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8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1120:39:08

    在此之前,冯治安师副师长刘自珍和何基沣曾与守喜峰口的东北军约好,等天黑以后,29军就可以大部进入喜峰口接防,到时东北军再撤往后方休整。

    哪里能等得到天黑啊,东北军起个大早就要往后跑了。

    这里29军骑着骏马向北飞奔,那里他们推着大炮向南急退,表情竟然都是一样地急促。

    溜就溜吧,这帮人还说风凉话——“你们29军行啊,上去吧!”

    你们这也算是军人?!大炮在你们手里真让人有暴殄天物的感觉。

    当时东北军某些部队打仗之烂,几乎激起友军公愤(“苟遇日人攻击,靡不望风奔溃,事实昭彰,无庸隐讳”)。

    真应了那句老话: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中午,王长海团赶到喜峰口南关。

    王长海想得很好,来了以后,让对方长官带着他到喜峰口两侧阵地看一下地形,然后再部署兵力,可是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还没找到这个长官,阵地上的东北军忽然纷纷后退,他们甚至连即将放学的小朋友都不如,就那么无组织无纪律,一窝峰地往后跑,就象防水堤垮了一样(“退兵似水涌”)。

    王长海的换防部队立刻就被他们给阻住了。

    原因是关外出了点状况,据说日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看这样子,不找那个东北军长官也罢,自己动手吧。

    王长海观察了一下,迅速分出部队抢占喜峰口附近的各个高地和关隘。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它地方都占住了,偏偏最重要的一个高地——喜峰口东北制高点老婆山落入敌手!

    早在长城抗战打响前,29军就专门派人对长城沿线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发现喜峰口两边的高地,以东北的老婆山地势最高(山如其名),一旦被日军占领,其它高地便都处于其俯瞰之下,换句话说,谁控制了老婆山,谁在喜峰口就是老大。

    日军是追着东北军屁股追上老婆山的。东北军仓促溃退之前,没来得及把接力棒交到29军手上,反而稀里糊涂地交到日军手上去了。

    这支日军其实也是骑兵,不然也不会跑得这么快。他们属于服部旅团的一个骑兵中队(高惊骑兵中队)。

    在包括熊本师团等部队还未能上来之前,弘前师团进军最重要的西线古北口,服部旅团则很大度地把中线的喜峰口和东线的冷口都包了。

    活是多了一点,不过那得看跟谁打。

    对付万福麟,并不难。

    万福麟的部队不经打,那他本人在哪里呢?

    放心,离前线远着呢,你就是用装定位仪的精确制导导弹都不一定能找到他。

    东北军战绩如此糟糕,其实过错并不一定全在基层士兵身上,其主因还在“官长之素质与营长以上之动作”。打仗的时候,师以上高级指挥官都离第一线至少有200里距离,一旦交战,他们就靠电话在后面遥控,前面的情况两眼一抹黑,根本不了解,所谓指挥,当然也就只能是瞎指挥。

    反观其它部队,晋绥军“工兵师长”黄光华每战亲临,中央军25师师长关麟征急了会带头冲锋,以后我们还将看到更猛的——29军的前敌总指挥赵登禹赤着膊在最前面砍人!

    这些在东北军里面,想都不用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老是远远地躲在后面,还能不打败仗,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433)

    2010-02-1209:10:26

    按照那个丢脸丢到家的“热河经验”,在服部旅团主力未到达之前,一马当先的不是先遣队,就是小股骑兵。

    其实高惊中队人并不多,东北军可有2个师呢,还有大炮,如果认真一点的话,居高临下,决不至于被这点骑兵赶得到处跑——人家戴安澜团对付整整一个骑兵联队,不也守住了?

