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六章 凝望孤帆(上):不能道别的别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承川所提之策,众卿家若与朕所思一致,可着相关部属施行。”帝君所说的,是外务大臣李承川提出的建立贸易公司,统筹远洋贸易的议案。然而,真正的提出者却并非外交大臣本人,而是配合帝国军夺取中南半岛的商团势力。他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同时意图在和外国资本竞争时寻找靠山,一直希望在官方参与之下将原本松散的商团按西洋模式改造为股份公司。但原先的统治者浩瀚国朝廷因为担心商团因此坐大威胁本国统治而断然拒绝,建立公司之事便成了商团和浩瀚国公开对立的导火索。帝国之所以赞成此事,一方面是对国力的自信,另一方面东方各国都是依靠官办或者官督商办的方法在列强的残酷打压下发展本国工商业。</p>

    “还有,从朕个人的财产中拿出300万元来入股公司,并且颁布诏书,任何人只要有钱,便可认购股份。”帝君的话让内阁众人惊叹不已,各国虽然都力促工商业发展,但经办者多是地方或各部官员,作为东方联邦的最高统治者和帝国皇帝,唐铭铮是第一个以私人财产入股工商业的君主。</p>

    “陛下圣明,不但对我国工商业关怀备至,还慷慨解囊,带头参股,草民代中南商会谢过陛下了!”商团领袖林怀衷是帝国人,早年随父母南下经商,在帝国军占领南方后,他被帝国政府任命为南洋商务总办,具体负责中南半岛的商业贸易管理。</p>

    “陛下,据臣估算,300万银元,按照公司发行股票的价格,可以买到40%的股份啊!加上政府赋予的海外交战权、私掠许可证发放权、领土管理权和税务权等等,我帝国在公司所占股份,已达65%。”虽然不知道这300万已是帝君本人几乎所有的存款,李承川还是被这个数字惊呆了,原本商团送给他巨额礼金,也不过是为了获得皇上金口一开,特许政府以部分主权入股的形式支持公司的成立。</p>

    四成股份,已经可以控股了,这样等于是把公司变成了父皇的私有财产。现在东西方贸易数额巨大,中南商团不但在博尼亚、阳丹有贸易往来,在帝国所在的东夏大陆也有不小的势力。光是商贸利润分红,两年就能赚回投资。敏宁坐在一边默默听着算着,突然她想到这个协议的奇怪之处:如果仅仅是进行贸易,父皇只要投个几十万就足够了,没必要花去几乎所有家产来控股。而政府也只需要颁发私掠许可证,便能收打击海盗,掠夺战利品这双重好处。完全没有必要让出众多权益,除非……除非帝国也想开拓殖民地!放眼世界,西方列强正分为神圣同盟和大陆帝国两大阵营,在自己的土地上激战正酣,无暇顾及东方和南方的广大地区。东方人按照古书记载,将整个世界划分为七大洲,我们所生活的土地称作东土夏洲,西洋人实际上在我国东部,但今人将错就错,称之为西极仙洲;此外还有孤悬海外,被洋人称为新大陆的中洋汶洲;另一块则是尚处在蛮荒蒙昧的状态,世人的知识,也仅限于沿岸地区的远南尘洲。这几个地方都不是帝国目前的国力能够触碰的。至于南海瀚洲,海军实力有限的帝国虽然与商团结盟,但暂时还没有挑战浩瀚人海上霸权的能力;那么唯一可能的目标,便是西南方的古国辛德拉。这个位于次大陆上外教统治下的古老帝国逐渐分崩离析,南方信奉本土宗教的王公纷纷独立,建立起大大小小数十个邦国。北方皇权虽然勉强维持着统治,皇帝却是大权旁落,王公贵族各自为政。西方一直希望染指这片富庶而落后的国度,但苦于本土和既有殖民地纷争不断而有心无力。最近辛德拉再次出现内乱,皇帝遭遇暗杀身亡,各地总督纷纷公开自立。名存实亡的帝国派出使节向各国求助,但均被拒之门外,因为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更希望等待尘埃落定。据说派往帝国的使节已经乘上了商团的船,不出半月便可抵达。</p>

    “贵使一路旅途劳顿,定是早已不堪舟车之苦,可先到馆驿歇息数日,待我君臣先行商议,再给贵国答复,贵使意下如何啊?”辛德拉使臣下船之后立刻星夜驱车前往峻崖城,迎接的官员早已得到李承川的指示,不敢怠慢,立马将使臣带至帝君行宫。</p>

