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抗战之血色战旗

正文 第 158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此时战场局势,日军在攻战九江后,南岸的日军兵分两路,松浦的106师团则沿南浔路攻向德安。波田支队和海军陆战队搭乘海军舰艇继续沿江西进,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8月11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强行登陆成功,并击破守军孙桐萱的第12军的反击,向瑞昌进攻。第3集团军在汤恩伯第32军团增援下奋力抗击。

    8月下旬,日第9师团也在在舰艇的护送下抵达瑞昌,前锋第6旅团登陆后一路势如破竹,连下鲤鱼山、笔架山等要地,8月24日攻占瑞昌。占领瑞昌后,丸山政男的第6旅团本应该往西南攻击,切断粤汉铁路,可是看到南浔路106和101师团竟然被薛岳的第1兵团打得寸步难进,觉得不可思议,一多事就杀了过来。

    丸山率部进入岷山山脉,直插南浔路正面守军的背后。防守岷山的是川军王陵基部是保安队改编的,战力薄弱,一触即渍,薛岳还以为川军谎报军情,就命令74军派一个团去驱赶岷山之敌,掩护南浔路正面守军侧背的安全。74军派去的一个旅差点被包了饺子。151旅同志道立马回过味来,一面率部队边打边撤。王耀武接到报告也害怕151旅有什么不测,急忙率51师其它部队前往支援,谁知51师一起上也不是对手。51师被打得节节后退,俞济时这时终于搞清了敌人的兵力和番号,也急忙率74军其它全部部队赶往支援。

    但还是不支节节败退。到9月3日,丸山支队占领回马岭,南浔路正面守军第4军、64军、18军等部侧背受威胁被迫撤退,退到下一道防线乌石门阵地继续坚守。

    丸山来如狂潮的攻势终于被顶住了。丸山旅团自己回瑞昌会合第9师团归建和波田支队继续沿长江西进,同时以第27师团向箬溪方向进犯。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O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向金牛方向进犯。在此期间,守军第31集团军和第32军团等部在瑞昌以西地区节节抵抗沿长江西进的日军,田家镇对面的富池口要塞也因为18师师长李芳郴弃职潜逃,军心动摇,于9月24日失陷,日本人终于打开了通向武汉的长江水路。

    第2兵团组织第6、第54、第75、第98军和第26、第30军团等部在阳新地区加强防御,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和波田支队向岳阳急进,以期截断粤汉铁路,遭到第54军陈烈部阻击。

    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第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犯。守军第1兵团第29军团李汉魂和欧震第4军、李玉堂第8军等部依托庐山两侧及南浔铁路北段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抗击,日军进攻受挫。只好转攻70军李觉的金官桥阵地,谁知的70军依托庐山上的天险顽强抵抗,松浦的进攻又受挫了。

    8月20日,冈村宁次命日军第101师团从湖口横渡鄱阳湖增援,突破第25军王敬久防线,攻占星子,协同第106师团企图攻占德安,夺取南昌,以保障西进日军的南侧安全。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以叶肇第66军、俞济时第74军、第4、陈宝安第29军等部协同第25军在德安以北的隘口、马回岭地区与之激战,双方成胶着状态。

    中**队击伤日101师团长伊东政喜,9月底,见南浔路进展如此慢,冈村急得要命。通过空中侦察他发现经过一个月的激战,南浔路与瑞武路之间的防守间隙越来越大,这时派一支奇兵从这个缝隙穿过去突然出现在守军的背后,那么南浔路正面20万中国守军就有可能被日军的三个师团合围。冈村亲自为松浦筹划了一切,他把106师团分威五部分,以便能隐蔽地穿过**防线的缝隙以及在受攻击时能相互支援。

    9月25日,106师团正式开始行动,进至德安西面万家岭地区,因地图失误而迷路。被薛岳发现指挥第4、第66、第74军等部从侧后迂回,将其包围。日军第27师团一部增援,在万家岭西面白水街地区被第32军等部击退。

