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四章 学者之都(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双马箱车辚辚而行,地面的道路已由乌林城区的青砖变成了学宫厚重的水磨石。乌林城在扩建之时,照国人便按照旧帝国都城的样式,将全城分为国府和官署所在的宫殿区,集中商旅与货运码头的贸易区,本地人聚居的国人区和设计别致优雅的学府区。学府区内不但有整个东夏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与歌剧院,乌林所有大学以及如国公居所威正殿一般气势宏大的学宫。</p>

    “学宫与威正殿几乎同时兴建,但为增加附属的亭台与花园,这里直到宫殿建成后30年方才形成如今规模。”杨子钊见敏宁不时透过玻璃观看学府区中景致,便自豪地介绍,“殿下方才所见,乃是平地而起的竹溪园,士子们吟诗作赋,便会沿着人工溪水站立,起头者将盛满酒的木杯从最上游放下并吟诗一首,下游接到酒杯者则根基上游诗句新作一首。”</p>

    “如此颇有竹林贤者之风啊!”敏宁感叹,“咦?国相大人,这园林远观有些不似北方所有啊。”</p>

    顺着敏宁所指望去,杨子钊笑道:“正是,此乃国府仿江南风格所建,正是为环节江南士子的思乡之情啊。”</p>

    “照国不愧&#25991华胜地,引得天下学子纷至沓来。”敏宁点头称赞,“加上最早见到的饮酒赏月之冰瑶池,高耸入云之通天台,这学宫被成为万宫之冠,乃是名至实归啊!”</p>

    杨子钊微微低头:“殿下谬赞了。今日研讨,不在上述四处,而在学宫主殿万士坛。”</p>

    国相话音刚落,箱车便缓缓减速,片刻功夫即稳稳停下。用左手遮住阳光的敏宁抬头望去,便是高大宏伟的万士坛。这座比帝都华隆宫主殿高上一倍的巨型殿堂,是照国士子们举行典礼或是进行大论战的场所。每月上旬,学宫令便会派人向游学士子、大学教授或是学宫博士征询月末论战的时间与论题。到下旬规定时日,乌林城内的大学学生、游学士子、教授博士们便会聚集在这座圆形神殿之内,一睹经学术会议遴选出的辩手们精彩的演讲。</p>

    而今日既非月初,又非月末,因此论战议题尚未确定。可听闻皇党领袖来访并在学宫与众士子交流,原本宽广的宫殿内竟是座无虚席;更有甚者,支撑主体的108根巨大铜柱周围,也都站满了没有资格入座,但却可以自由进入的学生与市民。人头攒动的围观者之中,已很难说清有多少是处于对话题的喜爱,又有多少是出自好奇心以及一睹这位美丽但又令国人恐惧的帝国公主言谈芳容。不过无论如何,能够如此近距离地和相当于国君的皇党领袖交流甚至争论,在整个东夏乃至西洋各国,都是极为罕见和独特的一幕。</p>

    更何况,这种讨论与交流,绝非严格管控话题之下的虚伪客套或者故作亲善,而是丝毫不留情面的辩论交锋。按照国法度,任何人在学宫中都可直言不讳,无论对方身份如何,发言者所说一切都不会被国府以诛心之论追究。虽说士子的增加也带来了诸多士林恶习,如拉帮结派、打压异己,也形成了某些容不得他人质疑和否定的学霸,但国府人人平等,绝不以言论治罪的法令,即便形同虚设,也一直没有修改。</p>

    随着学宫令惊锤一响,殿内很快恢复了安静。万士坛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只要不是细若蚊蚋,由于铜柱及回音壁的影响,任何演讲者的声音都可被殿内所有人听得一清二楚,但七嘴八舌之下,各种声音被毫无选择地放大,自然也会使原本严谨肃静的学术殿堂,变成纷乱吵杂的集贸市场,因而一定的纪律和礼节,也是学宫所必需的规矩。</p>