    中日两支骑兵部队都是远道而来,气喘吁吁,但却不约而同地在第一时间围绕老婆山展开了争夺战。

    现在形势却是完全倒过来了。日军变成了从上往下守,29军变成了从下往上攻,偏偏这里的高地还有个特点,北面平缓,南面陡峭,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南面上来部队的攻击难度。

    那就把特殊武器亮出来,肉搏。

    这个特殊武器,我不想卖关子,因为地球人都知道29军是靠什么出名的——大刀。

    前面晋绥军在冷口用大刀砍了米山支队,不过他们那也就叫做会耍而已,真正靠这个吃饭的,是西北军。

    对西北军来说,大范围使用大刀,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支部队从建军开始,就时时面临着军备匮乏这一难题。

    大家反正苦惯了,饭少吃一点,吃差一点,还能忍受,无非是裤腰带束束紧,三顿变两顿,馒头变窝头。但军备差是很难忍的。

    你没子弹,今天不打靶,明天不打靶,后天上战场的时候,可能连枪的准星在哪里都找不着了。就算是想拼剌刀,那枪剌也没地儿找去——西北军的步枪不仅既老又少,好多还不配刺刀,这东东看似不起眼,工艺却很精密,很多小兵工厂能造土枪土炮,却愣是造不出合格的剌刀来(相对而言,手榴弹这样的铁疙瘩就比较好生产,下线的时候就跟下蛋一样)。

    事实上,只要有钱,这些都可以迎刃而解。可西北军一直都穷得要穿开档裤,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如何能拿钱出来买武器呢。

    一方面,是没钱买军火或好一点的军火,另一方面,在民国历史上,西北军善战却又是有名的,除了中央军,有几支人马,敢轻易跟这帮兄弟当面锣,对面鼓地打一场?

    他们靠什么能赢?很多时候,靠的就是大刀。

    说起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个冷兵器的优点真是太多了。

    取材方便:有铁就行,用NN把菜刀的料就可集成一把大刀。

    制造简单:一个乡下铁匠就能完成,连普通机床都不要。

    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省钱,不仅前期投入少,后期也几乎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拿过来就能使。

    练打靶还要费子弹呢,耍刀的成本无非就是出身大汗。

    这东西,不光是被西北军看上了,晋绥军也用,再说开去,那时候只要缺枪少弹的穷部队,没有不打冷兵器主意的。毕竟,你在没枪的情况下,有口刀在手上,总比赤手空拳强吧。

    我们想探究的只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用过刀,可提起大刀,第一块牌子还得数西北军呢?

    (434)

    2010-02-1214:12:59

    身高体壮是个基本条件。

    这位兄弟可能要抱有怀疑:你不是说他们穷得连粥都喝不上吗,如何还能做到身高体壮?

    我告诉你,人家这身高体壮不是后天吃出来的,是先天成就的,也就是说,招兵买马的时候,挑的就是这帮人。

    别的不用看,瞧一眼老冯本人就知道了——一米九的个头(也有说是一米八,不过就这在民国年间也得仰天而视了),魁悟得跟头牛一样,往那里一站,犹如擎天一柱。你说这老冯也不是出身于什么顿顿喝牛奶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家庭,只能说是天降斯人了。

    主帅是个大块头,底下的兵也得多少相配不是。所以,西北军官兵一般都是高大威猛的西北汉子。至少,在我看过的历史老照片里,凡西北军的,一出场基本都是魁悟猛男。

    有高度,有体力,抡大刀自然就占便宜。

    然而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你没有武功底子,不熟稔刀法,再怎么卖力地挥来舞去,大刀的威力也不得不大打折扣。

    在《大刀》那部片子里面,主人公来自武林世家,所以大刀舞得有模有样。

    不过这是特例,跟《我的兄弟叫顺溜》中一入伍就是神枪手的“顺溜”一样,拿着做做典型可以,放之四海就不准了。

    人家会武术的能有如许成就,都不是一日之功,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也。

    在周星驰版的《鹿鼎记》里,韦小宝要向他的师父陈近南学功夫以防身,后者给了他一本书——只是目录,这位师父告诉他,等你把目录上的所有武学秘籍都看完,差不多就能在江湖上露个小脸了。

    韦小宝立刻打了退堂鼓。

    这就是做梦与现实的区别。前者只要拿到一本秘籍就可以笑傲江湖,后者穷数年之功,仍可能不得门庭而入。

    岂止武术,任何技艺莫不如此。

    当兵打仗舞大刀,就是马上要派用场的,谁能等这么久。

    那怎么办呢?