    10月7日,中**队发起总攻,激战三昼夜,多次击败日军反扑。日军由于孤立无援,补给断绝,战至10日,日军第106师团被歼3000余人,这是赣北地区主要作战中歼敌最多的一役。第106师团在连遭两次歼灭性打击之后已失去进攻能力,即在南浔路北段地区担任守备任务,进行休整补充,原定与第101师团进攻南昌的任务被迫取消。

    万家岭大捷后,正当薛岳兵团重新部署之际,被阻于隘口以东的日军第101师团不断向德安以北隘口一带实施小规模的攻击,企图牵制薛岳兵团的行动。武汉撤守以后,薛岳兵团主力向修水以南转移,日军乘虚向德安发动进攻。当时担任德安城及附近地区防守的是第32军的第139师。

    10月27日,日步兵、炮兵、航空兵协同,猛攻德安城北的义峰山。第139师第716团团长柴敬忠阵亡。阵地失守,日军攻人城内。第723团团长王启明率所部坚守城内东南城区,与日军进行巷战,逐屋争夺,寸土必争,并组织反击,一度将突入城内的日军击退,坚持战斗3昼夜方奉令撤出。此事颇为当时舆论所称颂。冯玉祥曾作诗赞之。

    在整个赣北地区的作战中,第1兵团较好地完成第九战区所赋予的阻止日军向南扩展的任务,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企图,而且给日军第11军的第106、第101师团以歼灭性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

    而在长江北岸,6月初,日军第六师团从合肥南下;突破了徐源泉26集团军的防御,13日攻占桐城后,转向西南方向进攻,17日陷潜山。至7月初,日军在江北占领太湖、望江以东,在江南占领江西湖口以东自勺长江沿岸地区。

    7月24日,日军第11军第6师团在稻叶四郎指挥下从安徽潜山向太湖进攻,一路血战,相继突破第31、第68军、84军防线,至8月3日,先后攻占太湖、宿松、8月4日经过激烈的巷战终于占领了广济的门户黄梅。丢掉黄梅后,五战区代l里司令白崇禧立即指挥部队反击,但曰军据险死守,还旆放大量毒气,硬玫损失惨重。见强攻不行,白崇禧就调部队侧击日军的后方,8月26日李品仙兵团收复太湖、潜山,切断了日军第6师团的陆上补给线和陆上退路,使稻叶处境艰难。

    白崇禧抓住机会,指挥正面对峙的28军、84军等部队趁机猛攻,意图全歼曾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累累罪行的第6师团。这一回白崇禧的布局虽然高明,但还是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第6师团据险死守,同时施放大量毒气,死撑硬顶渡过了难关。冈村也立刻派遣海军在九江对面的小池开辟了补给通道,为第6师团被给弹药和补充兵员。稻叶得到补充后,8月30日开始反攻,白崇禧虽然亲临前线督战,但也于事无补。

    在日军的猛攻下,28军、68军和84军伤亡惨重,而且预备队用尽,但还是无法扼止日军的攻势,被迫向广济撤退。日军见守军撤退,立马尾随追击到了广济,在广济又是一番激烈的撕杀,中**队最后不支撤退,田家镇的门户广济于9月6日失守。经过这场惨烈的战斗,第6师团损失惨重,无力继续进攻,在广济就地休整7天,并补充了新兵3200人和一些装备。

    接着稻叶第6师团先以一个旅团攻击东界岭,试图单独从公路西进,可是遇到顽强抵抗、屡屡碰壁,不得不回头于9月15日派今村支队从广济出发,开始来砸田家镇的大门了。

    田家镇是长江最重要的江防要塞,是屏障武汉的最重要的门户,要是田家镇丢了,武汉可以说得上是朝不保夕。对于如此重要的地方,**当然是重兵把守,第11军团长李延年率第2军驻守要塞,外围覃联芳84军、张义纯48军和刘汝明68军在外围策应作战。