    “贵国朝政,在下不敢僭越,然先帝突崩,新皇基业不稳,国内王公大臣又有心怀不轨,煽动叛乱者,望贵国早做决断,出兵救我陛下于水火啊!”使臣说着不太流利的帝国语,哽咽着向帝君下跪。</p>

    “贵使请起,我帝国与贵国大皇帝,已是世交,怎能眼看他遭遇乱臣贼子的欺凌呢?”帝君扶起跪在地上痛哭的辛德拉使臣,好生安抚了一番。但内阁朝野仍对是否援助、如何援助争执不断,他只好命人送使臣先回馆驿歇息。</p>

    “宁儿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帝君知道敏宁因为写给祖皓的好几封信没有回音而整日心神不宁,但当事双方都只是心知肚明而从未挑破,他也不便多嘴,只好找些事情让敏宁分担,希望多少转移女儿的注意力。</p>

    “这个……女儿认为可行……”每次写完信后,敏宁都有一种倾诉衷肠的满足感,虽然说的也不过是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情和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但这之后她会立马把自己扑到书堆里,或者按帝君的吩咐跟着某个官员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试图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不去害怕这似乎是必然的杳无音信。“对辛德拉人来说,这必然是引狼入室,但作为有名无实的皇帝,这也是最后的选择。辛德拉人高傲自负但贪图安逸,只要对其传统和宗教小心谨慎,我国可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换句话说,在名义上要给足当地人面子,同时巧妙利用其国内复杂的民族、种姓和宗教矛盾,维持平衡,保证我国的优势。具体说来,可由新成立的公司负责,而利润除了税收,更需要考虑当地盛产的棉花、宝石和香料,以交易税和关税等间接税为主才是长久之计。”敏宁曾经阅读过部分西洋经济著作,认为工商业立国才是源远流长的百年大计。关于税制的问题,其实是帝君的政策,他在太子期间就重用留学西洋的税务官员,力主发展贸易获取比田赋和所得税等直接税更丰厚广泛的财源,且更为公平。</p>

    “哈,宁儿从跟着那些官员们办事以来可是大有长进啊。不过这也只是个大概,具体的还得找个精细之人去操办。谈判可是门复杂的艺术啊!”虽然还只是学得皮毛,帝君对敏宁已是相当满意,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敏宁一定能拥有卓越的见识和才干。“我们对公司投入如此巨大,也是为了这么一天,单单在自己的地方给洋人做买办和代理,是怎么也做不大的。可惜开拓海外如果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还是难以长久,市场很快会被工业发达的国家抢占,最后我们的成果就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这是帝君自太子以来的一块心病,他一直希望帝国能像北方诸邦那样大力发展工商业,但贵族们满足于土地和特权带来的好处,农奴制度的延续虽然使得帝国的大土地所有者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却使得帝君有时候不得不动用军队前往农庄为工厂要人。占据富饶的半壁江山的帝国,工业产值甚至不如小小普国。而帝国最大的工业,竟是帝君兼任国君的维国恭县兵工厂。</p>

    由于早已在内阁进行过讨论,军费也全部由新成立的的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筹措资金支付,出兵辛德拉的计划很快公诸于众。而原本游说最大股东帝君同意出兵的商团,甚至早已准备好了运输大军、征调船只的方案。</p>

    “我们可以登陆的地区还忠于辛德拉皇帝,当地王公愿意与我方商讨组建勤王军队的各项事宜,只要我们能保证不断获得胜利,这次投资是完全值得的。”王睿虽然更希望这笔巨款被用于即将到来的北方战争,但这毕竟是帝君的个人财产和公司的股份,而富庶的北辛德拉一直是中南商人觊觎的肥肉,如果不赶在南方王公们完成权力分配,开始北伐之前控制上述地区,则统一强大的辛德拉很可能再度关闭国门,到时候要打开就会比现在困难许多。</p>

    “此番西征,老臣以为,当伐兵、伐交、伐财三管齐下,而要为帝国争取最大的利益,要和辛德拉人打交道,当以择人善任为先。”候博熙敲着烟斗,眼睛扫视会场一周,似乎在寻找合适的人选。</p>

