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东国朝鲜

正文 第1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4-1221:27:31

    ?十、主将失和

    朝鲜太子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之所以要说浩浩荡荡,是因为他的护卫有一万多人(人众万余),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一万多人都持枪穿甲(持兵)。要搞清楚,你这是谢罪,你居然大摇大摆的带一万多士兵,荀彘的部队才五万人,你这就一万多人,那闹起来,谁镇得住?

    荀彘和卫山非常紧张,在边境上等了这么多天,居然等来得是这么一大帮大爷,这要是把他们放进来,闹点事,杀点人,攻点城,那陛下还不把我们剁了?

    荀彘和卫山认为关系重大(怕担责任),马上找到朝鲜太子,好言相劝,你现在都投降了,你还带这么多兵来干什么,难不成是来蹭饭?这一万多人是肯定不能带的,你赶紧处理。

    这太子一听,那怎么行呢?我要是遣散了护卫,那不还被您二位给剁了去领赏,卫长就是死在这的,我要不带点人,说不定比卫长死得还惨!

    但荀彘和卫山严词拒绝,估计卫山还向卫氏太子保证,如果出了问题,我就跟你姓!

    这么来回打太极,朝鲜太子就起疑心了,莫不是真要杀我吧?这太子估计也是锦衣玉食,纨绔之徒,吊儿郎当的,不考虑国家存亡,而只顾自己的性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是不懂的。想来想去,居然跑回王俭城去了(遂不渡浿水,复引归)。

    荀彘发觉朝鲜太子跑回去后,马上警戒,监视对方一举一动,并叫卫山立即回长安禀报。

    卫山马不停蹄的跑回长安,向汉武帝禀报了具体情况,禀报完后,卫山就趴在地上等汉武帝下达处置朝鲜的谕令,但他等到的却是处置他的谕令,汉武帝没多说什么,直接叫人把卫山拖出去砍了!

    2012-04-1222:21:01

    其实,卫山先生是比较冤枉的,汉武帝杀他,并非针对他,而针对的是纷繁复杂的朝鲜局势。准备了那么久,花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跑过去一打就失利,然后看准机会搞外交,结果看着卫右渠已经快上钩了,却又给跑了,外交又失败了。对于一个追求完美的帝王来说,任何的失败都是耻辱,恰好此刻,卫先生跑回来给汉武帝伤口上撒盐,就撞刀口上了。

    听闻卫山被砍了,荀彘十分紧张,他知道汉武帝发怒了,天子之怒,流血漂杵,不得了了!要是再不赶紧行动,自己项上人头就保不住了!

    本着对自己脑袋负责任的态度,荀彘总算取得了进展,攻破驻守浿水的朝鲜军队,这险要一打下来,朝鲜就一马平川了,荀先生率军一路狂奔,所向披靡,直接打到了王俭城下,围住了西北角。

    听说大部队来了,楼船将军杨仆也不练缩头功了,走出大山,堵在王俭城南面。

    说实在的,卫右渠先生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看见这南北都被堵在了,立即组织人马防守,要说那年头,平壤(王俭城)也不大,修得也不牢固,物资储备也不太充足(到现在,朝鲜粮食也不够吃),但就是这么个弹丸小城,堂堂大汉左将军再加上楼船将军好几万人,居然搞了几个月也没搞下来!

    俗话说夜长梦多,这几个月的时间,怎么也有百十个夜吧,再怎么也可以做百十个梦。这时间一拖,这梦就多了,朝鲜局势又出了问题,并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最大悲剧!

    之所以会造成悲剧,那就得更加深入的分析汉朝的两支部队。

    我们知道,荀彘是因为会驾马而受到汉武帝赏识的,他以前就在汉武帝身边,深受汉武帝恩宠,长期受宠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很骄傲,你看我们今天很多小孩,就是受到太多宠爱,非常骄傲,自以为自己什么都会!所以,荀彘的骄傲心理是存在的,加上自荀彘破浿水朝军后,一路无所阻碍,节节胜利。荀彘的部队十分骄傲,在他们看来,王俭城势在必得,所以,荀彘打平壤十分积极。

    而楼船将军杨仆就不一样了,杨仆是个谨慎严肃的人,这类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容易沮丧,面对困难很容易陷入失落的情绪中。而杨仆的军队是从山东渡海到朝鲜的,但我们要清楚,水军不是海军,那个年代,水师主要还是在内陆河湖水泊中打仗的,经不起海上的大风大浪,估计杨将军在海上天天吐,到朝鲜还怎么打?再加上先前被卫先生击溃,还跑到山上当了几天柴夫,所以,杨先生是比较畏惧卫先生的,具体表现就是打仗不太积极,想要搞和谐!

    北边在猛打,南边在磨洋工,卫先生立即搞清楚了情况,马上派人秘密和杨仆接触,表示要向杨仆投降,杨仆立即表示,那就谈吧!于是,一轮轮秘密的谈判在战火纷飞的平壤城外展开,但谈来谈去谈了好多次也没谈出个结果!

    在谈判过程中,荀彘好几次联系杨仆,要杨仆和他合作攻打平壤,杨仆都没答应。我们来看看杨仆的心态,从到朝鲜起,荀彘破了浿水守军,顺利打到平壤,取得了很大功绩,而自己自东渡朝鲜以来,一点功绩没有不说,还被敌军打得丢盔弃甲,颜面无存,就这一点来说,杨仆是有妒忌之心的,而此刻,杨仆正与卫右渠谈判,卫右渠很有可能在荀彘的强攻之下向自己投降,那攻下平壤的头功就要记在自己头上,这样就可以向汉武帝交作业了。而杨仆不合作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其实是汉武帝搞出来了,那就是,你荀彘和我平级,我凭什么听你的?

    所以,杨仆的算盘是打得很精的,但有些时候,人太精明并非好事,杨仆坏就坏在这点精明上!

    听说杨仆在和卫右渠眉来眼去,荀彘一下就慌了,自己辛辛苦苦的从辽东一路打来,竟然把兔子攆到杨仆的怀里去了!眼看功劳就要被杨仆抢去了,荀彘马上让人和卫右渠取得联系,表示,你应该向我投降!

    但卫先生不干了,只想向杨仆投降,根本没考虑荀彘。这其中缘由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益问题,所谓投降,那只是为了保住利益,所谓谈判,谈的就是利益的划分。卫右渠肯定是想捞得越多越好,而想要捞得多,那就要向弱者下手,比你强的凭什么给你油水?

    而在荀彘和杨仆之间,谁强谁弱那是相当明显,荀彘一路势如破竹,若不可挡,卫先生就是因为招架不住荀彘的攻势才投降的。而杨仆就不一样了,卫先生曾把他撵上山去过,是手下败将。所以,卫先生就寻思,向荀彘投降是搞不到什么好处的,只有向杨仆投降才有油水。

    这个时候的平壤战场是比较搞笑的。在北边,荀彘边猛打卫右渠,边对卫右渠喊话:“大爷,你都这样了,就降了吧。”而卫右渠却转过身去不听,还和南面的杨仆推起太极,边推边谈条件。

    估计卫先生仗着曾经把杨仆打得丢盔弃甲,条件开得太高,而杨仆也想多要点好处去向汉武帝请功,这么推来推去,就是推不出个结果来!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