    刚开始富池口还没丢失,田家镇只是遭到今村支队的攻击,压力并不大。

    在天气不好,日本空军不能出动时,外围的三个军又不断的围攻今村支队,使得稻叶两次大规模增援今村支队维持攻势。9月24日富池口被沿江西上的波田支队攻陷,天气又好转过来,情况顿时变得不妙了,日军开始海陆空立体攻击。空军一来就是上百架,炸得**直恨入地无门。海军一来也是上百艘舰艇,还载着海军陆战队从江上向田家镇猛攻,得到增援的今村支队又趁势从陆路猛攻,29日**不得不从田家镇撤退,长江的大门被撞开了。

    冈村宁次为了抢在日本第二军前面抢占汉口,特别组织了快速纵队,由36旅旅团长牛岛满率领长途奔袭,并期望能在武汉以北和第二军会师以截断五战区大军的退路。

    正当武汉会战发生之时,又发生了“张鼓峰事件”。

    1938年6月底,苏军突然占领了张鼓峰,在山上构筑工事,布置铁丝网。已经把东北划为伪“满洲国”、把朝鲜作为自己殖民地的日本人不干了。日本人认为,苏军占据张鼓峰等于拥有了可以控制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略要地。但是由于日军正准备进攻武汉,各路日军正作频繁调动,难以大规模地与苏军冲突。

    大本营只好命令日本关东军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同时内阁指示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与苏联进行调解。苏联明确表态,不可能从张鼓峰撤军。重光葵的外交斡旋陷入了僵局。日军大本营痛下决心:夺回张鼓峰。为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使战火引向东北,从而影响与中**队决战的华中战局,大本营命令驻朝鲜日军完成此项任务。

    驻朝日军以一个师团的兵力于7月份出击,在猛烈的炮火和部份装甲车、飞机的配合下,经3天的战斗就夺回了这个地方,并把苏军赶到了乌苏里斯克,日军大获全胜。裕仁天皇还没有来得及为日军颁发勋章,8月1日,苏联远东军区两个甲种师2万余入在远东第一集团军苏可洛夫将军指挥下,配属近百门火炮、200多辆坦克、上百架新式飞机,开始对日军反击。

    苏军敞开门户,把不可一世的日军放入到乌苏里斯克草原。

    日军原来还有点担心苏军不容易对付,但是苏军在皇军面前同样节节败退。这让日军兴奋无比,苏联人也只不过如此而已。可是8月1日这一天凌晨,正在睡梦中的日军突然被天上由远而近的滚雷般的轰鸣声惊醒了。还没有等惊慌失措的日军进入阵地,呼啸而至的机群倾吐下了雨点般密集的炸弹和机关枪子弹,远处怒吼着的炮口,喷出了一道道的火光,硝烟和烈火吞噬着日军阵地。轰炸和炮击刚一过去,一幅让日军永远不会忘记的恐怖场面出现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百余辆苏军坦克轰鸣着,排威数百米宽的钢铁洪流,以决战姿势向日军阵地碾压过来。

    坦克发动机喷出的浓烟如同天边卷来的乌云,履带卷过的草原跟着发动机的轰鸣在抖动。坦克炮和机关枪把日军阵地打威一片火海,沉重的履带在日军工事上压来压去。尽管大和武士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其中不乏有全身绑满了手榴弹和炸药包,与坦克同归于尽的勇士,但全都无济于事。苏军以绝对的优势把日本人的狂妄抛进了图们江。

    日苏两军之间的此次战斗,是一场以钢铁、大工业生产和意志、血肉之躯的较量。当时的苏军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朱可夫大将集中了四个坦克旅,三百架飞机和二百五十门大炮,骄横的日本陆军总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现代化战争了,天上机群呼啸,地上大炮怒吼,航空炸弹和大口径炮弹把日军阵地炸威一片火海,火力打击的密集度是日本军人前所未见的。在无遮无拦的大戈壁深处,在十几公里的宽正面上,飞扬的尘土席卷大地,苏联坦克铺天盖地而来,坦克的履带毫不留情地碾碎了日本士兵的精神和**,把日本帝国狂妄的北进野心埋葬在风沙茫茫的蒙古大戈壁,是役,日军阵亡五千余人,苏军伤亡则不到三干人。

