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8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0619:18:46

    (7)

    洛阳是不能再待下去了,为了安全起见,王允改名换姓,浪迹天涯成为浪子。

    灵帝刘宏死后,王允受大将军何进的邀请,再次复出,枯木焕发第二春。

    张让还在,不同的是,这次张让没有再为难他——没空。

    张先生现在实在很忙,正忙于斗争。

    朝廷的斗争依然如火如荼。

    这次不光是斗争的层次也提高了,而且对手的档次也上了几个台阶了,全是带头大哥级的人物,如大将军何进等等,再差也是袁绍一类的**,至于那个死过好几回的无业游民王允,实在看不上眼,也实在无暇照顾他。

    这次王允成熟多了。

    都说商场如战场,其实官场更如战场,商场玩的是经济,输了还可以卷土重来;而官场处处布满雷区,玩的是权力、是心跳,一着不慎连命都没有了。他终于意识到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光有正义感是不够的,光有战斗精神也是不够的,光有实力也是不够的。

    人在江湖上漂啊,哪能不挨刀啊。从某种说意义上说,行走江湖就是为人处世,处得好,八面玲珑,处处吃香,处不好,四处碰壁。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学会忍耐、必须学会伪装,必须学会虚与委蛇。

    董卓进京时,他这么做了,所以他成功了。

    再后来他忘了,所以他最终失败了。

    这次出山,他还没怎么表现,江湖上就接二连三发生了一系列确眼花缭乱的事情:何进完了,张让等人也玩完了,紧接着董卓进京了,开始重用士人,王允也属于董卓重点关照的对象。

    历史,悄悄将他推到了前台。

    但这次,他选择了合作。

    现在的王允已经乖巧懂事了,他不再愤世嫉俗,他学会了曲意奉承。董卓废少帝,袁绍他们反对,王允没反对;关东将领要造反,董卓要镇压,王允没反对;董卓要迁都,许多人反对,王允还是没有反对,甚至董卓在洛阳烧杀抢掠,王允都没有发声明表示谴责。

    在外人看来,以前那个特别能战斗的王允变了,变成了两面派;在董卓看来王允也变了,变成了自己人,用这样的人,放心。

    其实,他们的感觉都是错觉。

    王允身上的标签虽然老滑头、两面派,但他的心只有一颗——爱国心。

    我心永恒。

    王允知道,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无效的。以董卓的实力和脾气,莫说一个王允,就是一百个王允反对也是无效的,就是全天下的人都投票反对也是无效的。

    该执行的还得执行,该杀的还得杀,该流血的还得流血。

    王允清醒地知道,董卓是国贼,除掉他是必须的,但要真正取得斗争的胜利,目前只有忍耐,只能虚与委蛇,再寻找合适的战机,才能让那个窃国大盗一招毙命。

    以前的王允特别能战斗,现在的王允特别能忍耐。

    所有的忍耐,都是为了战斗!

    仅此而已!

    于是,王允同志经过彻底反思,规规矩矩地当起了老实人。

    于是,董卓轻易上当了。

    经过考察后,董卓发现,王允同志对自己的定位是很准确的,工作态度也是十分端正的,作为下属,他一心一意为领导打工,任劳任怨,领导说一,他绝不说二,领导说三,他绝不道四,领导指东,他绝不往西。这样乖巧懂事的人不提拔重用简直就没道理了。

    董卓也不含糊,并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当上了总理(司徒)、同时兼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尚书令),“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真可谓进步神速。

    敌人就是这样一手培养起来的。

    接着董卓还给他王允一个温侯的头衔,享受五千户的租税(食五千户),这相当于是送王允一个聚宝盆了。大家都知道,吕布是著名的温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温侯的头衔一开始是属于王允的,在铲除董卓之后,为酬谢吕布同志“大义灭亲”的壮举,王允特意辞去温侯爵位,让给吕布。

    董卓真的很大方,很真诚,但王允却真的很谦虚,很客气。

    他居然不想要。

    打工仔为老板工作天经地义,无功不受禄,要什么赏赐啊?

    天上掉金元宝居然不接,董卓有点纳闷了,千里当官只为财,你小子是不是玩虚伪,嫌少啊?

    王允只嫌多,不嫌少。

    董卓更加搞不懂了,老子都是大贪官,你小子却不贪污不**的,咱们一点共同语言都没有,莫不是反贪局派来的卧底吧。

    阴谋家的朋友只能是阴谋家,贪污犯的朋友也只能是贪污犯,你没有一点不良嗜好,我怎么放心使用呢?

    终于有聪明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赶紧出面劝王允,你干嘛呢?董太师他老人家给的东西,不要不行,你不要就是不给面子,你不给面子,董卓就不会高兴的,董卓不高兴,就会整人,不划算的。

    王允一想也是,在董卓的眼里,只有服从他的才是好同志,如果过分谦虚,破坏自己在他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引起他的猜疑,反倒弄巧成拙了。

    那就先把太师的一片深情厚谊收下,在说了一大通感谢领导厚爱的话后,王允接着向董卓谦虚地表示,太师啊,您的心意我领了,但您给的礼物太重,食租税(采邑)五千户实在太多,我胃口没那么大,您老人家随便给点意思意思就行啦。董卓拗不过,给打了个折,赏采邑二千户。

    董卓给的礼物照收,私下里的密谋工作也照做,而且是紧锣密鼓,一点没放松,这就是王允的精明之处。

    其实董卓的毁灭,就是从王允加盟的那一刻开始的。

    王允首先找到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事宜。他们商议的结果就是,对付像董卓这样手握重兵的狂人,手头没有一点兵,说什么都是白扯。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