    “如陛下不弃,臣愿前往!”李承川的发言出乎其他阁僚和帝君的意料。</p>

    “李卿倒是个适当的人选,只是你身在中枢,外务大臣又是朕的左膀右臂,各国邦交实在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出使辛德拉,岂不是大材小用了?”帝君虽然不需要怀疑太子时代就跟随自己的这个妹夫的忠诚,让他作为封疆大吏也甚为合适,但外交之事无小事,没有了老练圆滑的李承川,无疑会给自己增添几分压力。</p>

    “陛下无需担心,臣推荐林怀衷接替臣的外务大臣之职。林大人官场资历虽浅,但长期担任商团领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自是不在臣之下。这次商团响应帝国南征号召,举兵反抗浩瀚国驻军,也多得林大人协助。”李承川对林怀衷态度和两者的关系,看来已经不再是拿钱办事那么简单了,自东方国门打开百余年来,商人地位日渐提高,但仍然遭到保守势力的排挤而难以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林怀衷这次是借李承川之口推荐自己进入中枢,成为红顶商人,不但可以实现政治抱负,还可以为商团争取更多的利益。而对帝君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对商人从南征到成立贸易公司,再到西征的全力支持的一种回报。</p>

    “承川言之有理,朕会尽快命吏部颁布命令,让林卿走马上任。至于这统帅人选,众卿家可有建议?”</p>

    “臣以为,须派遣一员沉稳且经验丰富的大将,因为我军深处异域,战事又多需要当地土兵协助。整合各派力量,齐心合力完成勤王大业,必须有军政兼通之才啊。”候博熙虽然明白主帅所需的素质,但脑中思索半日,却想不到合适的人选。</p>

    “宁儿,看你坐了半天了,你也说说,你对这个事情的想法?”敏宁不知道父皇为何突然询问自己。按照常例,西征是极为重要的军国大事,帝君在内阁也多是和重臣商量,既无职位又无实权的自己,本来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p>

    “儿臣以为,西征确是一招好棋,放开时机千载难逢这点不谈,对于我们正在准备的北方战争,也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国内外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到这次远征上来,同时我国收复西部的永安、沧海诸省的计划,在战略上也会被认为是对远征的策应。这样更不会有多少人相信,我们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北方。所以西征之事,绝不能瞻前顾后,反而应当机立断,迅速控制局面。因此主帅的人选,儿臣以为应当选择年轻果敢,军政兼通,同时又能贯彻父皇战略目标的将领,因为大局和政治上有姨父把关,自然不成问题。作为将领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利用军事手段实现这些目标,而这次西征最关键的,是尽快占领辛德斯坦,这里不但是辛德拉最为广大富饶的地区,也是其帝国的政治中心,战略上更能把南方各邦和北方隔绝开来,这样就断绝了南方王公统一全国的野心。”</p>

    “那如果他们和我们开战的话怎么办?我们派去的军队只能应付当地叛军,如果各邦合兵北上,恐怕会使远征军遭遇灭顶之灾。”王睿放下地图,心中仍存在顾忌。</p>

    “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也是宁儿为何认为必须尽早夺取首都的原因。如果首都被南方叛军控制,则我方不但会失去北方最富庶的土地,无法支付战争开销,失去了对皇帝的控制,也会导致出师无名,而作为帝国龙兴之地的西北各邦很可能叛乱自立,到时进退唯谷,势成骑虎。因此主将必须年轻体健,以适应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此外用兵须果敢迅捷,否则我区区两万人马,势必淹没在人口庞大的辛德拉腹地。”敏宁所说的,其实就是“擒贼擒王”这个道理。</p>

    “那你看祖皓如何啊?朕观诸军将领多墨守成规,皓儿&#25991武双全,虽说资历尚浅,但领兵涉险,朕可不拘一格提拔使用。。”帝君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时敏宁才明白帝君向她询问主将人选的真正用意,她是个懂得分寸的人,即使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只会据理力争,但这件事情上,正是她那句句在理的论述,断送了她劝帝君收回成命的一切路径。</p>

    “陛下英明,祖将军智勇双全,又识得大体,西征主帅非他莫属。”王睿的话倒不是在拍马屁,在他眼中,祖皓的确是年轻有为的帅才,而且西征又是仅次于北方战争的重大决策,选择这样一位优秀的年轻将领,虽说十分大胆,却也合情合理。</p>

    “着陆军部任命李承川为安西将军,领远征军主帅,授中将衔;祖皓为远征军首席参谋,升上校衔,实际指挥远征军;其余将领由陆军部酌情配置。”帝君大喜,很快命王睿起草命令。敏宁知道,这等于是几年之内无法见到祖皓了,虽说是几个月来自己写的十封信没有得到哪怕一句回复,但是只要他还在国内,她就还可以骗自己说还有可能相见。</p>

