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1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511:25:21

    于大将军又犯了错误。

    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得设法弥补,于大将军现在正在想办法弥补自己的错误。他认为应该派出精锐部队追捕乙支文德,定可立功。

    左翎卫大将军宇文述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粮食已尽,应该立即班师。

    于大将军知道是自己放走了乙支文德,回去后,杨广同学一定不会对他仁慈,以及他认为凭借这些年丰富的战争经验,是可以胜利的。他一再坚持追捕乙支文德。

    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

    很可怕,可怕的好像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于大将军非常生气的说:“我们率领大军,连一小撮盗贼都不能击破,还有什么颜面再见皇上!现在正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时候,我们怎么能不向前进反而后退呢?”他仿佛又找到了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

    他的口气忽然由激荡转为惆怅,“我早就知道,我们这次来不能够扬名立万,古代的名将之所以能够建立功业,因大军行动,由一个人的决定,听一个人的号令,而如今,各有各的一套,怎么能够战胜敌人?哎。”这位老将军说出自己很久想说的想法,也说出了众将的心声。

    众将默默不语。

    于老将军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要是再不开窍,可真有点不给面子的嫌疑了。宇文述心想,罢了,谁让人家是主帅呢,官大一级压死人,我是听从他的命令行事,有事他背着,和我没关系。要是万一我们胜利了,立了这么大一个战功也算没白来一次。他是这么想的,后来他也是这样做的。

    宇文述等将领率领大军,南渡鸭绿江,追赶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对东征军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他们的粮草就要用光了,并且士卒的脸上满是饥饿疲惫的神色。为了使他们的情况更加恶化,每一接战,棒子军即行后退。

    宇文述挥军急进,一天七战,七站七胜。然而,宇文述知道这只是一个假象,是乙支文德的计策,用成语来说是——欲取之,必先予之。

    大军全力前进,将士们心中都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在自己筋疲力尽之前结束这场战事,但是战争不是儿戏,不允许侥幸。

    有侥幸心理的将军不是好将军,真正的名将——就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出战的将军。他们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可惜的是目前在这支军队里还没有发现谁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将。

    于仲文不是,宇文述不是,薛世雄不是,卫文昇也不是,虽然他们在属于他们那个时代曾经战功赫赫,虽然他们在后来的那场况日持久的战争中名扬天下,但是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将。

    为啥?

    没有原因,他们不够格!

    大军向东渡过萨水(今清川江),距平壤城三十里,紧挨着山麓扎营。

    乙支文德故伎重施,派了一个使者前来投降,“我们乙支文德大人劝过国王很多次向大军投降,国王都不答应,现在如果你们班师回去的话,我们乙支文德大人就送我们的国王去你们的离宫朝见。”

    说白了,还是诈降。

    宇文述当然知道对方有诈,然而没有办法,大军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士卒们非常疲惫,已经无力再战,而平壤城高壕深,十分坚固,一时难以攻克。也是得当作事实接受,结成方阵班师。棒子军从四面八方发动袭击,宇文述率领大军一面抵挡一面撤退。

    在城墙上看见棒子军追着东征军打,高元同学得意的笑着,对乙支文德说:“杨广也不过如此。”

    乙支文德用手抚着自己本来就没几根的胡子说:“大王淡定。”

    “我知道你常对我说,不要好大喜功,可是咱们胜利了,还不让寡人高兴高兴。”高元这些天总听这个老头在边上磨叽,耳朵都快出磨出泡了。

    “大王此话差异。”乙支文德目光炯炯的盯着城外的战场。

    “我哪里错了。”高元在心中嘀咕,我怎么老是错,你怎么老对呀?但是他不敢说,因为在隋朝大军还没退走之前,还得仰仗着乙支文德。

    “隋朝大军退走了,并不代表我们就能胜利。”乙支文德见宇文述大军越退越远,心中稍安。

    “为什么?”高元同学很山炮的问。

    “以我对杨广的了解,他还会再来的。”

    就这一句话把高元同学的本来要搞个盛大庆典的热情给打没了。

    也是怪事,这辈子高元同学谁也不怕就怕两个人——杨广同学和乙支文德大人。

    他害怕杨广同学来打他。

    更加害怕在杨广同学来打他的时候乙支文德大人不帮他。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