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十九章 居庙堂之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贵使此来,是为两国修好,外交互认,还是另有所图啊?”宫殿之内,照国公正襟危坐,不急不缓却又开门见山地问道。</p>

    唐铭弈鞠躬行礼,对照国公说道:“寡人前来,既为两国邦交,更为东夏诸邦之国运。”</p>

    “此话怎讲啊?”照国公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口气,“本公以为,国务卿大人此来,不过是递交国书,又怎会有天下大事言于本公啊?这叫敝国上下作何猜想与对策啊?”</p>

    唐铭弈听得出,照国公的倨傲,实际上带有浓厚的防御和戒备:他既不知道合纵之策会给照国带来怎样的结果,更不知道下面那些内斗不休,让他焦头烂额的臣子国人们又会如何取舍。这位徐氏皇族后裔,和他的历代先辈一样,都秉承着息事宁人,韬光养晦的国策,既不参与国战,也不谋求称霸,对内更是兼容并包,严守中立。然而,正因如此,这位一国之主在朝堂之上竟然渐渐成为了孤家寡人,虽不得罪任何一派,却也得不到任何一派的支持。每次朝会,各派都寸步不让,争得不可开交,而不厌其烦的照国公顾忌舆论压力,却不敢闭门不朝。因此,面对重大决策,特别是像今日这种关系各国命运的谋划,照国公都会用这样看似强硬的态度,尽快将皮球踢出,自己好独善其身,至于是非利弊,让他们自己争去吧。</p>

    因此,唐铭弈需要对付的,并不是这个国家的君主,而是下面这些早已摩拳擦掌的公卿大臣,稍稍收拾思绪,他开始了自己的战斗:“大公有所不知,当今天下,已不再是诸侯偶生龃龉,也不是侵吞兼并,而是两种命运,两条道路的争斗。此种争斗,不再是一邦一国之责任,而是天下人必须共同面对的大势。”</p>

    “那么敢问汉国公,两种命运,两条道路,各位何者,可有优劣之分?”高声打断唐铭弈的是一名身着照国湖蓝色军装的年轻男子,他戴着镀金尖顶虎盔,腰挎象征徐氏王朝的龙纹嵌玉长剑,厚实的狼皮披风、亮如乌木的高筒马靴,无不体现着穿戴者的权势与高贵。</p>

    “回殿下,寡人此来,绝非高谈阔论,”唐铭弈认得出,说话者便是照国世子徐昭,这个23岁的年轻人不但是手握重兵的实权人物,更是照国保守派的代表,“所谓两种命运,绝非简单的共和与君主,民主与专制,而是大治与大乱,兴盛与衰亡。简而言之,大乱与衰亡根源,就在保皇党及其背后的东远公司。从岐国一路走来,照国之繁荣富庶,铭弈看在眼里,然正因如此,寡人心中,却是越发惶恐。商人本性,唯利是图,唯有天下大乱,彼等方可牟取暴利,故即便各国不合力对抗,保皇党亦会磨刀霍霍。”</p>

    “大公所说,句句在理,”徐昭道,“殿下眼光,高屋建瓴。不过,昭还有一问,大公谋划,既是立足于天下,合纵联兵,对于无法伸展的潞、岐两国,似无好处可言,而我照国国力强盛,又与普、森两国接壤,那战胜之后利益应当如何分配?”</p>

    唐铭弈早知照国人有此一问,心中早有对策:“寡人虽说熟读圣贤经典,却是不求甚解。例如,先前寡人以为,邦国之富,在于地广人众。后观开国后我东夏各邦及西洋列强,寡人又知,财货交易之利,数倍于土地产出。故国情不同,则富国强国之策也不尽相同。照国之富,在土地物产,而潞、岐两国之富,则在贸易。若战胜之后,贵国能在贸易方面给予两国适当优惠,如关税减免、提供低价粮食及原料等等,贵国开疆拓土,两国将权力支持,因为照国富强,则商旅兴旺,商旅兴旺,则两国发达。”</p>

