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9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9-0119:14:56

    果然不出刘巴所料,赤壁之战后,刘备接着就占领了桂阳,长沙、零陵等地,刘巴虽然是零陵郡的地头蛇,策反也没戏了,而曹操早已经把自己的诺言扔到爪哇国去了。

    刘巴一事无成,但北上许都的路已经封锁,他只好去交州。

    在一个叫临烝的地方,刘巴遇到了诸葛亮,虽然他现在属于不光彩的叛逃者、敌对分子,但诸葛亮却并没有怎么为难他。倒是刘巴开口就说,哎,我现在没办法说服民众,一事无成,都是运气不好,今后即使我葬身大海,再也不会看荆州一眼了(若道穷数尽,将讬命於沧海,不复顾荆州矣)!

    说话很绝。

    诸葛亮耐心地开导他说,刘豫州也是英雄人物,占据荆州,事业处于上升期。你还想到哪里去呢?

    回头吧,我们不计较。

    但刘巴实在是顽固透顶,他毅然决然地说,巴接受任务赶来,即使事情办砸了,也应该回去复命(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你不要再劝我了。

    随你去吧,我不为难你!

    刘备知道刘巴的恶劣言行后,更是恨得牙根痒痒的(先主深以为恨)。

    刘巴,你这个顽固分子,曹操有什么好!

    刘巴不能去他向往的北方复命,只好往南走,到交州落脚。为了人身安全,他特意把自己的姓改作张,但由于和交趾郡太守士燮意见不合,不久他又决定去益州投奔刘璋。

    不巧的是,还没到成都,在益州郡(益州郡在云南),他就当地人抓获,太守左看右看怎么都觉得他不像是好人,准备把他杀了,为民除害。

    刘巴一看大事不好,连忙喊冤,说是我千里迢迢为的就是来投奔你们领导的,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客人呢。

    但他的话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太守的一个秘书(主薄),觉得这个人与众不同,不能杀掉(此非常人,不可杀也)

    事实证明,这个世上的好人还是很多的,主薄不但挽救了刘巴的生命,还亲自护送去成都见刘璋。

    刘璋对刘巴比较喜欢,刘巴对刘璋也不错,比方说刘璋决定引进外援,打击张鲁的时候,刘巴就友情提示说,不能让刘备进来,刘备这个人我见过,一代枭雄,您这样决定,怕是要养虎遗患啊(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但当时刘璋已经鬼迷心窍了,一心想养老虎去咬张鲁,他绝不相信老虎会咬人的。我对他好一点,他感恩还来不及呢,怎么反咬一口呢?

    最终刘璋还是把刘备请进来去打张鲁,刘巴再次劝阻,千万不要放走刘备,如果派刘备放去打张鲁,那是放虎归山(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刘巴的意思可能是既然刘备敢来,我们就敢杀,找机会把他给黑了,老虎就不会伤人了。

    可惜,刘璋不懂。

    看领导如此不开窍,刘巴只得不住地摇头,此时他头脑里隐隐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益州前途堪忧啊。

    于是他关门谢客,泡起了病假。

    心灰意冷了。

    事实真如刘巴所预料的那样,刘备很快包围成都,刘备也知道刘巴这个老冤家人在成都,以前他很恨刘巴,连杀他的心都有,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无论如何也要得到刘巴!

    我能征服偌大的益州,却不能征服小小的刘巴,那就太没颜面了。

    考虑到部队里不少将士可能自告奋勇地帮他雪恨,刘备特意下死命令,进城后,有胆敢伤害刘巴的,我诛杀他三族(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

    有刘备这把保护伞,刘巴自然安然无恙。

    得到刘巴后,刘备心情大好,而诸葛亮多次称赞刘巴识时务,于是刘备安排刘巴一个厅局级领导的职务(西曹掾),让他就在自己的左将军府上班,自己每天看着舒服。

    事实上,刘巴很快就给刘备解决了一道难题——刘备的手下洗劫益州仓库,导致军费吃紧的难题。刘巴的主意是,我们不是没钱吗?那很简单,我们自己动手造钱不就有了吗?士兵们手里的是五铢钱,我们就造新版的大票子,一枚相当于过去的一百钱(一百枚)。然后一边宣布大家手里的五铢钱必须限期兑换成新版钞票,一边采取强制措施平抑物价,不就财源滚滚就吗?

