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风云突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殿下!诸葛将军!”唐铭弈刚要劝慰,只听见远处的马蹄声和公孙永的喊叫。</p>

    “诺国公派人前来,希望我们改走海陆,或是原路返回!”公孙永带来了最新的消息。</p>

    “发生了何事?”唐铭弈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所震惊。</p>

    “据来使讲,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恐怕很难再按原定计划……”</p>

    “报!”一名身着便装的女兵从远处疾驰而来,“皇党突然水陆并进,大军袭占河阴、兰石两省,广汉城也已陷落!”</p>

    “此事当真?!”唐铭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亲眼所见还是……”</p>

    “既是我的姐妹报来,定然确凿无疑。”诸葛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她们都是宪兵出身,侦查敌情自是不在话下。”</p>

    “快!全体弃车上马!”唐铭弈必须当机立断,“最快速度登上诺国人的船只,我们晚一刻到达浪心城,变数就多出一分!”</p>

    为了躲避帝国海军的巡逻船只,加上无法通过运河穿越半岛,迎接使团的诺国战舰不得不从远海绕行。幸好一路顺风顺水,整个行程并没有耽搁太久。再有几个小时,舰队便能在浪心城的港口停靠。</p>

    “快看!有战舰!”一名水手突然惊叫道。</p>

    唐铭弈和诸葛琳赶忙沿着水手所指的方向望去,之间远处模糊的海平面上,几根白色的风帆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在视线里渐渐长高长大,船头点点灯火不规则地闪动着,似乎在传递某种信号。</p>

    “行了,没事了。”诸葛琳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姐妹们来增援了。”</p>

    “怎么,寡人未听你提过要调兵前来啊。”唐铭弈问道。</p>

    “那是我们专用的灯语信号,可能是父亲得知诺国有变,特地将我团其余姐妹也派了过来,以防不测。”</p>

    果然,待四艘快船靠近,只见船上都是与诸葛琳的部下一样装扮的女兵,由于事态紧急,两队汇合后,并没有多少交流,而是照着航向继续全速前进。</p>

    在拖船的引导下,各船在浪心码头徐徐停靠,闻讯赶来的诺国公已经带着&#25991武官员和大队军士在长堤上列队,凛凛寒风之中,唐铭弈感受到的不是热情洋溢,而是紧张肃杀。</p>

    “汉国公前来,有失远迎,见谅见谅!”一身戎装的诺国公与唐铭弈握手致意。</p>

    “大公这身打扮,寡人是否可以看作坚决抗敌之意志?”汉国公试探性地询问道。</p>

    “想必铭弈早已听说,皇党无故出兵占去我运河地区,当下已是举国震怒,国人纷纷上书,要求本公与皇党决一死战。”诺国公说着,声音却越发低沉。</p>

    “既是举国请战,大公又有何顾虑?”唐铭弈看出了诺国君主的心思。</p>

    “此地说话不便,请汉国公上车,路上详谈。”</p>

    说罢,在双方卫队的簇拥下,唐铭弈和诺国公一起登上马车,紧闭的门窗不但遮住了刺骨的寒风,也使得路人无法窥测两人究竟有何事不能公之于众的议题需要商谈。</p>

    “什么?按兵不动?”听得诺国公的决定,唐铭弈不住惊叫。</p>

    “当下虽说举国愤怒不假,但冷静下来,如果贸然出兵,既正中唐敏宁下怀,又让诺伦人有机可乘。”诺国公苍老的脸上,完全没有了姜氏先祖平定北方,驱赶外敌的勇悍与豪迈,多年来在照、普两个强国夹缝中左右逢源的经历,让这位60岁的国君变得谨小慎微。</p>

    “可是,诺国就这样坐视运河被皇党强占,国家与大陆彻底隔绝?”唐铭弈仍然没有放弃,“诺人群情激昂,举国求战,诺军尚有数万兵力,怎会如此顾虑重重?”</p>

    “非本公不愿,乃是姜耀海无能,不敢独撑危局。”诺国公直呼着自己的姓名,“我诺国再复仇心切,也不过区区数万人马,皇党视我,如同蝼蚁一般;诺伦陆海大军,又时时在浪心对岸集结,若是两家南北夹攻,我诺国岂不面临灭顶之灾?”</p>

    “大公切莫心忧。”唐铭弈劝慰道,“潞、岐、照三国已决定联合出兵,我20万共和大军也即将北伐,只要大公起兵响应,铭弈这就赶往兰国,同时命随行的潞国军人返回督促三国联军在月末前完成集结。此外,诺伦人也与我达成协定,不会进攻东夏大陆。”</p>

    “果真如此?”姜耀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是这诺伦人向来行事乖张,不守信义,我国不过陆军六万,海军四五十条大小战船,北线防御决不可松懈,因此只能拨出两万兵力南下。”</p>

