若新和林怀衷设计好的政权布局,因此他非常爽快地赞成了龙佐的提议。</p>

    “林某也赞成。”林怀衷知道,唐铭铮的名下控制有东远公司四成的股份,再算上由朝廷控制的两成,便足以对经济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为这些财产的法定继承人,敏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寡头之一。如此一来,与其趁公主根基不稳将其排除,进而导致保皇派的内斗,倒不如主动向她靠拢,借助优势的兵力和财力发展商团的势力。</p>

    “各位大人,先莫自顾自地说话,现在的情况可谓万分危急,夫君在西洋通过快船发来消息称,布雷塔尼亚国会将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3177年1月9日,新年假期结束后审议部分议员提出的帝国及东远公司证券和存款归属问题。”额尔祁那伯爵夫人就是是李承川的妻子,静芬皇后的妹妹,阿穆尔泰.静澜,李承川不在国内期间,都是这位扎马公主代替他向皇帝报告情况,北方战争后,她一直呆在苦砂港,后因李承川离开辛德拉前往布雷塔尼亚,为联络方便搬至普国的罗津港,这才逃过了共和派的围捕。</p>

    “夫人所说乃是我方至关重要之事。”江正源如同往常开会一般命秘书拿出大叠资料,扶正他那厚重的眼镜,“虽然在下趁乱从财政部的金库里拿出了部分存在那里的西洋各国债券及持股凭证,加上峻崖和龙丘的储备,已是占本国资产七成有余。但布雷塔尼亚此举,实为釜底抽薪。冻结成立则此类证券将形同废纸,国内金银储备难以应付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因此共和叛党也在游说西洋各国通过法案冻结甚至将这笔钱交给他们,否则以帝都金库中的资金,是必然要出现困难的。”</p>

    “只是江大人,如今我军新败,威信受挫,能否保证普国和森国借机叛乱都是未知,又如何能确保西洋各国不为乱党蛊惑?”龙佐忧心忡忡地看着众人。</p>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这话不是客套,事出突然,大家手忙脚乱情有可原。” 令与会者欣慰的是,敏宁非但没有对保皇党的失败产生任何怨恨与不满,反倒是在想方设法宽慰沮丧的将军和官员们,“如今的状况,如同猛虎遭到猎狗的袭击,有些猝不及防,但局势上不至于束手无策。叛军主力为王睿指挥的预备军团和共和党人实际控制的汉国卫队,外加临时招募的学生军和贵族提供的义勇兵,本身就派系众多。” </p>

    “怕是现实很难依我们的预料行事了,”林怀衷拿出一堆报告,“普国和森国已经议论纷纷,民众似乎有欢迎共和军入境的倾向,这种情况下,要保持战力,必须有足够的兵力维持秩序,同时在这两国实施动员,如果当初救出陛下自然最好,即使对峙,也不至于如此被动。梓澳一败,朝野震动,仅凭我们完全掌握的力量,很难应付消耗。”</p>

    “这么说我们要放弃骏崖咯?”伯爵夫人问道。</p>

    “不一定。但必须做好一切准备,以我们的实力现在绝不能硬拼,路上我和曹将军大概讨论过,如果叛军全面动员的话,3个月时间就能再组织10万新兵,即使他们缺乏训练和武器,以2:1甚至3:1和我们交换伤亡,也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敏宁解释道。</p>

    曹永浜见状补充道:“一路上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立刻组织决战,不但要重组兵力,由于撤退仓促,大批物资被敌军缴获或是被我方破坏,也需要从后方征调。以双方的实力对比,即使是构筑工事防守,我方也需要至少10万兵力才能稳住漫长的战线,而如果敌军即刻北上,要想构筑工事,还需要征调大量民夫,这无疑会加重民众的负担。现如今我方根基动摇,恐怕会激起民变……”</p>

    “说了这么多,看来决战在军事上是比较冒险的举动?”伯爵夫人看着将军们,不无忧虑的问,“我担心的只是政治上的影响,如若骏崖失守,国际上必然震动巨大,现在西方列强正在观望,但他们审议冻结财产的法案,说明可能朝野已倾向叛党。那么我们拼死一战,如果能迟滞乃至粉碎对手的攻势,或许国际地位能够稳固。”</p>

