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1514:23:33

    (4)

    朱儁首战失利,连皇甫嵩也受到影响,在长社(河南长葛县)被波才包围。

    农民军人多势众、气势正盛,皇甫嵩只好闭门不出。

    双方都在寻找战机,事实证明,皇甫嵩不愧是汉末名将,他在这方面有自己过人的眼光。

    到晚上,战机就来了。

    由于条件限制,黄巾军只能野外宿营,睡觉也没有军用帐篷,只能用野草扎几个凑合着用。

    这是个小小的纰漏,但却被不应该发现的人发现了。

    这个人是皇甫嵩。

    到深夜(应该是黄巾军睡得正香的时候),皇甫嵩派一部分士兵偷偷突入对方阵地放火,然后趁机带着人马杀出来,大家里应外合。

    火攻,应该是三国时期最经典最实用的战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靠火攻一锤定音的。

    黄巾军猝不及防,大败。

    真是祸不单行——这时朝廷又给皇甫嵩派来了一支生力军。

    带队的人当时不咋有名,后来却威名赫赫,直到现在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骑都尉(羽林军骑兵队长)曹操。

    其实仔细想来,黄巾军有点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皇甫嵩和黄巾军这么一交手,立即被照亮了,成为名将,曹操、刘备、孙坚原本没啥名气,也借黄巾军的光,大踏步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先说曹操。

    曹操,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了,关于这位老兄的是是非非争来争去的一两千年,口水战也打了一两千年,直到现在都没结果。

    踩他的人,是多数派,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他们对曹操同志的认识,来自于那部伟大的小说《三国演义》,在那本书里,关于曹操一切的黑材料应有尽有,从杀人放火、阴谋诡计、到玩弄女性无恶不作;从生理问题(长得丑)到心理变态啥也不缺,俨然就是人渣中的人渣,反面中的反面,浑身没有一个闪光点。最终,光荣地成为铁板钉钉的反面一号。后来搬到戏台,也一直是标准的白脸(奸臣)形象,光辉这么多年了,也让人唾骂了这么多年,怎么也洗不掉。

    挺他的人,过去是少数派,现在称为精英派。虽然不是多数派,但素质很高(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名气也很大,动不动还挂着什么作家、教授、专家等耀眼的头衔,写书、开讲座,语不惊人死不休,影响很大,大有为曹操同志平反昭雪之势。我想,九泉之下的曹孟德同志若知千余年后还有这么些高素质的粉丝在为他个人的名誉问题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喊,想必也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吧。

    曹操是一个让我纠结很久的人物。

    想了许久,我终于理出一些头绪来,一切纠纷的原因就四个字——思维方式。以国人的标准,凡事都得分个红黑两道,一清二楚。非红即黑,非黑即红,泾渭分明。比如,刘备,一定是仁厚的长者,诸葛亮,一定是智慧的化,他们都是正面人物,形象及其高大及其光辉,其实他们也有缺点,但如果你要说他们半个不字,口水都得淹死你;相对而言,同一时代的曹操同学,要上红榜,估计是不可能的了,比较这位老兄在世时,正事干过,好事干过,但坏事也够一火车了。

    但人是复杂的,复杂的人,怎么能用简单的标准来评判呢?

    前些年,我看到一位专家的文章。这位专家应该是一位标准的挺曹派,但就是这位铁杆的“曹粉”,竟然也对曹操同志的某些所作所为见不惯。

    他见不惯的原因竟然是曹操同志曾经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说孟德人生的一大污点,本人深表遗憾云云。

    专家满篇阶级斗争的高论,本人实在是不敢苟同。

    假如你是曹操,朝廷派你去打仗,你能不去吗?

    要指望古人有现代人的崇高思想境界,那怎么可能?

    这是典型用以今人的眼光评判古人,是比较滑稽的。据说在某些精英眼里,诸葛亮鞠躬尽瘁治理蜀汉,北伐中原也不是英雄,因为他抗拒魏国的统治,人为制造国家分裂。岳飞抗击女真族(金朝)的入侵也不是民族英雄,因为女真族即后来的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吴三桂也不是汉奸败类,他投奔的清朝最终统一了中国,这样看来,他不但不是汉奸,而且思想解放、意识超前,还是晚生后辈们学习的榜样呢。

    好人被打倒,坏人都翻身了。

    无怪乎网友说,现在的专家不干正事,专门放屁。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