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攻城打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听起来很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本来我军全力攻城,都不见得能迅速攻克,你把兵力分出一半来,岂不更难?”许卫平见身边的吕师爷面带喜色,自己心中却仍有顾虑。</p>

    “正因如此,我方才要灵活多变,以备不测。”梁广心说,当初还不是你许卫平独断专行,自以为数倍于敌,攻下潭渊指日可待,结果不想对手一支偏师孤军都如此顽强。但为了登陆西门关后暗自定下的那个计划,他必须耐着性子与永泰人周旋。</p>

    “末将所献,乃是攻城打援之策。”梁广接着说道,“即攻城部分若进展顺利,则待命部分全部投入,以收趁热打铁之效;若是攻城受阻,则敌军必加速来救,那待命部分便先行打援,攻城部分策应。”</p>

    “你看看,我就说嘛,梁将军出身帝国军,这兵法战术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啊!”许卫平心满意足地拍着梁广的肩膀说道,“传令下去,按梁将军的意思办。”</p>

    各部得令,立刻照着攻城打援的部署分派兵马,损失较大的单位被裁撤合并,伤病员集中于大营统一照顾。全军剩余的两万兵力虽均分两份,由于原本就是逐次投入,因此潭渊城下的兵力与火力密度从面上看并未减少。</p>

    终于,双方反复拉锯半日过去,永泰军身后的大路上,滚滚烟尘遮蔽起半边天幕。斥候匆匆传来侦察报告,来者打着共和国的金色旭日军旗,规模不下万人。许卫平心想,这必是祖皓主力无疑,也不找梁广和吕宏武商量,便下令攻城部队停止进攻,隐藏待命的一万人马立刻整装,准备趁共和军立足未稳,向其发起攻击。</p>

    然而,出乎永泰人预料的是,从身后攻来的共和军非但没有排开阵势准备与自己对决,反倒在距离永泰军大营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他们将车仗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其中用十磅炮点缀,作为火力支撑。</p>

    “梁广啊,你快看看,他们这是在干嘛?”登上井栏观望的许卫平问身边的梁广。</p>

    循着永泰军总帅所指,梁广看到,共和军正在车仗围成的防线后面挖掘壕沟、修筑简易工事,似乎准备就地构筑环形防御工事。所谓环形防御工事,乃是由挖掘成圆形或弧形的壕沟组成外围,内部则布置火炮及神射手,相当于一个个简易堡垒一般。各环虽都有交通壕连接,但由于火力配备合理,则每个单元都既可独立形成防御体系,又可互相支援配合。然而,相比传统的线性工事,环形工事由于更重视防御功能,因此若要发起攻击,则部队不易集结,炮火难以集中。</p>

    不过,永泰人需要担心的,显然不是对手所筑工事的防御或进攻能力,而是共和军的怪异举动:环形工事内部,大批士兵正在从堆满麻包的大车上将麻包卸下,将它们整齐地堆放在空地之上。由于事先装好了泥土,且每个斜坡都有近千人工作,就在永泰人踟躇犹豫的一个小时内,六座十米宽、十米高、二十多米长的斜坡便拔地而起,身后炮兵见状,立刻挥鞭驱驰马匹,将拖曳的六门大炮拉上坡去。</p>

    “不好!这是布雷塔尼亚的二十四磅榴弹炮!”梁广举着望远镜叫道,“这炮虽说1000米外准头不高,但居高临下轰击我军大营及兵马密集之处,也着实令人头疼。”</p>

    “那还不赶紧攻破敌阵解除威胁?”许卫平听罢,心中一沉。</p>

    “总帅所言极是!”吕宏武也附和道,“敌军炮猛,但若我军接敌,则炮兵亦可能投鼠忌器,此时,我军兵多之优势方可充分运用!”</p>

    不待征询梁广建议,许卫平便命原本分开的两队合二为一,除少数兵力继续监视潭渊城内动向外,全军两万余人顾不得整队列阵,有一营是一营,接连不断地向共和军的车阵杀来。</p>

    虽说立足未稳,后续工事尚未挖好,凭借堆着沙包的数百辆大车和匆匆堆砌的阵地,共和军还是给永泰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害怕那六组24门重炮将自家好容易得到的联盟制式火炮炸成一堆废铁,永泰军不敢让炮兵进入射程内支援步兵的围攻。加之许卫平早早定下了短兵相接,避敌重炮的攻击策略,永泰人在进入对手枪炮射程后,都是拉开队形向着车阵猛冲。</p>