    “夫人所虑,在下亦思前想后。”林怀衷看众人无言以对,便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对于地位问题,这也是在下急于将敏宁公主接回的用意所在。既然被认为是保皇势力,公主殿下是帝国皇储,陛下钦定的皇位继承人,以她为领袖讨伐谋朝篡位的共和逆党,则我方名正言顺;此外,西洋各国也多为君主国,对此类政变极为忌惮,因此布雷塔尼亚才将法案审议推至年后以观事态变化;其三,骏崖对我的确有象征意义,但海内外皆知,我帝国南方中心为帝都,北方为龙丘,且普、森两国占北方人口岁入七成,维国仅为两成,若为保骏崖而丢失两国,则战争会变得更加难以为继。”</p>

    “我赞成林大人的意见,”敏宁站起表态,“但现在断言将要发生决战,恐怕为时尚早。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预防共和党人打着解放民众的旗号北伐,如此极易迷惑人心,令民众将我方看做外来政权。故而我们以帝国为名,不如以保境安民为号。同时主动与对方接触,洽谈和平。”</p>

    “他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吧?”龙佐不解。</p>

    “他们是否渡河北上那是他们的事情,但我方这一姿态,可被视为不愿轻启战端。加上主动要求和解,可减轻领域内民众的反感,这样我们做起准备来障碍更小。都知道要打,但决不能开第一枪,将民众拖入战争和保卫民众不得不应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更何况,除东远公司外,很难有人能组织起北方的农场和工厂,而共和党人已明言驱逐公司势力,如此断人财路,百姓对他们的北伐也不见得趋之若鹜。”</p>

    林怀衷微微额首:“宣传方面难度倒是不大,北方报馆和议会,都忠于陛下,否则普、森两国早已自立。本官对此早有安排,明日两国议员将在普国南部的丹坡城召开会议,商讨组建护国志愿军的法案。”</p>

    “志愿军?”伯爵夫人似乎看出了些端倪,“林大人的意思是不是针对普国法律不能拥有军队的规定?而且组织志愿军比起各国先行动员而后合兵,也便于朝廷控制。此外风云变幻之际,地方势力难免抬头,驻军同时,仍需整合政治力量。”</p>

    “姨娘所言,敏宁亦有考虑。宪政之要,乃是有上下通达之代言者,即各级议会。由于我方所控地区分为森国、普国和原帝国行省,相互之间自成体系,政出多门。平时依靠使馆和政务院遥制足以应付,但事到如今仍自行其是恐将我方变为一盘散沙。”</p>

    “这个殿下在普国期间使馆内部曾经讨论过,就是统合各党各派,组织联盟,首先要把工作人员安插到军队和民间的基层,确保上下通达,防止共和势力渗透。”林怀衷补充说。</p>

    “恩,现在顾不得什么主义之争了,只有凝聚人心才能凝聚人力物力,更何况愚弄和阴谋都不是立志变法图强者所为。”曹永浜也不再愿意相信对手的理想和理性,“陛下三年来放开手让民众自己选择,可结果呢?我们绝不能容许那些伪君子的存在!”</p>

    “中南半岛是商团的势力范围,扎马各部也已集结兵力准备攻击,只是他们热情高涨,但缺乏实力和策略,恐怕不是对手。我已派人前往联络,他们只要在自保的前提下对叛党进行牵制和骚扰,也将为我方争取一些时间。”崔辅对此胸有成竹,即便政变后共和派对内政部进行了清洗,但特工和潜伏人员名单被崔辅及时转移,因此稍加组织,在南方的情报网依旧可以正常运作。</p>

    “具体的问题等大会结束后再行讨论,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说服大会通过征兵法案和政治联盟。”林怀衷不认为应该继续讨论运作上的事务,“现在犹豫观望的人太多,若在平时,可通过游说统一意见,但情况紧急,只能通过大会辩论明确我方观点。”</p>

    会议结束,所有与会者在军队的严密保护下离开了富金镇,龙佐和巴图维需要尽快回到各自的部队中去,而江正源和崔辅要尽快赶到龙丘把自己的工作接手下来,伯爵夫人也启程回罗津港等待李承川的消息。</p>

    “殿下平安无事臣就放心了,其余的人虽然重要,但没有殿下大家等于一盘散沙。以殿下的智慧与认知,两日后的大会自然不是难事。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激起对受害者的同情,而是未来的希望,因为这次会议与其说是说服两国的议员,不如说是让公司的董事们看到我们的能力。”</p>

    “这些意思在普国时大人就已向敏宁言明,南方长期重农抑商,我方大有可为。”</p>

    “孺子可教啊……”</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