    于是一种崭新的货币——直百钱诞生了。

    直百钱也分为两个版本,一种叫直百五铢,另一种叫直百,一开始全部用铜,后来政府也越来越假,开始用铁;不光是材质变了,分量也变轻了,一开始一枚有**克重,到了后来偷工减料,居然造出了一枚只有0.8克的迷你型货币,分量减轻了,但价值还是一样一枚当一百枚。

    不管什么版本,都是一枚抵过去的一百枚,相当地坑爹。类似于现在有人拿出一张新版的一元钱,要当过去的一百元用,你干不干?

    当然刘备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士兵洗劫仓库,但政策一出台,吃苦的却是老百姓,要知道,士兵们的钱是反正是捡来的,无本的买卖,不管你怎么贬值,我都是赚;而老百姓就不同,家里的存款都是用汗水辛辛苦苦换来的,钱一贬值,汗水也跟着贬值,谁也觉得冤啊。

    所以说,刘备虽然有仁义的一面,但他并不全部代表正义;而曹操虽然有残忍、卑鄙的一面,但他们也不代表非正义,曹魏在照顾民生方面的某些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这个我以后会慢慢说)。事实上,只要我们抛弃成见,全面了解三国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难的。

    刘备虽然这事干得挺缺德,但还是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比方说国库在几个月内就很充实了(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为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得已牺牲了部分人的利益,你们要顾全大局,多多理解嘛。

    刘巴加盟刘备阵营后,转变过时的观念,为益州的发展积极地献言献策,但有一样东西他是没变的,那就性子高傲,尤其是对那些武将更是如此。根据裴松之版《三国志》引注的上介绍说,一贯喜欢和文化人打交道的张飞仰慕刘巴的大名,特意登门拜访,从白天到晚上,从晚上到天亮,张飞还在他家宿了一宿,但刘巴硬是不理人家的茬。你要来就来,你想走就走,恕不远送!

    太过了。

    要知道张飞好歹也是具有艺术家气质的高级将领(张飞善于画画),并不是粗人,被你如此冷落,自然是异常生气。诸葛亮知道后,也有些替张飞打抱不平,子初呀,张飞虽然是武将,但人家也是羡慕你名声,也是你的粉丝啊,你也应该热情一点嘛。

    谁知刘巴振振有词地回答,大丈夫处事就应该结交天下英雄,反正我和当兵的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刘备听说刘巴对自己的兄弟居然如此不恭后,不由得勃然大怒,这个子初,浑身臭毛病,我想打天下,才包容他,可他倒好,身在益州,却好像我们欠他人情一样,我看他心里还想着借道去北方(投靠曹操)啊!

    如果犯路线错误,后果就严重了。

    想了想,刘备觉得自己说话有些过头,于是缓和语气说,这个子初同志啊,才智过人,也只有我刘玄德这样的人才能好好用他!

    诸葛亮也在一旁说,不能处罚他,若论出谋划策,我可比子初差远了(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诸葛亮一谦虚,刘巴的形象便异常高大,刘备自然不再计较,大胆任用,法正死后,刘备让他接替法正尚书令的职务,相当于是国务院秘书长了。

    虽然升官了,但刘巴的头脑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和刘备之间从前的恩怨很深,万一哪天他突然要搞秋后算账,那就惨了,因此为了自身安全,他开始改变自己的率性而为的性格“恭默守敬,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当然,刘巴性格突然转变的原因,野史《零陵先贤传》是这样说的,曹丕称帝后,但刘备也急着要称帝,但刘巴和一个叫雍茂的主薄却不识时务地劝阻刘备缓一缓。结果刘备很生气,随便找个借口杀了那个不识时务的雍茂——杀鸡骇猴。

    聪明的刘巴终于明白过来,自己只有多做事,少说话才能混个自然死亡,光荣退休。后来刘备称帝需要各种文书、文件,刘巴都积极帮忙搞定(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

    官场如战场,低调一点对人是很有好处的。

    公元222年,性格孤傲的刘巴死后,魏国的尚书仆**陈群耐人寻味地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打探刘巴同志的消息,信中对刘巴同志的一生做了高度评价,同时深切地表达对刘巴同志的怀念之情。

    而吴国这边对刘巴的褒贬不一,张昭同志认为,刘巴如此对待张飞,实在太过火了;孙权则善解人意地说,如果子初同志处处讨好刘备,那就不是刘巴了,那就不是高人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