    “请问殿下,此番到我照国,可是作为侵略者来耀武扬威,同时漫天要价的?”出乎意料的是,学宫令安排的提问顺序,竟破天荒地将辛苛排到了首位。</p>

    这毫无客套和礼节的质问,引得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中心讲坛的敏宁身上。人们看着这位显得有些紧张的公主,纷纷猜测着第一轮交锋的结果。</p>

    “辛先生所言,似有不当之处。”未曾见过提问者的敏宁竟叫出了辛苛的名字,“请问,先来此地与诸位辩论交流的,是我唐敏宁,还是我的皇叔唐铭弈?显而易见,如果没有他的四处鼓噪,又怎会有各国联合叛党,纠集数十万大军围攻我只求保境安民的自治联盟?而又是谁,明明要破坏先祖写在金板上的诏书,意图攻灭诸侯,瓦解联邦?”</p>

    “但是,若真如殿下所说,为何皇党,即殿下所说联盟,要不宣而战,派遣军队占领诺国照国领土?”辛苛的脸上显得波澜不惊,他的话引起了众多听众的支持和共鸣。</p>

    “那么敢问辛先生,天下兵法,又有何时写着战争只得在本国领土内进行?”敏宁也不甘示弱,“我们不是死抱毫无变通的仁义道德自缚手脚的迂腐之徒,更不愿战争涂炭辖区生灵,用兵打仗,自然依时依势而行,如果连选择有利战场及有利战机的自由都被视为残暴狡诈的话,那还有什么是合乎公理正义的?”</p>

    “那帝国军为何要给照国带来兵灾!”观众席中有人忍不住叫道。</p>

    “并非我联盟愿意将兵祸横加于他人。”敏宁犀利的目光扫过整个殿堂,“我们所要惩戒的,正是那些为了一己私利,将杀戮和破坏强加给他人的阴谋家与野心家,是那些纵容甚至盲从于鼓动与贪欲的匹夫愚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照国由上而下,都是非常支持此次天下围攻的吧?对于这些不知战争凶险的昏聩之人,自然要用事实予以教育和纠正。”</p>

    “我暂且无话。”辛苛点了点头便默默坐下。</p>

    “殿下一番歪理邪说,在鄙人看来,不过是在&#25991过饰非。”年过古稀的汪宇是照国士林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立宪派的泰斗,他未等其他晚辈与弟子反驳便站出插话,其重拳出击的意图昭然若揭,“皇党在普、森两国以暴政奴役民众,各国吊民伐罪,乃是名正言顺,殿下如今侥幸获胜,不知反思却在此大放厥词,恐怕有些不知羞耻吧?”</p>

    “久仰汪老大名,敏宁幸甚。”对于汪宇的质问,公主却是不置可否地以礼回之,“汪老既学富五车,可否为敏宁点拨一二?请问汪老,何为暴政,何又为仁政?”</p>

    “所谓暴政,就是为谋一己私利,将严苛暴虐之举强加于人。老夫留洋所学,乃是国富之策,以经济学观点视之,则为社会资源并未自由分配,而是被官府以暴力手段夺取大部,造成分配之不公。至于这仁政嘛,自然是以人为本,崇尚自由,经济上就是以市场为至高之神,凡事交由市场调节。”这是汪宇多年来研究与宣扬的自由论点,虽基本是对西洋国富论照搬照抄,但由于其学霸地位,任何反对者,如辛苛,都会被冠以“专制余孽”或“既得利益”之名而遭遇打压。</p>

    敏宁对汪宇的解释不置可否,只是接着问道:“既是如此,那我联盟所行法治,怎又成了暴政呢?”</p>

    汪宇见敏宁显得如此单纯无知,便得意道:“小姑娘啊,你终究还是久在深宫,不知天下大势。依老夫之见,皇党暴政有三,一是法治,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但你等所定法度,却从未征询民众意见,故法律非但未能维护民众,反倒成为束缚压迫之工具;二是官办企业,纵观西洋列强,根本无此先例,若官府以自身之财力权力优势与民争利,则定使民众走上奴役之路;三便是议会形同橡皮图章,只会对上卑躬屈膝,却从不利用自己神圣一票,为民请命,如此治国,岂非暴政?”</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