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无限风光在险峰(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眼看天气已渐渐转冷,河内的土地上却是一片沉默和萧瑟。除了不是横扫的北风和海上吹来的几次雨夹雪,数百里工矿要地竟如墓地般冷清。虽然皇党对当地居民采取了安抚政策,除交接治权外,其余一切照旧,且允许民众离家躲避战火,军队更是在远离人口密集地区扎营。但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决战,却让随着工厂慢慢在这里安居乐业的两百万人陷入了恐惧和忐忑之中。对他们来说,无论谁胜谁负,铁蹄踏过之处,永远是受害最为深重的地方。</p>

    河内省会河内城郊野,一顶顶白色的营帐绵延十几公里,这便是仍称自己为帝国军的保皇党军队驻地。帐外已是炊烟袅袅,帐内包括徐公若在内的一众将领们却丝毫没有散会吃饭的意思。联军十数万大军即将分三路杀来,而肩负灭敌及巩固河内任务的帝国军,却在战役计划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p>

    “布将军,听我一言!”徐公若高声制止了部下们的议论,白皙的脸上泛着焦急的火红色,“敌方兵分两路,南路的潞军虽然兵多,却意在拖延与牵制,而北路两个照国军才是真正的杀招!”</p>

    “正因为如此,总指挥,我们才不能在北线保留过多兵力!”负责北线部队的副总指挥布泽林争辩道,“潞军虽名为拖延,实是保存实力隔岸观火,这军部密报里说得一清二楚,潞国之所以派兵参加联军,全是汉国公和潞国一群秀才在那里蛊惑。诸葛胜与你我一样,都是久经沙场之人,潞、照两国为争渔场水道,边境常年冲突不断,如果我军集中兵力,对潞军予以痛击,迫使其知难而退,而后北上夺取魁县,非但可破当下困局,魁县仓库中大量粮弹冬装,也可使我军在河内坚持过冬。”</p>

    “不不不,布将军,此乃将军一厢情愿,你有怎料定照军不会退守魁县,待冬至一到,我军粮尽无冬衣不战自溃?”徐公若也毫不退让,“退一步说,就算照军如你所说断我后路,将军能保证死守支撑万无一失?”</p>

    “两位总指挥,西洋有句谚语,草长得越密,割起来越方便。”一名30出头的准将突然站起身来,“既有方法全歼,又何必只求击溃呢?”</p>

    “伍詹,先休要大言不惭,既然总指挥在此,你倒说说,如何个割草法?”布泽林回头一看,发话者竟是自己麾下副参谋长伍詹准将。33岁的他能够获得将衔,其实全凭家族荫庇。作为军人世家,伍家自镇东将军时代便在幕府为将,北方战争期间,伍詹的父亲伍阖便已担任普国驻森国军队总司令,中将军衔,登曲战役中曾给数倍于己的帝国军以重创。普国投降后,伍阖被帝国释放,去职回家,但旋即被唐铭铮聘为顾问负责北军训练。伍家虽世代为将,却不愚忠,只要君主知兵爱将,且仁义有为,族人便为止奉献终身。三年功夫,20万北军在伍阖等一众普国军官训练下战力大增,与当年依靠新军制和纪律维持的懵懂时期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一年多前,伍阖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唐铭铮感其功勋,除以上将之礼厚葬外,还直接将他的儿子伍詹从少校提升为准将,进入军中作为高级参谋。</p>

    徐公若见布泽林黑着脸,便放缓声调说道:“确实,这战场可容不得夸夸其谈,不过嘛,伍将军,你权且说说,若真是破敌两侧,我们自不把你当纸上谈兵的少将军;若我等认为不甚合理,自不采用便是。”</p>

    “总指挥,诸位将军,伍詹不敢造次,只是多日苦思冥想,终有所得,与诸位分享一二。”伍詹初出茅庐的年轻将领那种自以为得计的狂妄,因白化病苍白无血的脸上,透出一股镇定和严谨,众将谈到深夜,竟也忘了晚饭……</p>

    “加速前进!梅州的钟楼就在眼前!”渐渐冻得干硬的夯土道路上,数万双皮靴发出杂乱无章的闷响,照国将领段筑斌催促着部下。</p>

    由于集中了国内几乎所有大小船只,联军得以在一周之内将12万人马悉数运到前线,在魁县弃船上岸后,大军兵分两路,照军一路直取梅州,按照计划攻城略地。原本,为求出奇制胜,段筑斌命令全军昼伏夜出,衔枚勒口,只选择人迹罕至的林间或山间小道,但一日下来,无意中撞见的难民却告知这些姗姗来迟的王师,皇党闻得王师杀到,早已放弃梅州以及河流沿线多座城市,似乎是向边境退去了。喜出望外的段筑斌命令全军不再隐蔽,公开走大陆前进加速前进,除了希望在潞国人之前早点收复更多失地外,也打算更多歼灭已成惊弓之鸟的帝国军,为自己,也为照国树立军威。</p>