    从政治意义上看,此战不仅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二战初期嚣张的侵略气焰,而且使日本被迫将“北进”侵苏的国策改为“南下”

    袭美,苏联从而避免了与德、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

    战斗仅仅持续了5天,一个师团的日军就如同一缕轻烟般烟消云散了。板垣陆相奏请裕仁天皇,防止苏联进一步进攻,往张鼓峰调派军队,却遭到了比他小近20岁的天皇的训斥。天皇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华中的战局,他不愿意与苏联扩大争端而陷于被动。日本政府被迫于8月11日与苏联签字,维持日军进攻前的边界状态。

    日本第2军因为北边的张鼓峰事件,行动晚了许久,直到8月22日,东久迩宫稔彦王才从合肥带队出发。

    8月27日,第2军同时向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山进攻。刚开始日军强攻守军正面阵地,守军依托外围工事和城墙顽强抵抗,顶了两天,使日军进攻屡屡受挫。和以前一样,日军见正面强攻不行,又使出了正面进攻的同时,侧后迂回的老招数。

    守军也是老样子,一点防备都没有,日军迂回成功,守军被迫撤退。攻占六安、霍山后,第2军兵分两路。左路第13、16师团穿越大别山北麓直逼武汉,右路直捣罗山、信阳,迂回武汉。左路第13师团9月2日逼近叶家集,开始进攻富金山。富金山靠叶家集很近,在商六公路的南翼,在山上可以居高临下地封锁公路,日军想绕过去都不行,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进攻富金山了。

    守富金山的是宋希濂71军的两个师和原东北军51军的114师,由宋希濂统一指挥!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会战

    此时,武汉外围终于迎来了日军!

    日军第十三师团和第十六师团第一零九联队夺下罗山之后,兵锋直指东面十里的淀土山,加入了攻打淀土山的日军中,迂回攻击武汉。WWw;淀土山方向此时已经成了武汉西面的屏障。

    八月二十二日,淀土山阵地方向上的敌军猛然增加了三四千人,集中了大小炮十多门,对着一七零团的防守工事连续轰炸,炮阵之后,便采取整排整连波浪式密集冲锋的战术,对我方的阵地进行猛攻,一七零团第二营在袁营长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反复争夺,全营五百多人,伤亡了近三分之二,但依然坚守阵地,岿然不动。

    与淀土山阵地并行的是黄土山阵地,位于淀土山之北,两块阵地间只隔着一条小河。黄土山扼守着武汉的西北大门,却属于高飞一五一团第一营的防区。

    敌第十六师团原本是东久迩宫稳彦王布置的主攻武汉部队,所以在开战以来,东久迩富稳彦王为了保存这个师团的实力,一直避免这个师团与**正面交锋,直到此刻,敌人的这个主力才尽显出来,打算以贯虹之势一举夺下武汉。

    敌人第十六师团此时兵分两路,其第一二零联队主攻淀土山,准备拿下后直扑武汉西门:而从罗山开来的第一零九联队又是这个师团的精锐之师,负责攻战淀土山之北的黄土山,然后直扑武汉的北门。也就是此时,敌人第一零九联队成了二十六师第一五一团正面之敌。

    守在黄土山阵地的是一五一团第一营,也就是荣光指挥的营。

    高飞的三个营,除了荣光的第一营布置在黄土山阵地外,刘思海的第二营守于北门阵地,麻旺的第三营随时机动。此时,第一营首先与敌人接上了火,战斗异常激烈,高飞打过电话去,荣光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着,一定会坚守到底,不让敌人前进半步。但是,听着西北方向是隆隆威片的炮声,高飞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将北门布防交待给了刘思海与麻旺,自己带着警卫魏楞子和一个参谋赶往黄土山,他要亲自指挥退敌。

