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8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18:33:26

    (3)

    这样,朱儁(jùn)总算是组织起了一支“多国部队”。

    都快打到家门口来啦,董卓也不含糊,考虑到朱儁也算一把打仗的好手,董卓派他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挂帅,组成强大阵容,讨伐朱儁。

    如果把董卓凉州军团比作黑社会组织,老大就是董卓,接下来的二当家是他弟弟左将军董旻(mín),你应该记得那是皇甫嵩同志担任过的职务,董卓派弟弟接替皇甫嵩,顺带把他的军队也收容了,真是一举两得。接下来就是第二梯队的一大群中郎将,如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等;中郎将下面是第三梯队的校尉,如李傕(jué)、郭汜、樊稠、张济等。所谓树大招风,从他们的命运而看,地位越高的,摔得越重,官儿越大,死得越惨,如黑社会老大董卓就死得最难看,他的兄弟也死得很惨,像中郎将牛辅、徐荣、吕布、董越的命运也不咋滴,倒是下面的几个校尉越活越滋润,最后还修炼为祸国殃民的“四人帮”。

    牛辅的功夫一般,但他手下却卧虎藏龙:李傕、郭汜、张济,个个生猛异常,连很有才的贾诩都是他手下跑腿的。

    相对于朱儁,他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人多,好几万人,久经考验,十分强悍。朱儁的人马表面上看是支多国部队,但实际战斗力也就相当于一支杂牌军,而且怎么算不会超过一万。

    今非昔比,再也不是当初对付黄巾军的情景了。

    敌人既有数量,又有数量,战争还没开打,结果似乎已经提前揭晓。但打不打得赢是实力问题,打不打是态度问题,全国人民都看着你,总不可能一枪都不放吧。

    初平3年(192年)春,朱儁带着他多国部队迎战凶悍的凉州军团,昙花一现后,随即如同流星般地消失了。

    对于董卓而言,皇帝控制在手里,他的对手,有骨气一点的,曹操败了,孙坚没了,朱儁败了,敢打的都失败了,余下的像什么袁绍、袁术基本上是得了软骨症的缩头乌龟,如果不多多补充钙片,实在不足为虑。

    以前董卓相信士人,但现在的董卓已经变了,皇帝是不能相信的,大臣也是不能相信的,其他的人都是不能相信的,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人在江湖里漂,哪能不挨刀呢?安全重于泰山,因此安全保卫工作不能不提前布置。

    董卓想到了一个最保险的办法——搞建设,具体说是修城。董卓是郿侯,封地是郿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眉县,离长安200多里,他花大力气在自己的领地里重新建了一座新城,老百姓叫它郿坞,董卓依自己的性格自己定了一个更加霸气更加响亮的名字——万岁坞。

    之所以叫坞,那是因为这座城市的落户居民成分单纯得很,除了警卫他的军队,只有董卓一家人,像什么老百姓、闲杂人等是无缘入内的。而且,一般官员经过这个万岁坞的时候,就得像见了万岁爷一样,下马行礼。

    董卓老贼大手笔,完全按照首都长安城的标准进行施工,城墙有七丈高,宽也有七丈,像一个坚固无比的超级堡垒,把自己封闭式管理起来,那时反对派手里没有手榴弹、炸药包,没有飞机、大炮,就是全部变成董存瑞,又能把我怎么样?

    世界上再坚固的堡垒也有攻破的时候,但董卓是不会考虑这些的。

    董卓成天龟缩在里面,郿坞里的工作、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董卓足不出户,就在里面遥控朝政,其余的像什么生活、休息、娱乐,自然也全在里面搞定,大臣因为工作需要汇报的,统统上他这儿听取指示。

    一般的事情根本不出门,你能把我怎么样?

    有人会问,你不出来,东西吃光了咋办?

    放心,穷庙子里有富方丈,虽然老贼把持朝政才短短三年,但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捞钱的好手:除了广泛开展搜牢、抢劫、盗墓等一系列暴力犯罪活动,董卓还饶有兴趣地搞起了金融创新,币制改革。

    他推出了新版的五铢钱,是假币。

    不是为国家,而是为自己。

    说来董卓造假币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因为造假的原料都是现成的——12个金人(铜人),那可是秦始皇留下的宝贝古董。在他统一六国之后,为宣扬自己的功绩以及防止别人造反,他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集中于首都咸阳加以销毁,为了便于保管,特意铸造了钟鐻(jù)和十二个各重千石的大铜人,置于宫廷之中。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把这十二个金人运到长乐宫。每个金人重约一千石,而一石等于120斤,而秦朝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8克,也就是半斤左右,这样算下来一个金人相当于现在的6万多斤。现在董卓看他们天天立在哪儿怪可惜的,还不如变废为宝,董卓同志当机立断,拍板决定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家伙砸掉10个铸成钱,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一个铜人6万多斤,也就是30多吨,变成钱也就是满满的一大卡车啊,如果10个铜人全部变成钱,就是10大车啊。

    发了,真的发了。

    更绝的还在后面,当时通行的五铢钱,一枚大约3.6克,但精于算计的董卓却偷工减料,造出的钱是迷你超薄型,重量大幅缩水到只有0.6克左右,而且由于工艺把关不严,造出的东西质量始终不过关,连上面的五铢几个字也模糊不清,真比假钱还假。

    一般奸商造假,抓起来一刀砍了就是了,国家一把手带头造假,你能把我怎么样?

    钱是造出来了,后果却极其严重,物价飞涨,一石粮食竟要几十万钱的天价(谷一斛至数十万)!如果你仔细算一下的话,就可以惊奇发现,你挑一石铜钱竟然无法买回一石粮食!

    如此费事,要那些破铜钱干啥?

    到后来,大家干脆都认人不认钱了,包括正版的五铢钱也没人相信了(自是后钱货不行)。这件事的影响是极其恶劣而深远的,以至于后来的牛人曹操想恢复五铢钱,也不行,他的儿子曹丕想恢复货币,也没有成功。

    要买东西怎么办,拿东西来换,以物易物,等价交换。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