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1520:10:48

    第二章曹操,治世能臣(1)

    出名要趁早,曹操也想当名人。

    当时何顒、桥玄、许劭都是业界的大腕,要想扬名立业,必须拿下其中的一个。

    当然,曹操的目标还要远大一点,三个大腕他都想去公关一番。

    这个何顒,专业特长就是观察、评论人物。

    何顒的算命水平究竟如何不好说,反正名气很大,群众反应都说好,在朝野很有口碑。

    无数有志青年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找到心目中的偶像,就想对他说句话:“大师,求求你,表扬表扬我吧。”

    很有名气的算命先生何颙见到了很没名气的曹操,经过目视、提问、交谈等一系列环节了解下来,不由得对曹孟德同志刮目相看了:“汉家就要灭亡,能够安定天下的,只有看这个人了(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能得名家如此点评,曹操自然喜出望外。

    其实欣赏他的不止何顒一个,还有一个著名人物桥玄,对他也是看高一线。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今河南商丘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度辽将军、河南尹、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太尉、太中大夫等职,行了,光看这些眼花缭乱的职务,就知道这是一个官场上的成功人士。从地方官到中央大员,从文职到武职,从虚职到实职,他都干过,在宦官当道的年月,实在很了不起。

    牛人常常有牛运,事实也是如此,作为官场达人,桥玄是比较幸运的,不管他有什么错,哪怕被人踩倒,都能很快爬起来,拍拍尘土重新上岗。更绝的是,有次他犯罪,被派去城墙砌砖头(城旦),按说,服刑完毕,政治生命也就完结了——一个劳改犯能有什么好前途呢?可这个桥玄关系实在不一般,前脚刚刚出狱,后脚就奔赴新工作岗位上去了——升任上谷太守!

    真是福星高照啊。

    作为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桥玄同志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外,业余空闲还兼职给人算命(品评人物)。

    事实上他做得最成功的不是当官,而是副业——算命。

    高级干部亲自给人算命,影响力自然不低。

    虽然算命属于封建迷信,是糊弄人的东西,但没办法,这年月人们买产品(包括政府聘请员工)都喜欢看包装,都吃这一套,所以一直很流行。

    这样的名人,曹操当然不会放过结识的机会。

    他主动拜见桥玄,照例对他海阔天空地畅谈了一番人生理想、国际国内形势这一类高深莫测的玄学问题,结果桥玄同志对这个小青年不由得不刮目相看了,他像当今选秀评委点评自己坚决看好的选手一样,给出了宝贵的专家鉴定意见:“如今天下将要战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能得如此评价,你就是我的天,我的地,我的知己。

    两人一见如故,遂成为忘年交(桥玄比曹操大46岁)。

    可能实在是太看好曹操了,桥玄接着对这个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我见过的所谓名人多了去了,大多数都是过度包装的产物,有名无实。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有见识,后生,你要把握好机会,好好努力哦。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

    被人欣赏是幸福的。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在《三国演义》里,为了丑化曹操,把桥玄与乔国老混为一谈。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为突出曹操好色,借曹操之口说是桥玄临终遗言“愿以妻子为托”,因此,曹操打赤壁之战的目的就是图人家两个女儿“二乔”的姿色。

    这就比较恶搞了。

    其实桥玄如此表白,无非是希望曹操得志以后,在动乱岁月里照顾一下自己的家室而已;何况,史书上并没有说他有两个女儿,也没有说他的二个女儿是二乔,即使他有女儿,其年龄也比曹操更大(因为桥玄比曹操大46岁)!到建安十三年(208)赤壁大战之时,至少已是奶奶级的人物,(曹操那年53岁)。曹操再好色,也不至于见到太婆也如饥似渴啊。事实上,二乔那时才二十多岁,分别嫁给年轻的孙策和周瑜,她们的父亲被人称作乔公,由此看来,此乔公非彼桥玄。

    能得桥玄如此的评价,够了;但桥玄认为还不够,他认为曹操还应该去找一个人。

    那个人叫许劭。

    许劭这人怪,自己名气大,却不喜欢做官,连官府真心聘请也不干,一心一意就做一件事,搞社会调查,然后发布排行榜。这就不像是算命先生了,更像是一个股评家向大众分析市场行情,推荐股票:谁是绩优股、谁是垃圾股、谁是成长股等等都写在榜单上。通常在每月的初一,他又把本地的人物从股票池里拉出来重新点评一番,谁行情看涨,谁行情看跌,一目了然,叫做“月旦评”。

    这可是权威发布,与当下流行的各种排行榜相比,人家那可是免费的,无需赞助。

    要出名,找许劭!

    曹操自然也想得到许劭的赞誉,即使不赞美,给句公道话也行啊,对自己的能力,曹操还是很有信心的。

    曹操怀着急切的心情找到心目中的偶像,满心希望他赞美自己几句,然后自己光荣上榜,享受万人的敬仰,但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那个许劭实在太古怪,根本不买账。

    曹操,你是何许人也?

    许劭的表情很冷漠,惜字如金,不予评论。

    不予评论,有时也可以理解为人微言轻,不值一提。

    太不给面子了吧,我不辞辛劳大大老远的赶来,恭恭敬敬地请客又是送礼的,竟然让我吃闭门羹啊。何况,那么多评委都看好我,你为什么不发言?不管你当黑嘴也好,当毒舌也好,好歹给句话啊?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