    共和军虽有炮火支援,但由于超过半数兵力用于构筑斜坡和安置火炮,留在车阵后抵御敌军的兵力所剩无几。而对手也并非如同先前估计的那样不顾一切地蜂拥而上,而是借助一切障碍、弹坑、壕沟甚至同伴的身躯作为掩护,不断射击前进。散兵线与传统的密集队形最大的区别,便是整个防区视野内所见到的人数寥寥无几,原本列队仅数十米宽的一连兵力,竟可以拉成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距离。这就使得依靠扇面杀伤的散弹威力大减,而进攻者仍可以依靠手榴弹对仓促构筑的工事带来破坏。</p>

    顶着四处分散的泥土与木屑,共和军士兵仍旧顽强地抵抗着占据优势的对手。借助大车和掩体的保护,他们仍然可以趁着对手攻击的间歇探出身来,或是从枪眼里瞄准,一阵乱枪,眼前便有几人应声倒下。即便有少数漏网之鱼冲到阵线之内,也会因缺乏策应而被守军围上来刺死。永泰人善守不善攻的劣势此时显露无遗,虽说战法灵活,却只能在本不算坚固的共和军防线面前屡屡碰壁。</p>

    “传令全军,招募敢死之士,炸得一门炮赏银元100,加衔一级,突破一处工事赏银元400,加衔三级!”眼见重炮一点点被共和军推上高坡,许卫平心中焦急起来,“立功战死者,加倍抚恤!”</p>

    永泰义勇军虽是联防保家的民兵部队,但由于家园处在四战之地,居民不乏勇猛拼死之人;更何况,在远征之时,许卫平就已嘱咐各乡各镇,只招家中有两子以上者,且在这其中,只有自愿出征者才有资格入选。因此到最终离开永泰地界时,原本总数达五六万之众的义军,只有三万余人入伍。人离乡贱,敢于背负这样的价码主动离开的,多数都是心怀理想抱负之辈。原本为免除出征者的后顾之忧,联盟已将所有将士编入军籍,全部按正规军待遇装备、补给、计酬和抚恤,死伤本就不是得不偿失之事,许卫平又得独享特权,除俘虏必须交给军方统一处置外,其余所有缴获均可自主分配。因此在危急关头,这位义军总帅便能够开出重赏,鼓励部下为之效死。</p>

    果不其然,上传下达之后,应者云集,各营很快很快便凑够了所需的数目。第一批300余人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三种兵士组成:一是身高体壮的突击手,他们冲在队伍最前,依靠近距离射击或是肉搏为队友打开去路,若是不幸中弹,这些士兵也不会轻易倒下,而是凭着强壮的体格和顽强的毅力继续前进,甚至用身躯挡住对手的子弹,为后续部队提供哪怕几秒钟的掩护;另一种是奔跑如飞的爆破手,这些人有自愿者组成,全身背负炸药,在进入战场后不顾其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冲向指挥官确定的目标,如炮位、掩体等,利用身上的炸药将其解决。虽然此项任务并非必死,但由于威胁极大,爆破手很可能成为敌军枪炮火力集中照顾的目标,因而多数承担此任务的永泰士兵都知道,他们完成任务的办法,很可能是点燃炸药与目标同归于尽;第三种虽然冲在队伍最后,却是整个小组中最为重要的突击力量,这便是投弹手。与突击手不同,投弹手背负着数倍于通常携带量的手榴弹,这些被称为“步兵手中的大炮”的利器有两个用途,一是在远处向敌军防线投掷以掩护进攻部队,二是在前面的突击手和爆破手都阵亡之后,投弹手仍可以使用剩余的手榴弹趁机炸毁目标。</p>

    组建敢死队后,永泰人的攻势变得迅捷和犀利起来。分组作战各国各军皆有,虽说形式与规矩不一,但有一条却被不约而同地列为准则,即一人怯战,全组皆杀。激励与惩罚并重之下,士兵们死不旋踵,奋力厮杀。车阵之上,大大小小的爆炸如同暴雨来临时一般,由稀稀疏疏到密密麻麻,刚刚在枪炮和刺刀的对决中倒下的身躯,又被剧烈的爆炸掀起,尸体和工事的残骸四处飞散,绘成一副地狱般的恐怖景象。</p>

    “命令炮兵立刻进入阵地,娘的,老子不过啦!”许卫平见双方伤亡惨重,赶忙对着后方吼道。</p>

    早就准备着进入阵地的炮兵得令,全然不顾不时窜来的炮弹,推着火炮迅速展开而后装弹发射。虽然不及共和军炮兵那般娴熟迅速,但数量和性能上的优势使得守军倍感压力。在一远一近两重火力的压迫下,共和军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