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6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2019:18:17

    (6)

    酸枣是不能去了,那就赶到河内郡吧,总舵主袁绍在那里。曹操觉得袁绍是自己的好朋友,又和董卓苦大仇深,讨伐国贼无需动员,想来他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但曹操的思想还是天真了一点,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袁绍其实和其他诸侯一样,都是动口能力特强,动手能力特差的主儿。

    过去的一切都是浮云,。

    也不能说袁绍同志完全不思进取,其实他也在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自己的势力。具体说袁绍同志对讨伐董卓已经没多大信心,也没有多大兴趣了。他认为,即使讨贼成功,对自己也没多大的好处,因为迎接回来的皇帝也是董卓立的刘协!

    刘协不好吗?

    当然,至少袁绍是这么认为的。

    凡是董卓坚持的,我们坚决都反对,因为他是我的仇人!

    他不希望未来还受董卓扶持的皇帝领导,所以,他对讨伐董卓并不热心。对董卓不承认,对董卓立的皇帝也不承认,这就是他的态度。

    当然,袁绍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国不可一日无君,其实袁绍的如意算盘是,自己另外拥立一个皇帝,重新开张,方便省事儿。

    你董卓可以立一个刘协当皇帝,我袁绍就不可以另外立一个皇帝吗!

    所谓的另立,就必须废掉汉献帝。

    但要废掉现任老板,总得找个理由,大家才买账啊。

    当你决心办某件事时,理由总是不难找的。

    袁绍同志的理由如下,现在刘协在长安,受董卓的控制,不知是死是活,要攻打也不容易,还不如我们把他的身份、户口一块儿注销,我们找一个人另起炉灶,和西边的董卓对着干。

    为此,他还找到了自己的支持者——韩馥。两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忙活策划选举新老板的具体事宜。现在曹操来了,他自然希望这个昔日的好朋友曹操也能多多理解他,支持他,帮助他。等新公司成立后,大家一起做开国元勋,共同发展。

    谁都知道,那是一个圈套。

    曹操自然不会像韩馥那么傻,轻易上当。

    曹操总算看清了这位昔日好友真实面目,如果说以前还有幻想的话,现在已经湮灭。

    面对袁绍殷切的目光他也毫不犹豫做出自己的选择——一口回绝:

    “董卓的罪行,举国皆知。我们兴起义兵,天下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现在皇帝年纪幼小,被奸臣董卓控制着,就是想犯错也没机会啊,我们凭什么注销人家的皇帝资格?如果莫名其妙地把老板给废掉了,天下的人会怎么想?他们怎么会支持我们!”

    一句话,要废皇帝,那是野心家董卓才干得出的事情,要干你们自己干,别拉我下水,我可不想趟浑水,你们去迎接北边的“皇帝”(刘虞),我要向西迎接皇帝(刘协在长安)!

    曹操有自己的原则,袁绍却不会死心的,朋友不可靠,那就向自己兄弟寻求援助。

    兄弟不是外人,什么不说,胳膊肘总不会往外拐吧。

    事实上他这个兄弟,最擅长的就是打内战,对兄弟比外人还外人呢。

    手足之情是什么玩意儿,纯属扯蛋。

    由于弟弟驻军在南阳郡鲁阳县,兄弟间是没法面对面地亲切交流了,因此,袁绍决定给他写信,所谓见字如面,信到人到,相信弟弟会理解支持的。

    不过这封信上列举出的理由就比较雷人了:刘协不是先皇的儿子,根本不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

    呵,居然说刘协不是灵帝的儿子,袁绍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

    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是手段,是实力。

    为了加强这封信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袁绍连国仇家恨也搬了出来:兄弟,西边的皇帝是董卓立的冒牌货,想想我们一家是怎么惨死的吧,我们怎么能拥护这样的皇帝呢?西边不亮东边亮,不如咱们兄弟俩东边再立一个,重新开始幸福生活。

    哥俩好,鬼才信!

    袁术不是鬼,但比鬼还精,所以他也不信。

    不仅不信,还跳起脚反对。

    袁术旗帜鲜明地反对,并不是他对朝廷的感情有多么深厚,对皇帝多么忠心耿耿,其实袁术他有自己的小算盘。

    后来的事实说明,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公元197年,袁术建立了仲家帝国,正式称帝。

    现在你立一个能干人出来领导我们,坏我的好事,我的理想怎么能够实现?

    所以,这件事不仅要反对,而且是坚决的反对。

    不过,此事不能明说,袁术玩起文字游戏的功夫也是相当地深:哥,你别在那里大放厥词了,兄弟我现在只想讨伐董卓,别的什么都不想!(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很会表演,很会装。

    哪怕你是我的哥哥,谁挡我的道儿我对谁不客气!

    应该说,袁绍除了动机有点问题外,眼力还是不错的,他选的也不是什么庸庸碌碌的无名之辈,而是一个贤明能干人,也是汉末最后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刘虞。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袁绍连皇帝的玉印都帮忙刻好了,就等新老板走马上任了。袁绍他们还派出使者前往幽州,积极游说。

    袁绍忘了,刘虞只是政治家,不是野心家。

    虽然都是玩政治的,但政治家玩政治是守规矩的,野心家是不守规矩的。

    所以守规矩的刘虞很明事理,野心家的帽子他坚决不戴的。

    在董卓专权时期,刘虞是少数几个受各方面都欢迎的人。关东联军的袁绍自不必说,连老奸巨猾、目中无人的董卓也是极力拉拢刘虞,拜他为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杀掉太傅袁隗后,立即想到要让刘虞来补这个缺。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电话、没有传真,又是乱世,千山阻隔,远在幽州的刘虞并没有接到这个委任状。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