    听得唐铭弈如此分析,照国群臣纷纷窃窃私语,不一会,前排一名大臣沉默片刻,便上前对汉国公说道:“殿下若能促成此事,自然皆大欢喜,不过,在下有些许顾虑,事关国运兴衰,只能斗胆直言。”</p>

    “但说无妨,请问大人是……”在唐铭弈的印象中,这个50出头的官员似乎没有什么名气。</p>

    “在下杨子钊,见过汉国公。”大臣答道,“下臣所畏有四,一是合众之策,重在兵事,而各国从未联兵作战,战力更是参差不齐,若是面对20万百战精兵,休说我们四国了,就是兰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恐怕也力不从心吧?二是各国结盟,须有盟主号令方能名正言顺,贵国实力在我国之上,即便潞、岐两国容得我发展壮大,贵国是否会嫉妒我国近水楼台,先得北方富庶之地?三是殿下提及联合兰国,但众所周知,兰国乃是蛮夷之邦,素有觊觎中原的野心,若是兰国不尊盟约,大军直接西出安遵,岂不真成了天下大乱?最后,下臣听说,最近布雷塔尼亚高等法院已经宣判,东远公司在该国银行储存的七成资产归保皇党所有,如此一来,我等在东夏合纵围攻,西洋列强又会作何反应?”</p>

    果真是老成谋国,不愧是能够接替岳振邦的新任国相。杨子钊唐铭弈虽未曾见过,其大致来历却是一清二楚。此人原是照国上大夫,负责辅佐国相理政。而前任国相岳振邦是一个激进的改革派,他在任期间,曾主导了多项旨在为立宪架桥铺路的改革,因此也在立宪派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但也因为操之过急而给国家带来的大量弊政与乱局,也使得保守派有机可乘。他们死死抓住这些失误不放,硬是迫使岳振邦辞官回乡,最后郁郁而终。作为继任者,杨子钊凡事都不偏不倚,既革除前任施政的弊端,又不向保守派过度倾斜。如此人物当国,虽说魄力不足,但也四平八稳,因此他所提出的看法,也最能代表照国有识之士的顾虑。</p>

    唐铭弈答道:“相国所虑,寡人在心中已有谋划。首先,皇党兵力虽强,实际运用却有诸多限制,一是身为客军,必须时刻提防普、森两国国人叛乱,因此利在速胜;二是身处四战之地,皇党必须处处设防;其次,此番合纵,虽说多国参与,实际上仍是分兵多路,除河西各国需统一指挥调度外,共和国与兰国这两路不会也不必过多干涉;因此河西各国可自行确定盟主,寡人以为,照国位置居中,且实力最强,可担此重任。第三,兰国动向确实难以预料,但只要共和国按约进击,则彼无可乘之机。第四,西洋方面,或许国相并不熟悉其法律及制度,虽说产权已经确定,但对其为何人所有,洋人并不关注,因为资本天下,财富若能增值获益,便不问出处。”</p>

    “汉国公言之有理,”从说完开场白后便退缩沉默的照国公突然开口,“那本公是否可以认为,若我国占领皇党领地,则其证券将归我国所有?”</p>

    “那是当然,证券如同珠宝财货,只要皇党没有付之一炬,贵国便可设法寻来。”唐铭弈的回答,惹得朝堂内一阵哄笑。</p>

    “好好好,”照国公示意众人安静,“既是如此,本公以为,这合纵甚是有利,就请汉国公继续使命,本公自与群臣商议,一俟妥当,便与各国联兵出击!”</p>

    “谢殿下理解,寡人定然全力以赴。”潞国公对自己的称呼从“国务卿大人”转为“汉国公”,唐铭弈就知道,照国人在内心里已经赞同了自己的建议。然而一丝忧虑又突然间在他的脑海里闪过,如果照国成为盟主,一旦获得胜利,保守派中的帝国派便会声势大振,稳健派如同他们的国君一样,事事畏首畏尾,应该不会有太大反应。那么,最大的问题在于今日并未出现在朝堂之上的立宪派,这些活跃在民间的知识分子,会将此视作军国主义兴起的标志而口诛笔伐,甚至揭竿而起吗?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判断?</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