    “宁儿的建议相当不错,其实朕心中也早已敲定皓儿做这个主将,只是……”回到宫内帝君的书房,唐铭铮屏退左右,留下自己的女儿交谈。</p>

    “既是父皇早已定下的决策,又何必征询宁儿的意见呢?反正你们说怎样别人就得怎样。”听到这个决定后,敏宁从开始的心慌很快变成了怨恨。</p>

    “不能这么说,内阁的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讨论的。朕也是为了你们的未来着想。”帝君的话里用到了“你们”,令敏宁心中一颤。“他与其呆在国内,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还不如率军远征,为国立功,岂不一举两得?”</p>

    “父皇何出此言,祖皓哥在国内为人处事得体大方,也从不参与官场争斗,更未曾得罪任何人啊!父皇和太后不都对他喜爱有加吗?”敏宁虽然隐约感觉到是自己的事情使得帝君动了将祖皓调离国内的心思,却一直不敢相信。</p>

    “跟你说实话吧,就是因为你!你知不知道,这个国家里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我们的任何举动,都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前天紫苑城的密探来报,唐铭弈秘密会见了太后,说了你给皓儿写信的事情。太后虽然十分生气,但因为皓儿没有回应,所以本也打算不理会。但你这个二叔事后却授意报馆登出消息,并且猜测这是朕要用自己的女儿拉拢掌握兵权的外戚,压缩太后和其他宗室的生存空间。太后得到消息后震怒,为了预防万一,她已经开始为你寻找合适的驸马了……”帝君没有含糊其辞,如此直截了当即便对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也是少有的,可见情况紧急。</p>

    “祖母还真以为自己在垂帘听政啊,父皇都说过了,贵族的婚姻就是政治,太后对朝政都敢指手画脚,看来还是不愿安享晚年了。”敏宁年少气盛,容不得他人对自己如此横加干涉,也不再顾忌尊卑,毫无遮掩地批评着太后。</p>

    “现在已经是街谈巷议了,这帝都你是短时间不能再回了。别的派系的贵族惧怕我们的势力,自然会利用此事大做&#25991章,所以我才打算让明儿出去避嫌。”</p>

    “可是,表哥智勇双全,是难得的将才乃至帅才,就这样外放,对我军岂不是重大的打击?”敏宁知道年轻又善于用兵的将领在帝国确实不多,也希望把这一条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p>

    “你自己都说过,将领、士兵、补给和军制必须齐头并进,要有合适的制度保证军队战斗力和忠诚心不因将领的不同而有大的波动。再说了,朕的手下也不是没有将才的嘛。龙佐和扎马族将领巴图维都是可独当一面的大将,龙将军虽然年纪大了些,但用兵稳重,经验丰富,军事上你要多向他讨教啊。”帝君手下将领中,王睿是行政官僚出身,不大懂得军事,帝君让他出任陆军大臣,还是看重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巴图维出身扎马骑兵,作战冷静犀利,也善于统筹全局,但为人孤傲,与同僚甚至陆军大臣王睿之间的关系都较为紧张。而龙佐则是个纯粹的职业军人,不愿参与政治,只是服从上级的命令,因此58岁仍然与44岁的巴图维同级。</p>

    敏宁知道,帝君是希望自己多少熟悉下兵事,这也是她作为皇储的另一必修课。但从此数年之内,注定要和祖皓天各一方了。</p>

    帝国远征军在准备两月后在苦砂港登上了商团租用的数百条船只,东方各国都派出使节前来参与了出征仪式。看着祖皓站在船头和众军一起向送行的人群挥手致意,帝君庆幸自己没有让敏宁前来,这般热闹的场景和她冰冷的心形成的巨大反差,必然会给这个敏感的女孩带来巨大的伤痛。</p>

    在帝国北部的一座城堡内,敏宁望着大队正在操练的士兵,想到今天该是远征军出征的日子,心里突然一片空白。这些日子来,她一直希望通过忙碌忘记那段将她的心一步步封冻的经历,可真正到了那个时刻,那颗早已冰封的心,却又开始翻腾和涌动。在她的脑海里,显现出人头攒动的港口,观望着那千帆竞渡的场景。随着帆一点点在海平面消失,海洋又回归了平静,敏宁觉得,那蓝色的荒漠,此刻正如同她的心……</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