    “两万?!这根本无法夺回失地啊!”唐铭弈不解。</p>

    “铭弈莫急,且听我说完。”诺国公轻咳几下,喘气说道,“虽说正规军只是两万,但为防外敌,我国向来是寓兵于民,运河丢失,国人愤怒,自然是民心可用。只要各国能牵制皇党主力,我军便可从容集结民兵入伍。”</p>

    “如此甚好!”唐铭弈击掌叫道,“寡人尽快启程,争取大雪落下之前结束战争!”</p>

    “有劳铭弈了,”诺国公脸色稍稍舒缓,“诺国偏远贫穷,无甚美味相迎,简餐便饭,聊表心意!”</p>

    话虽如此,对于能够解国之危难的贵客,诺国人还是拿出了最为可口的食物招待:除了绝对管够的泡菜与石板烤制的五花肥猪、牛羊肉外,还有暖人心肺的狗肉酱汤,开胃可口的酸菜炖肉,再便是被誉为北地点心一绝的诺国曲奇。寒冷中就着咸鱼干菜一路赶来的使团,顾不得盘中实在的分量和肥腻的口感,就着冷沁凛冽的冰沟诺酒,便是一番大快朵颐的满足感,甚至连瘦弱如诸葛琳者,打着饱嗝仍旧意犹未尽。</p>

    晚餐过后,使团被安排在驿馆歇息。由于次日必须立马乘船前往兰国,诺国人在船队停靠后便命令码头补充各类物资,年迈的诺国公更是连夜召集&#25991武大臣商议汉国公带来的会盟条款。原本如同惊弓之鸟一样畏缩不前的诺国,在半日之内,竟奇迹般地恢复了活力:快马信使在通往各地的官道上不断往来,城内生产武器弹药,军装被服的工厂更是加班加点。</p>

    临近夜半,唐铭弈看着窗外灯火通明的景色,心中的感动与豪迈不禁喷涌。他知道,正是自己一字千金的承诺,使得诺国人不顾一切地与时间赛跑,与巨人较量。实际上,东夏人也绝非某些学者所说甘当奴隶,一辈子畏首畏尾,他们所缺乏的,实际上只是振臂一呼,只是富强之梦,只有在希望与感召之下,这个看似混沌愚昧的民族,才有可能迸发出他人难以想象的活力与智慧,才能更好地将自身勤劳稳健的优点发扬光大。</p>

    “怎么,又在想天下大事了?”诸葛琳依稀感觉到唐铭弈走廊外默默驻足,无心睡眠的她,便披着外套出门陪伴。</p>

    “不,只是想起了辛苛。”唐铭弈没有回头,“想不到他的预言,竟奇迹般成为了现实,至少,目前为止,是部分成为了现实。”</p>

    “怎么?睿智博学如殿下者,竟也相信这空口无凭的预言?”诸葛琳靠近窗口,与汉国公并排站立。</p>

    唐铭弈微笑道:“不是预言,而是预测。预言凭借的,不过是虚无飘渺的所谓征兆;而预测所依据的,则是确凿真实的情报,或是有理有据的推断。辛苛所说,细细想来,绝非空口无凭,相反,当照国那些大学教授、学宫名士们在人前宫中上窜下跳,沽名钓誉的时候,他却埋头&#25991山书海,潜心研究天下大势。比起那些只看个题目便空发议论的无用书生,此人才是堪称百年难遇的国士奇才。”</p>

    “只可惜如此大才,非强国不能任用。”诸葛琳叹了一口气,“即使仁君明主,也会惊惧其谋略果决,庸碌懦弱之人,更是将其视为异端奸邪了。”</p>

    “这也是无可奈何啊。”唐铭弈依旧望着窗外,“或许,或许只有皇党能够让他发挥平生所学所想了……”</p>

    “行啦,别想这些好不好呀?”诸葛琳拍着汉国公的肩膀说道,“再有才能,没有机遇便是空谈。要我说,还是殿下更让人羡慕一些,试问天下,有几人像你这样,登高远望,豪情万丈的呢?”</p>

    “也不算,寡人心中,只是如古人所说,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罢了。”唐铭弈看了一眼这个穿着睡衣的女孩,“几个国家,数十万人马,数千万民众,他们对为了的憧憬和希望都寄托在了你我这区区数百人肩头,除了自豪与感激,想必还有沉重的责任吧?”</p>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无论头上有千钧重担,我都将与你共同进退!”诸葛琳说着,轻轻挽住唐铭弈的手臂,瘦弱的身躯偎依在了他的心头。</p>

    汉国公沉默不语,他没有推开这个曾被自己拒绝的女孩,只是轻轻抚着她乌黑的长发,双眼默默地注视着远方那似乎永不熄灭的点点灯火……</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