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七章 不可忘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国务卿阁下不愧为贵族楷模,清流领袖!”鲁赫似笑非笑地击掌赞道,“汉国公这般心系天下者,可有办法既不违背宪法,又解决财政危机?”</p>

    唐铭弈说道:“截留税款一事,以东境最为严重。当地贵族封邑几乎都为实封,掌握财税司法不说,还拥有数量可观的家丁私兵,若是国府逼迫过甚,极可能诱发全境叛乱,更有甚者,各领主一旦鼓动领民闹事,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寡人以为,当以刚柔并济之策,以说服感化为上,但也做必要之防备。”</p>

    “具体而言呢?”钟兰桥问道。</p>

    “与牛搏斗,当执牛耳。”唐铭弈说道,“牛耳者,用人也。负责此事者,不但须有足够威望与手腕,更须懂得应急处突。在这两点之上,能有统兵经历,军政兼通者甚佳。此外,东境贵族极重同乡情谊,若是有一人既符合上述要求,又出身东境,则非此人莫属啊。”</p>

    “鲁赫,祖皓祖将军是否出身东境啊?”钟兰桥会意,转头问组织部长道。</p>

    “祖将军是太后族亲,的确生于东境,不过14岁那年,因父母双双病亡,被太后带来紫苑抚养。”鲁赫的脑中,装着共和国与联盟几乎所有高级官员的概况。这得益于他过目不忘的本领和大量调阅前朝档案的经历。</p>

    王睿抽了一口烟,心中冷冷一笑。他知道,唐铭弈能够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显然是有备而来。清理欠款,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因为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会给共和国官场和政坛带来巨大的震动。然而,面对如今行将崩溃的财政状况,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金。然而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这种党部军部两大寡头避之不及的苦差,竟然被本应为贵族说话的唐铭弈一手揽下!虽说在合纵各国一事上,这位大公的的确确显示出超乎常人的智慧与手腕。然而,先前那一切谋略和决策,都是建立在互利互惠和强大国力的基础之上,此番从贵族手中拿钱,却是逼人出血甚至断人财路。更何况,即便唐铭弈一党希望以此作为投名状,傍上钟兰桥这棵大树,付出的代价也确实过于惨重。很难想象,一个背叛自己的出身,又斩断自己根基的人,将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权力场上生存。</p>

    “只是,北部局势刚刚安定下来,如果此时贸然调离大将,会不会削弱防御力量?”一直沉默的鞠安其实并不放心,“对手虽然也损失惨重,但他们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动员能力,而现在的银元危机即使给他们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也不能指望对手的失败带来机会。”</p>

    “北方防线派祖将军这样的帅才实在是浪费啊。”王睿从听到这个名字起,就打定了观望的主意,“敌人很难短期内发动攻势,留给我们整顿的时间足够了。再说啦,祖太后在东部贵族那里颇有声望,派祖将军去,老乡见老乡,不要太开心的哟。”</p>

    “这是自然,”鲁赫迅速接过话来,“此次整顿行动,在地方要做好平叛的准备,还要和各势力较量,因此有过远征辛德拉经验的祖皓将军自是首选。”</p>

    “不过,”鲁赫突然话锋一转,“祖皓毕竟年轻,又是军人,政治上,党内也要派可靠的同志前去支持和配合。&#25991宣委员会的熊建晖大家都了解,海外时期的老人了,组织活动有经验,信仰坚定,政治可靠,东境党部主任的空缺,他正好可以填补。”</p>

    “我同意,老熊这个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是一个真正的共和主义者。”钟兰桥点了头。</p>

    钟兰桥的一番评价让王睿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理说,所谓刚柔并济,实际上就是先礼后兵。如果贵族同意合作,则除大方向外的一切条款都可以商谈;但如果他们拒绝,祖皓带去的本部兵马足以令这些地头蛇俯首帖耳。然而,无论非常情况下可能采取何种非常手段,都不可以在下车伊始就咄咄逼人。可是这个熊建晖,王睿虽说不了解,但从钟兰桥的评价中,则可以听出其巧妙掩藏的负面内容:官场之上极少撕破脸皮直接指责他人,往往都是利用精心选择的褒义词来表达真实的贬义。所谓做事果断,意思就是独断专行,极少听取他人的意见;雷厉风行,意思便是作风鲁莽粗暴,从不考虑他人感受;至于那句“真正的共和主义者”,更是其中最为要命的缺点,它的意思是,此人眼里容不得任何腐朽落后的思想与势力存在,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安排这样的一个人去“协助”祖皓的工作,恐怕除了激化矛盾、增加当地人对国府的怨恨外,似乎没有其他积极的作用。而作出这一决策的鲁赫与钟兰桥二人,究竟心中是何打算,的确值得细细推敲玩味。</p>

