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十五章 旧问与新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殿下,我们到了!”待女兵们全部下马,诸葛琳才跑步赶到唐铭弈车前,踏地立正,做出一个“请”的姿势。</p>

    唐铭弈稍稍整理西服,扶正领结,缓缓下车,背对着群众向站在门口迎接的潞国公走去。他知道,自己不能转头向人群致意,因为立宪派如此大张旗鼓,实际上很可能给自己的使命带来相反的作用:民众对共和国的使节越是欢迎,潞国统治者,特别是军方,对共和国就会更为忌惮。</p>

    “汉国公,别来无恙啊!”潞国原为徐氏王朝直属领地,空位期过后,四位辅政大臣依照协议将帝国瓜分,于是便成立了潞、照、森、维四大公国,潞国的君主便是四大家族中黄氏,“当年骏崖会盟,祈康本想多留几日,南下帝都见见你铭弈,可惜国事繁忙,来去匆匆,遗憾啊!”</p>

    “祈康有心了,俗语有云,有缘千里会,无缘对面茫,这不,你我终究还是相见了。”唐铭弈当然知道,黄祈康和那些来来往往的商人一样,只对有利可图的事情积极主动,但也不愿点破,毕竟对方在宫门口相迎,足以说明利益所在,“君子之交,淡若清泉,又岂在朝暮旦夕?”</p>

    “铭弈还是那样风流儒雅,还有佳人陪伴,本公甚是羡慕啊。”黄祈康看了一眼站在唐铭弈身后的诸葛琳,后者似乎听到了国君的恭维,小脸微微一红,迅速垂了下去,明亮的大眼紧紧盯着地面的石板。</p>

    “君上,贵客已到,可否请殿内议事?”潞国公身后,一名身材矮胖,身着蓝色礼服的将军凑到耳边询问。</p>

    “哦,对对,好友相见,不胜喜悦,有些忘乎所以了。”潞国公抚掌而笑,“铭弈,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我国上将军,诸葛胜。”</p>

    唐铭弈看着这位头顶银色矛盔的高级将领,诸葛琳那双明亮的双眸显然继承自她的父亲,与祖皓那种饱经风雨的眼神不同,父女二人更多是自信和高贵。与普国、帝国这样早早改弦更张的国家不通,河西各国仍保留着部分徐氏王朝时期的传统,君主之下,为署理国政的国相以及统帅军队的上将军。理论上,各国的上将军只在战时设立,战后收回印绶兵权。但为了与科举出身的&#25991官分庭抗礼,多为子承父业的军人们便以种种理由保留兵权不放。加之军队多为国君与将领共同出资组建,且后者多为国内世家望族,因此各国君主便装聋作哑,继续任由上将军这样的临时职位长期存在。</p>

    在礼宾官的带领下,潞国公陪同着唐铭弈进入了大殿,潞国各大家族首脑及军国重臣分列殿中,见两人进入,便鼓掌致意。</p>

    “诸公,今日共和国派遣特使,前来协商两国邦交,并有重要建议,”黄祈康示意唐铭弈在自己宝座边上专设座椅上落座,“恰好此次使团领队,乃是汉国公殿下,铭弈是我国旧交,诸位不要有顾忌,正好畅所欲言。”</p>

    “汉国公心怀大义,志在天下,此等雄心壮志我等敬佩之至。”国相景儒站出发问,“我等小国寡民,目光短浅,只有一事不明:以往联邦各国事务,皆由会盟解决,今日共和国派殿下来访,可是要置祖制不顾?是因祖制不合时宜,或是别有所图?”</p>

    汉国公看了一眼这位年迈的国相,整齐的眼镜后面,是一双暗淡苍老的眼睛,略显佝偻的脊背,被强打着精神吃力地撑直。景儒本就以死板守旧出名,自潞国公实行新政以来,这位老臣便逐渐大权旁落,国家的行政与改革方向把握,都集中到了立宪派把持的宪政研究会手上。因为研究会也是改革需要而设置的临时机构,于是,潞国便形成了东夏独具特色的政治体制,即临时职位与临时机构维持着整个国家的运转。</p>

