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四部 烈焰下的光芒 第一章 任海风吹拂(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3月上旬的天空,不时飘过的云朵夹杂着暖暖的细雨,浸润着曾经干冷冰硬的大地。诺半岛北部迎面而来的海风,不再如尖刀般锋利刺骨,点点湿暖和温馨,向路人悄悄透露着春之仙女降临的秘密。</p>

    在古东夏历法中,3月又被称为“醒月”,与最为寒冷的蜇月(二月)相反,醒月的大陆,一片生机盎然。河溪湖池尚未解冻的北国,遍野落叶树木便已吐出了绿芽;地面之上,芳芳青草也顽强地破土而出。这便是万物苏醒的时节,生命在这一刻突然由死气沉沉变得活力四射,诗人赞美着它,歌者颂赞着它,农人期盼着它……</p>

    然而,先祖们对于醒月的看法,却远非今日这般美好与憧憬。花草虫鱼的复苏,意味着蛰伏一冬的各种猛禽凶兽的再次活跃。饥肠辘辘的他们多数在冬至后丝肉未进,因而比起往常时节,这些鸟兽更为残忍、贪婪和狡猾。这便有了东夏古语中“冬日独木行千里,初春佩刀难出亭”的说法,意即冬天只需一根探路拐杖便可以长途行走,而醒月时即使携带刀剑,离开标示农地与荒野分界的碑亭后,行路都极其危险。</p>

    不过,对于此刻在战马上眺望北洋的诺国公姜耀海来说,远处如浮桥一般铺盖着海面的诺伦舰队,是比潜伏的猛兽更为凶险的对手。春日雪化,意味着各国军队冬营的结束,大队人马在路上可自如行动而无需担心寒冷与补给困难,军士也不会因冬衣的累赘而在接战前便气喘吁吁。如此一来,无数被冬天所压制的欲望、野心和计谋,便在这寒雪化为暖水的季节释放出来。</p>

    “叫你再狡辩!黄狗!”长公子姜北川的吼声搅得队伍一阵躁动,这位高瘦精壮,满身肌肉的将军正独自拎着一个军官打扮的男子向诺国公走来。</p>

    “公父,这厮不带队前进尚且不说,还私自命令部下生火为诺伦人指路!”长公子一使劲将那人扔到姜耀海马下,掸着身上的草屑和泥土骂道。</p>

    “君上饶命,君上!”那名军官艰难地撑起身来哀求,“末将只是见天为转暖,担心弟兄们受冻,这才命人沿途点起篝火……”</p>

    “屁话!你点给海上的鬼子看的吧?”姜北川追上前来狠踹那人一脚。</p>

    “行啦,北儿,大战将临,还是省些气力吧。”诺国公沧桑的脸上没有一丝紧张和愤怒。</p>

    “只是公父,儿臣早有耳闻,自诺伦与我隔海对峙以来,便有不少&#25991武官员与对面暗通款曲。”伴随在姜耀海身边的次子姜南川说道,“敌军就在眼前,若未交战我军便毁于内奸之手,恐怕诺国凶多吉少啊!”</p>

    姜耀海看着身边一高一矮两个儿子,心中却是五味杂陈。诺人以北为尊,南次之,而后为东西。故诺国公三子分别名为北川、南川、东川,令有一小女虽可不按此顺序,却也被老来得女的大公命名为熙玉。三子之中,长子北川虽说不算能征善战,常年军旅及野营生活使得这位公子极其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精瘦的身躯能够在树林中如履平地,也能率队长期潜伏而不留痕迹,因此在他的影响下,身为北方国家的诺国拥有近万名精锐猎兵,这些擅长丛林和山地作战的士兵能够充分利用诺国的树林和沿岸悬崖骚扰或阻击对手,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迫使诺伦人不得不舍近求远经海峡绕到诺半岛东端的松滩登陆。</p>

    次子姜南川实际上并非武人,他最为擅长的,乃是打理内政军务。因此更多的时间,这位仲公子的任务,便是埋头案牍&#25991牒之中,为精力日渐衰退的公父管理整个国家的内政外交。此番随军出征,实际上便是姜耀海刻意为止:虽说身为&#25991官的南川根本无需出征,但三公子本就不在都城,长公子身为统兵大将又必须代替公父指挥诺军,因此为避免他人特别是其他两公子猜疑其专权,诺国公便将南川和几乎整个幕府搬到了大帐之中,国内仅留下国相和一众属官负责后勤供应及与皇党的和谈。每日从早到晚,都有快马将必须国君决断的要事送到这移动的朝廷之中,交由姜南川及一众幕僚处理。</p>