    “那就这么定了。”看没有人再有异议,钟兰桥站起身来说道,“鲁部长,此次整顿,不只为缓解财政困难,也是长远谋国、功在千秋的大事。因此我以为,在开展的同时,也必须向民众广为宣传,争取获得最广大民众,特别是东部广大平民百姓的赞成与支持。”</p>

    “大统领放心,组织部已经制定了整顿运动的大纲,名字定为‘三清运动’,即清理财政欠款,清理冗员空额,清理专制余孽,如果大统领认为没有问题,宣传工作很快展开。”</p>

    “对哦,既然大统领决心要搞,那还是要好好安排的哦。”王睿虽然骄横跋扈,但却绝非迟钝莽撞之辈,“那边的贵族老太后都不敢随便动,你们搞两个钦差大臣带兵下去,是要炸开锅的哦!”</p>

    “唐铭铮都已经被民众踩在脚下,几个外省贵族又掀得起多大风浪?”鲁赫冷冷一笑,对此颇不以为然。</p>

    唐铭弈自然听得出,王睿不是在死要面子,政策基调已经定下来的情况下,即便位高权重的军政部长,也绝不会为了几个自己也早想收拾的贵族与党部那帮人翻脸。更何况,精明如王睿者,恐怕早已猜出,唐铭弈此番主动请缨,定然不会是为了共和国的至高利益而大义灭亲。相反,由于合纵失败而大受削弱的他,很可能利用此次机会,想方设法将东境贵族甚至整个东境拉拢到自己的势力之中,这样不但为自己增添了数量可观的同盟者,也因一次成功的行动而挽救其在国府中摇摇欲坠的声誉。至于他和祖皓如何做成此事,或许只要假以时日,便能弄个水落石出。</p>

    “那以王部长高见,这三清运动还有那些地方需要完善?”唐铭弈也大概猜到了王睿的心思,因此决定,与其等待其主动出价,不如率先伸出橄榄枝以表继续维护二人私下同盟的姿态。</p>

    “啊哟,汉国公哟,我又不像你这么博学,搞革命更是后知后觉,这种事情跟我又不搭界。”王睿的脸上恢复了轻松和随意,“不过呀,你们这些下去,踢开地方官府搞运动,是要吃亏的哟!东境有问题的人确实有,不过你把人家全部踢开,还要不要干活啦。喏,像那个,那个张仁怀,三朝老臣,老好人啦,你把他拿掉,贵族是要造反的哦。”</p>

    “张仁怀?他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东境总督,魄力和胆识是差了一点,不过自身还算清白,人也比较听话。”钟兰桥虽不不如鲁赫那般能够记下汗牛充栋的人事档案,但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区总督却是身为国家领袖的他必须知道的,“我看这样吧,由祖将军、熊建晖还有张总三个人组成动员委员会,负责领导运动,分工还是按照我们先前讨论的那样,诸位看如何?”</p>

    这是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方案,祖皓是唐铭弈一系,带领军队维持秩序同时接受汉国公的遥控;熊建晖代表党部主持党务和宣传工作,并且随时向国府报告进展情况;张仁怀则充当二者之间,以及动员委员会和贵族之间的缓冲,同时由于他的位置乃是王睿争取得来,本就与军政部长关系不错的前者,必定会投桃报李,在需要的时候照顾军方的利益。这就是政治,对政治而言,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不是只代表一个意志或一方利益,而是能够将意见不同的各个派别整合起来,消弭分歧,求得共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集中所以可以集中的力量,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人,为顶层设计所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p>

    即便在那个仍旧依靠快马传檄,街市布告的时代,“三清”运动在共和国宣传机器的运作下,也很快被各地民众所熟知。即使消息与人员往来相对偏僻闭塞的东部,群山环绕的盆地之内,各式各样的流言也如同龙卷风一样,毫不留情地将恐慌和混乱带往东境六省的每寸土地。</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