    有办法。

    我们退一步想想,你用大刀干什么?不是要当武术家,也不是要做明星当演员,那是拿来砍人的。

    不需要铺垫,不需要花俏,不需要眼花缭乱的一招又一招,因为我们这里没有拿着笔打分的评委,决定胜负的唯一标准,就是你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对方砍倒。

    经过无数次实践,西北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刀法。

    此即“破峰八刀”(又称无极刀法),也就是从传统刀法中提炼出来的8个要诀,拿他们来对付剌刀,够了。

    这8个要诀我都看到过,可如我等笨人既看不懂,也记不住。能不能再简单一点。

    当然可以。

    一套缩成了一招,如果写在密籍上,半页纸都不要。

    名字很俗,叫做“缠头裹脑”。

    包括两个动作,就是先磕一磕(挡开剌刀),再抡一抡(一圈够了,多了没用)。

    简单吧。

    然而实用。

    不会武术不要紧,脑子转得不快也不要紧,咱就记得把这个动作弄到熟就行了,到时候条件反射,只要记得使上力,就能派用场。

    宋哲元所要做的,就是把大刀这个西北军的看家活发挥到极至。

    (435)

    2010-02-1214:20:17

    请假条

    首先祝各位新年快乐,拜个早年!

    前面说过了,过大年是凡国人皆不能免俗的时候,所以得请假两天。何时再来开工,希望越快越好。:)

    2010-02-1919:52:08

    29军平时练得最多的,就是大刀,而且也是那一招两个动作,反来复去的练,没完没了的练,练到最后,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第一个从他们脑子里跳出来的,都是这个规定程序。

    这已经不是熟,是烂熟。

    现在又轮到大刀派用场了。

    王长海指挥第1营(石振纲营)一边攀岩,一边挥刀向老婆山的日军砍杀。

    日军被砍死敌数十人,老婆山重被夺回。

    事实证明,长城不是热河,守卫长城的部队也并不都像万福麟的部队那样好捏,“128骑进承德”的神话在这里是难以被成功复制的。

    如此一来,服部旅团的先遣队就统统没了弘前师团那样的好运气:冷口的米山先遣支队吃瘪在前,喜峰口的高惊骑兵中队也只好从高地上退了下去。

    但是由于所处位置和火力配备上吃亏(仰着头吃鬼子的子弹),王长海团付出了巨大代价,除营长石振纲手臂负伤外,官兵伤亡竟达400余人,也就是平均每砍死一个鬼子,就得倒下几十个弟兄。

    高惊中队刚刚退下,日军主力就到了。

    服部旅团第26联队第2大队(宫本大队)、第27联队第1大队(松野大队)等部陆续赶到喜峰口。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主力”了,还只是大队?

    混成旅团嘛,本来就是从这个师团,那个师团七拼八凑出来的,而且只能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抽,否则,非得把别人抽残不可。

    随这2个大队赶到的,还有野炮第7联队第2大队(高森大队)先期出发的一部分炮兵,以及日军的坦克装甲车。

    日军一上来,就集中12门野炮,对老婆山上早已坍塌的一处城墙缺口进行猛轰。

    那城墙也不是什么钢筋混凝土,泥砖砌成的,虽然弄了一堆麻袋堵了漏洞,却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摧残。

    当是时,连守卫该处位置的2个班的官兵都被震昏在地,城墙自然也被破坏得一塌糊涂。

    日军从缺口处蜂拥而上。

    又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肉搏战,守军虽奋力搏杀,无奈冲上来的日军实在太多,在阵亡60余人后,老婆山高地得而复失。

    老婆山一被日军控制,29军的一举一动尽收其眼底,连走个路都不方便。王长海觉得还是要把这个要命的高地给拿下来,随后又命一个营乘夜攀崖,发起反攻,但日军居高临下,力都不用出的,只要对着下面打打枪就可以了,我们自己倒成了他的靶子,实在是一个很吃亏的买卖。

    王长海只得传令收兵,把部队集中到西北松亭山高地,并在那里建立阵地,与日军所占据的东北老婆山高地形成对峙。

    就在这天晚上,王长海收到了一个令他极度犯晕的消息:董家口失守了。

    (436)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