    “报!东公子率援军赶到!”正要开口的诺国公被参谋的报告打断。</p>

    “来的正好!我还寻思手头这区区三万人马该如何击败鬼子十万大军呢!”姜北川听罢大喜,转头向援军方向望去,再也不理会刚刚抓住的“内奸”。</p>

    “公父、大哥、二哥!”姜东川在马上向三人敬礼,“东川接到诏命,不敢耽搁,可惜和约尚未签订,故只能带出两师共一万兵马。”</p>

    “这就够啦!有你我兄弟领兵,何愁诺伦不破?”姜北川拍着三弟的肩膀。</p>

    诺国公看着谈笑风生的两人,脸上依旧是毫无表情的肃然。论内心想法,他更希望三子东川继承爵位,因为从这个年仅22岁的幼子身上,他能够看到历代诺国君主所没有的一些特质,例如睿智、理性、胆气和韬略。运河区一战,即便力战不敌,他也能够在撤离时井然有序,全军各团虽说伤亡惨重,却没有一团溃散。战后,他假扮特使前去谈判休战以便收容死伤者,更是弥天大勇。与卢德培的那段对话,更是让姜耀海看到了诺国复兴的希望。</p>

    只是,即使在西洋各国,权力交接依据的首要因素绝非能力。与前两子不同,姜东川被诺国公赋予了单独领兵理政的职责,这比起从未独立的兄长们自然更为优厚。不过作为徐氏王朝开国以来便存在的老诸侯国,诺国仍然延续着长子继承的古老传统。这就意味着,在姜耀海百年之后,成为下一任诺国公的,理论上就是长公子姜北川。</p>

    北川自是豪迈之人,领兵打仗也是颇有心得,但他的思维方式与理政能力,仅仅足够这位长公子成为一名优秀的主将,若要坐上国君的宝座,度这样一个武夫而言,恐怕有些勉为其难。</p>

    南川呢?此子与长兄可谓大相径庭,不但思维缜密,而且行事严谨周到,然而最可惜的是,偏偏这样一个能人,却没有足以当国的魄力和胆略。仲公子的能力虽然突出,但如果少了公父的首肯,他却根本不敢担责拍板,甚至很多时候,臣属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而诺国公不在幕府,急匆匆跑来请示的官员们都会碰到这个不大不小的钉子:处理日常政务,甚至随时可动用国府印信的姜南川,竟只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任办事者软磨硬泡,这位公子也只是含糊其辞,或一句“等公父回来再做定夺”便打发了来人。</p>

    所以,姜耀海此番御驾亲征,除对国人显示抗敌决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且从未向任何人透露的目的:他要借此机会让国人清楚明晰地看到,三公子中究竟哪位更适合作为诺国的继承人选。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他故意不发号令,不作表态,只是默默观察或是有意无意安排各师将领及随行&#25991官目睹军政大事的决策过程,如此一来,便能够让这些诺国的栋梁们心中有个判断。</p>

    “如今战事要紧,此人是否间谍,交宪兵审问即可。”姜耀海见三人到齐,开口吩咐道,“南川,这几日你没有其他事情,只需专心辅佐本公,本公不在时,有事你多和大哥三弟商量。北川、东川,本公赋予你们二人统兵全权,但凡军事皆由你二人决断,若有必要,两人达成一致方可来找本公定夺!”</p>

    “是!”三人异口同声答道。</p>

    由于暖和无雨,道路尚且干净,汇合后的诺军很快到达了松滩。松滩,因其滩涂两侧有大片松林而得名。诺国有着众多的林地与山丘,几乎将整个国土包围的海岸线上,仅有星星点点一两里宽的地段可供登陆。而松滩却是其中罕见的例外,原本仅有两三里宽的缓坡,在下到距海面不足两里的距离时,茂盛的松林突然止步,留下一片宽阔而平坦的沙地,这给离开树线步入海滩的旅者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松滩是诺半岛绵延三千里海岸线上少有的缓坡长滩,涨潮之时,百吨以下的小型船只可直接冲滩靠岸。因此诺军堪堪扎下营寨,便不断有诺伦战舰直接在滩头搁浅,卸下兵士和物资之后,再由浅水区的拖船将其拽回,让出海滩给后续舰艇。到次日退潮只是,诺伦军已成功建立起一道工事火炮完备的弧状防线。放眼望去,长长的沙包、拒马和围栏,掩护着大船上不断放下的满载士兵和物资装备的小舟。</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