    出北门往西不到十里路,就可以到达黄土山。

    还未到黄土山,高飞一行就被敌人猛烈的炮火所震动,这一路上还有不少的炮弹落在自己的身边,险象环生,着实让魏楞子捏了一把的汗。

    高飞却知道,一旦敌人的炮火停止,那也就意味着敌人大规模的冲锋开始。

    高飞来到黄土山第一营的指挥部的时候,敌人的炮击已经停止了,荣光顾不得和他多作说明,便率领着一营的士兵们从坚固的水泥工事中钻了出去,果然,敌人开始进攻了。

    在山上,一营占据了绝好的地势,四门追击炮架在山顶之上,对着沿着山路爬上来的鬼子猛轰,炮弹在密集的敌人中间炸开来,转眼间,舌女人便阵尸上百。

    “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冲锋了!”荣光告诉高飞:“我们的工事也被他们炸过了四次,呵呵,如果他们再来两次,这些工事只怕不顶用了!”

    “你的伤亡有多少?”这是高飞十分关心的问题。

    荣光一边指挥着备连在阵地上防御作战,一边道:“伤亡还不算太大,呵呵,五百号人,有一百多伤亡,不过,你看见没有,敌人在这里留下的尸体还要多,足足是我们有三四倍呀!”

    高飞站在山顶的一块巨石之后,举起望远镜,向对面的敌人冲锋坡面望去,果然如荣光所述的一样,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足足有三四百余具,而此时敌人的人数之众,也让他不由得皱起了双眉,光是冲锋面上就应该有上千人,是一营人数的两倍以上。

    “师座,要是有炮兵过来打一下就好了!”荣光也忍住的遵。

    高飞点了点头,却有些无奈地道:“咱们的炮营去守西面了,他们那边的敌人是两个联队,有两三千之众,比你这边要多了许多,而且他们的伤亡也比你这里严重得多。”

    “我知道!”荣光道:“我跟他们的袁营长通过电话,我们是他们的侧翼,我也知道他们要是顶不住了,我们这个阵地也就完了,所以没有请求炮兵支援。”

    高飞想了想,道:“我还留了一个重炮排,有三门重火炮,可以调过来!”说着转回营指挥部亲自给一五一团部打电话,调集此时一五一团唯一重炮排。

    黄土山阵地之上,敌人的冲锋已经近到了眼前,看看他们已经到了机枪的火力范围之内,荣光才出令开火。

    高飞团里的武器配制是**部队中佼佼者,荣光的一营下辖是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排。按道理说,一个步兵连拥有九挺轻机枪,重机枪连拥有六挺重机枪,一个追击炮排拥有两门八十二毫米追击炮。但是因为高飞的团却有一些特殊,因为他个人的手段和关系,他的步兵连却有十二挺轻机枪,重机枪连有九挺重机枪,而迫击炮排却有四门追击炮,火力是二十六师中最强大的。

    此时,虽然迫击炮已经失去了近距离攻击的能力,但是九挺重机枪、三十六挺轻机枪所组成的强大火力网,将整个敌人的冲锋面封锁了起来,只看到敌人纷纷倒下,或者抱头滚下山去,让大家都说不出来的畅快。就算是有一些冲过火力网的鬼子,也会被步枪瞄准,还没有冲到战壕前,便已然丧命。

    高飞的兵,有两项专长是别的师无法比拟的,首先是枪法普遍比别的团的高上一等,许多人都可以与鬼子一拼高下,这些都是高飞亲手调教出来的;其次是拼刺能力超强,在这个方面,还要感谢那个松下靖次郎。从整体上来说,高飞的兵与这些鬼子兵可以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是单兵作战来讲,那可能还有明显得差距。

    第一波敌人被打下山去,只留下了一堆的尸体,但是第二波又紧接着冲了上来,也就在这时,重炮排赶到了,三门重火炮将炮弹从六里外,飞过**的阵地倾泄而来,在敌人的人群中爆炸开来,只见血肉横飞,哭喊声连成了一片,战场上鬼子的尸体骤然增加了起来。

    高飞面沉似水地看着武汉的地图,此时,敌人已经出现在了武汉的西面、东面和北面,西面淀土山、黄土山方向战斗尤其激烈,那里工事坚固,应该可以抵挡一天到两天。而南面隔着一条江就是潢望镇,这个潢望镇也是武汉南面门户,敌第六十八师团只要沿江向西再走六十里,就可以抵达潢望镇了。不用想,日军肯定要夺占德山的,如果此时德山一丢,那么武汉唯一联系外界的通道将被堵死,武汉真得便成了一座被围困的孤城。

