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5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819:24:14

    (4)

    虽说是民屯,但事实上组织形式也和军队差不多,最基层的管理干部叫司马,管理一个屯,司马上面是典农都尉,(管理一个县的屯田事物)千万别小看他们只管农业,其职权相当于县长,管理一个郡屯田事物的叫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职权相当于太守。农民的收成与国家分成,如果你自带耕牛,就五五分成,没有耕牛的,可以去官府租借,使用官牛者,四六分成(官6民4)。虽然现在看来官府的那一刀有点狠,但在那个混乱年代,千里无鸡鸣,作为农民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也是很满足了。

    军屯就好理解了,士兵平时种地,战时打仗,和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差不多吧。

    曹操推行屯田,先在许县附近试点,当年见效,收获粮食百万斛,尝到甜头后,屯田制度全面推广。

    除了屯田,曹操还实行多种经营,具体说就是盗墓。

    为了更好开展盗墓工作,曹操还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人才,负责盗墓工作的领导者叫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他们专门负责解决部队经费短缺问题。

    当然在正史中并没有关于曹操设置这一“官职”的记载,而是最早出自于陈琳执笔的讨伐曹操檄文里面。

    该檄文语言铿锵,文采斐然,可谓骂人的经典之作,把曹操祖宗三代从头到脚骂了个狗血淋头。其中关于曹操劣迹部分,重点点名说,这个盗墓祖师爷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还进一步说曹操为父亲报仇征讨陶谦时沿路挖人祖坟,死者尸骨散落一地(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檄文最后还爆猛料说曹操同志除了指使手下人干,也曾经亲临一线组织指导工作,如盗挖梁孝王陵墓就是如此(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

    官渡之战,陈琳同志被捉拿归案,但由于其思想转变快,认识到位,曹操反而量才录用,对其骂他盗墓的事实,也没有追究,相当于是默认吧。

    打仗就是打经济,打后勤,曹操有粮了,腰板也粗了,打仗也更有自信了。而同时代的刘备、吕布、袁术、张绣都都没有这种眼光,因此从某种角度讲,曹操之所以能打败他们,也是屯田制战胜了他们。

    袁术知道现在的徐州很缺粮,吕布最需要什么。因此,他特意给吕布一个鱼饵。

    东汉的一斛粮食折合现在大约27斤左右,也就是说,袁术答应给吕布同志500多万斤粮食。

    这在饥荒年代绝对是笔大数目,对任何人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包括吕布!

    吕布是个没原则的人,过去为了利益,领导可以不要,干爹可以不要,你一个刘备又算什么呢?

    诱惑远远比亲情更重要。当然,吕布也知道,袁术说话有时是不作数的,但无所谓,至少能得到下邳这么一块地盘,也值了。

    为了粮食,为了地盘,这笔买卖,干!

    吕布一翻脸,张飞就很受伤。

    恰好这时,刘备手下的一个叫许耽的中郎将也叛变了。许耽是丹杨(丹杨即丹阳)人,也是陶谦的老乡,他叛变的原因,就是因为张飞杀掉了自己从前的战友曹豹,心头不服,于是连夜派手下的一个叫章诳军政官找到吕布,告诉他下邳城里的情况,而且说,现在有一千多丹阳兵在城西做内应,只要吕将军您一到,我们就打开城门。

    天下居然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吕布高兴得快合不拢嘴了,他连夜进兵,天明时抵达下邳城,城里的丹阳兵果然很配合,他们主动打开城门,“引狼入室”,吕布趁势下令在城里放火。

    这下好了,下邳丢了,士兵散了,张飞一下子输得精光。更糟糕的是将士们的家属,包括刘备同志的家属,通通被俘了。

    刘备得到老窝被端的消息,急忙回军救援,但到达下邳时,还没攻城,手下的人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也难怪,自己的家属当了吕布的人质,谁还有心思打仗?

    人越来越少,这仗没法打了。

    刘备收拾残兵败将,退回广陵郡,与袁术接战,但军无斗志,很快被打败,退到海西县,徐州淮河以南的土地渐渐地并入袁术的版图。

    再这么下去,敌人不来,自己人先垮掉了。

    我不迷信命运,但我相信历史上大凡开天辟地的君王一般都是运气极佳的人,比如刘备同志就是如此,在他山穷水尽的时候,贵人出现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