    “报告将军,岐国统帅许澜将军急件!”一名传令官好容易追上了一路狂奔的队伍,他取出一封甚至没来得及封泥盖印的信件,气喘吁吁地交到段筑斌手里。</p>

    “怎么,这就急不可耐要开拔抢功了?”段筑斌得意地打开信纸,“什么!魁县丢了!岐军全线崩溃?!”</p>

    “怎么可能,信是假的吧?”“不会,这里有岐军统帅大印!”“将军,怎么办?”众将见段筑斌突然失态狂叫,便立马围了上来。</p>

    “立刻回师,夺回魁县。”段筑斌呆立半晌,终于冷静下来命令道,“看起来皇党主力在那里。这潞国人,还说我军无能,竟放对手从指缝溜走!”</p>

    然而,袭占魁县,击溃岐军的,却不是帝国军主力,而是伍詹率领的一支偏师。</p>

    “总指挥请看,”几日前帅帐内,伍詹指着地图对徐公若说道,“魁县之所以被选为照国总仓,原因有二,一是处在茵河中段,便于向各地输送物资;二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上岸后,有官道可进,但途中须经过一段山谷,易于设伏驻守,却难以突破和攀登,且沿海地段皆是乱石峭壁,大军无法登陆。”</p>

    “如此一来,将军想要夺取此处,岂不是异想天开?”布泽林当然看得出这个自己帐下幕僚的意图,因此更认定他不过是言过其实之辈。</p>

    “确实如此。”伍詹没有否认,“然而家父所藏图册,却绘有一条隐秘山道,前几日末将也曾秘密带人查看,发现有山羊往来于壁上及海滩觅食。”</p>

    徐公若拖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山羊?本将虽不善农牧,却也知道,这山羊攀山爬壁,强于人类十倍,山羊能走,人或许能上,只是,无炮兵掩护,能否战胜对手?更何况,对手有两万兵马,即使将军再有信心,攻城兵力,也不可少于两万,这两万人如何走得山羊道路上山?”</p>

    “总指挥多虑了,末将无须过多人马,否则人多杂乱是小,暴露行踪是大。”伍詹低声说道,惨白的脸上依旧是面无表情,“只要八千精兵,即便不成,损失尚在可控之内。总指挥也不必问罪,我自战死在那悬崖绝壁之中。”</p>

    “将军!突击队已经下船登岸!”暗夜之中,参谋跑来向伍詹报告道。</p>

    伍詹向滩头方向望去,只见几个黑影举着一盏油灯,随着黑色布罩的一拉一合,微弱的灯火时隐时现,这是“平安无事,大队可以登陆”的信号。为了这次突袭,伍詹可谓是绞尽脑汁,准备充分:他挑选的部队没有事先集结,而是按照总指挥部军令参谋带来的密信到各海滩登船。而后,满载八千人马的战船便在雾气笼罩的海面上汇合。由于不是主要航道,且为了躲避远距离炮击,魁县并未在海岸设置灯塔,夜过三更,城内已是一片漆黑。除了能从远处看到岐军营寨中的常明大灯,海陆之上没有一点火光。</p>

    “可是将军,这山崖陡峭,攀爬上去,恐怕需要一天时间!”看着眼前似乎无处落脚的山石,副将担忧地问伍詹道,“就算士兵能上去,火炮怎办?”</p>

    “山羊可上,则骡马可走,罗马可走,则火炮可搬,火炮可搬,则大军明日清晨必到魁县!”伍詹坚定地说道。</p>

    无奈之下,副将只得命令炮兵拉来骡子,将事先拆卸的火炮捆绑固定,人员负责携带瞄具。至于炮弹,则被平均分到了每名士兵的身上——他们在离开战舰之前,就被要求留下不必要的装具及负担,仅携带弹药和一日所需水粮。“到了魁县,任你们吃喝享用!”伍詹如是说。</p>

    正当所有人对伍詹产生怀疑的时候,被赶到峭壁之前的骡子们纷纷伸出头来,贴近山崖又闻又嗅,半盏茶功夫,领头骡子被勒住的口中突然发出一声闷叫,四脚竟如走在平地一般沿着峭壁曲折向上,负责的士兵赶紧沿着它走过的路线跟随前进。后续队伍见状,便放开这些躁动的驮畜,自己则紧随其后。炮兵成功上山后,伍詹立刻率队前进。</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