    此时,作为保护武汉的最高将领,高飞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委座的训示已经明确要求二十六师要与武汉城共存亡,也就是说,如果武汉城丢了,那么他也只能走成仁这一条道了。他忽然想起了台儿庄来也是如此的一个死令,但是最终他们都做到了,并且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而今天,这与上一次又是如此得相似。

    报务员拿着战区长官的电报走了进来,电报的内容询问他可以守武汉多久,看来,在李宗仁的眼里,武汉是守不住的,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电报。高飞迟疑了一下,马上起草了回电,告诉李宗仁,只要他高飞还活着,就一定带着二十六师战斗到最后一刻,不成功便威仁。

    不久,报务员又拿回了李宗仁的回电,告诉他,战区正在部署之中,各路援军正在赶来,只要二十六师能够再坚守十天,将敌人的主力吸引在武汉城下,那么战区的备部队就能够布署到位,形成对敌人的反包围,到时便可以与二十六师里应外合,将敌人聚歼在武汉及其附近,实现战前所拟定的反击计划。高飞再一次拟定电文,告诉李长官,要他放心,二十六师坚决完成这个任务。

    电话铃声急切地响了起来,高飞接过接线员手中的电话,里面传来了南门处一五二团团长余文正的电话,却告诉了他一个很糟糕的消息,敌人第六十八师团前锋已经到达了潢望镇,正与驻守此处的第一百军六十三师一八八团激战,一八八团根据战区长官的命令,此时归二十六师调派。而一八八团抵挡不佳敌人的进击,团长邓光到底不是高飞的人,不愿意自己的部队被打光,所以擅自决定撤出德山。

    高飞一听这个消息,立刻火了起来,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有人这么自私自利,如果二十六师完了,那么,失去的将是整个战局。而德山一失,也就意味着二十六师被断了后路。

    当下他急令余文正调派一个营过江去德山接防,他还是放心不下,又把电话打到了北门自勺一五一团的团部,此时老黑却不在团部,于是便直接调派机动的麻旺的第三营第八连赶往德山,以期能够借住先前做下的坚固工事,迟滞敌人的快速合围。于是,麻旺亲自带领第八连增兵德山。

    直到这些都派将下去,他才电令一八八团团长邓光,必须死守德山,以保证武汉的南面安全,否则将军法从事。哪知,这个邓团长并不吃他的这一套,回电来说他已率部转向德山之西的斗姆湖方向,准备与第一百军靠拢。高飞气得险些将桌子拍烂,电告李长官,一八八团擅弃德山,武汉已处于敌人合围之中。

    直到晚上,高飞才接到了麻旺的消息,一五一团第八连会同一五二团第二营已经拿下了德山将敌人前锋赶出了镇子。不过,很显然,敌人后面源源不断的增兵过来,已经开始在德山拉锯了。

    八月二十三日,一大早,敌人就对黄土山的阵地展开了进攻,依然是猛烈的炮火,炮火后是步兵的冲锋,老掉牙的战术,却又是最简单有效的作战方法。

    相对来说,鬼子这几年来并没有更高一点的战法,抗战初期使用的坦克也少了许多,因为有限的资源,便是有零星的坦克也只能分散在步兵中,基本没有什么效果;而同时,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美军的援助,反而在作战武器上有所突破,坦克也出现在**的部队里,只是和日本人一样,由于数量有限,也只能当成是步兵的辅助。在军事机械化上日本人并没有进步,反而在生化武器上倒是十分张狂,很显然,敌人已经走进了一个偏执的极端。

    和前一天一样,荣光的第一营奋起反击,一次次将敌人的冲锋击退,整个山岗上一片赤色,敌人的尸体陈了上千具,但是,他们后面的援军也不断地到来,一时间,黄土山阵地被压得喘不过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