    但国相的问题却是必须巧妙回答的,因为自诩开明专制的潞国,无论臣民们拥有何种权利或是自由,君主的绝对权威是绝对不能撼动的。因此今天潞国公的表态,实际上就带有十足的观望意味。潞国并不是那种心怀争霸梦想的势力,他们更希望能通过一个稳定的联盟或是邦联体系保护自身安全。而共和国派遣唐铭弈进行游说,实际上是要打破原本诸侯会盟的制度,这很可能导致东夏再次进入礼崩乐坏的大争之世。而战乱是商业最大的敌人,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潞国人就只能接受那些避免出现剧烈动荡的策略。</p>

    “国相问及祖制,寡人倒是可以用新说答之。”唐铭弈脑子里飞快地旋转着,好在这个问题早就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大陆帝国皇帝腓力四世退位后,西洋各国组成神圣同盟以协调矛盾,消弭兵灾。彼之同盟,与我诸侯会盟有异曲同工之妙。各国战时共同对敌,平时维系和平,而诸侯会盟仅具有商议之能,一旦邦国间战端骤起,联邦便束手无策。北方战争时如此,今日保皇党叛乱亦然。因此,铭弈此行,不但是为联合各国击败保皇党狼子野心,更为将来建章立制,各国化剑为犁,和睦相处。”</p>

    “好,很好!铭弈真国士也!”潞国公对唐铭弈精彩的回应拍手称赞,“果真如此便是最好,不过,为何不能通过会盟改制的方法实现此一构想,非要兴起刀兵?”</p>

    唐铭弈答道:“这正是寡人此来目的所在,保皇党不同于以往诸侯国,更不同于普国兰国,其野心及欲望我等切不可等闲视之。众所周知,保皇党实为唐铭铮余党、帝国北军以及东远公司所组成的联盟,其根本宗旨在于为资本及利润服务,而商人本性逐利,特别是那些投资权力的商人,更是贪得无厌。他们绝不会将目光局限于普、森两国,而是会如法炮制,在各国寻找具备潜力者进行投资,待其夺取权力后,便大张旗鼓地进入,掌控其经济命脉。”</p>

    “既然对手实力如此强大,手段如此狡猾,贵国与之对抗,岂非毫无胜算?”诸葛胜见潞国公沉默不语,便开口询问。</p>

    潞国虽说兵力不弱,但其军队多年未经战阵,军威与经验皆缺,照国岐国状况也基本相似,而纵观东夏,唯有保皇党手中的20万大军具备相当的战力,这支经历过北方战争的劲旅多年来得到唐铭铮的倾心培养,不但军官士兵素质优秀,就连各军装备的火炮数量也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甚至共和卫队。因此即便有了数量上的优势,要想战胜这样一支军队,恐怕还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p>

    “如果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决战,寡人以为,东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保皇党军抗衡。”唐铭弈话语一出,惹得众臣震惊,“然而,所谓优势,不单指数量或实力对比的高低,也不在全局的数量。目前,保皇党需要东防兰国,北御诺伦,南边更是有我共和国二十万大军,故其兵虽多,却显得捉襟见肘。据可靠情报,保皇党以为西线无战事,故在西部仅有两个军四万人驻防。若各国联合,以20万对四万,怎会毫无胜算?”</p>

    “专制势力苟延残喘,就待各国最后一击,如此天赐良机,诸位何必犹豫?”宪政研究会会长,潞国上卿冯靖见国君、国相、上将军都无法继续质疑,便站出队列慷慨陈词,“紫苑人民用他们的义举,让天下都看到,没有暴君是无法战胜的,即使他手握雄兵、权势遮天,都无法逃脱民众的审判!”</p>

    “对!我国必胜,保皇党必亡!”“请君上下诏,同意结盟!”一众立宪派官员纷纷表示支持。</p>

    “既如此,我国将全力支持铭弈。行政外交具体事务,本公委以上卿全权。用兵打仗,还要上将军担起重任了。”潞国公见朝内意见一致,便下定了决心。</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