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十章 朱雀在后(上):弱国无外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帝君的行宫军城原本就是峻崖城的要塞,唐铭铮太子地位稳固后将这个城堡修缮加固,作为自己的居城和办公地点。经历了半个月躲避和奔逃后,敖古一行终于到达了这座安静闲适的城堡。军城厚厚的门楣悬在他的日渐苍老斑白的头顶上,压得这位落魄的国王几乎抬不起头来。然而敖古明白,惶惶如丧家之犬,又哪里去找脸面和尊严呢?</p>

    “大王远道而来,皇帝陛下本欲御驾亲迎,然突有外国使臣来访,所议之事至关重大,不得不圣驾亲躬。大王可先在堡内歇息,待一切安排妥当再行会面。”帝君并没有立刻接见敖古和杨&#25991同,而是命宫廷总管先将他们安顿下来。</p>

    “请问总管先生,皇帝陛下是在会见哪个国家的使臣?会议谈要进行多久?”杨&#25991同听到帝君在和外国使臣会谈,心中万分紧张,由于兰国如今已是国破军亡,再有自信的国人也都难以保证本就蛰伏待变的帝国不会背弃盟约,向这个正在流血的国家狠狠咬上致命的一口。</p>

    “抱歉了,这位大人,在下只是个管家,行政事务的确知之甚少,再说了,这都是国家机密,我们这些下人又如何得知?”总管桂明方的确是知道中枢的活动和秘密,但他受到帝君信任的原因就是守口如瓶,绝对忠诚,没有后者的授意,无论何人求情,他都不会透露一星半点消息。</p>

    “总管大人,我国王陛下费劲千辛万苦才赶来与皇上共商国是,今日敌国兵临城下,我兰国危在旦夕,陛下也是夙夜忧思,寝食难安啊。还望总管多多体谅国王陛下和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难处,多少让我们对后面的事情有所准备啊!”杨&#25991同抓住桂明方的手,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桂总管一看,那是张1千银元的帝国银行支票,心想这兰国人怕是已经大难临头了,否则不会早早写好大把支票,以备需要只是打通关节,这1000银元,已是相当于自己这个不大不小的官一月的薪俸了。他瞥了一眼神色忧虑焦急的杨&#25991同,迅速将支票收入袋中,说道:“廉家来人了,陛下吩咐在下出来招待大王和杨大人时,已是谈了2个小时。”说罢转身要走。</p>

    “总管,总管,您看,他们说了什么,总管能否行个方便……”杨&#25991同叫住桂明芳,又在他口袋中塞入一张3000元的支票。</p>

    “他们希望和皇上合作,帮助兰国王清君侧……”桂总管再没有回头。关上门,杨&#25991同已是满头大汗。“清君侧”三字,意味着普国希望和帝国一起瓜分兰国,这自然要排除以苏林芳为首的兰国贵族,同时挟持敖古为傀儡国王。苏林芳对此也有所预料,因此故意没有对森国的未来问题进行任何安排,只是暗示杨&#25991同“可以学学唐铭铮的做法”,也就是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森国求得帝国出兵。毕竟,傲慢自负的兰国人没有想到,普国居然会放着永泰不打,突然袭击森国的合围部队。兵败如山倒,又只剩下东部南部诸省的兰国,此时只需要轻轻一推,便很可能分崩离析。</p>

    “下官代表普国公谢过陛下,陛下天威浩荡,恩泽诸侯,普国定当竭尽全力,协助陛下共讨逆贼。”普国使臣向帝君鞠躬致意,廉巍交待的谈判目标达到,他的心里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唐铭铮看起来对普国邀请自己瓜分兰国喜出望外,一番讨价还价后,帝国同意出兵兰国,逮捕或驱赶兰国贵族,扶持敖古为傀儡,而后两国共同驻扎在兰国旧有领土,代价是帝国得到兰国南部经济发达的永嘉地区。</p>

    “普国公谬赞了,朕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现如今我国军力集中于西部,所能分出协助廉兄的人马十分有限,但有普国的百战雄师在,兰国大小奸臣定然束手就擒。”帝君也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他知道,以廉巍的军力,根本不需要帝国出兵便可击败兰国,他遣使来邀帝国夹击兰国就是为了试探帝国的反应,同时求得帝国对自己战略行动的默认。</p>

    帝君命林怀衷送普国使臣出城,途中,使臣无意中看到,帝国军的很多军官,身上都带着一本新近印制的沧海、永安地理、人&#25991和历史读本……</p>

    “是时候见一见兰国人了,明方这么一说,估计那个杨大人急得汗都要流光了……”送走普国使臣,帝君又开始了下一步计划。</p>

    “外臣以为陛下乃是一代英主,不想也如此目光短浅!普国不宣而战,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今日我兰国的状况,便是帝国明日的下场!”没有任何寒暄,杨&#25991同直截了当地指责帝国这种落井下石的行为。</p>

    “大胆杨&#25991同,你区区一个宰相府参事,竟敢对皇帝陛下如此无礼,我兰国虽地处偏远,却也是久沐东礼的&#25991明之邦,怎容你如此这般放肆!”没等帝国任何人开口,敖古已开始训斥这个无礼的手下。</p>

    “国家危在旦夕,有人在背后意欲瓜分我国,陛下还在这里讲什么客套?”</p>

    “不不不,天底下没有如此鼠目寸光的人,唐兄圣明,自然是深谋远虑,又怎会受这小人的蛊惑呢?再说了,我兰国和帝国乃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唐兄又怎么会见死不救呢?”敖古语重心长地向杨&#25991同解释着,在帝国人眼里,他就像一个敦厚的长者,竭力维护着两国的友好和帝君的形象。</p>

    “敖兄如此情真意切,朕是感激莫名啊。贵我两国不要有太多误会,既然会盟之时就已决计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我帝国定然竭尽全力救援兰国。至于这普国使节,朕也只是虚与委蛇,且帝国对贵国绝无领土野心。毕竟这是军国大事,切不可感情用事啊。”唐铭铮明白这是敖古君臣唱的一出双簧,杨&#25991同首先发难,意在告诉自己,兰国已知晓帝国和普国谈判的大致内容;而后敖古出面解围,同时吹捧自己一番,为的是让自己觉得,救援兰国,帝国责无旁贷。但这咄咄逼人之势也说明兰国已经是独力难支,急切希望帝国出兵救援,却又不愿付出过多的代价。</p>

    “现如今我帝国的确是扩充了部分人马,但辛德拉皇帝性命堪忧,向朕求援,朕念旧情不能不顾;这永安、沧海等地不时寻衅滋事,屡屡袭扰友邦,朕也不得不派兵惩戒啊。此外,森国一失,我峻崖城无险可守,故不敢过度分兵。当然啦,两个有约在先,贵国危难,我国怎可见死不救?朕派遣两个师择日随敖兄东进如何啊?”帝君面露难色,边叹气边说道。</p>

    敖古听罢,也跟着唉声叹气,靠着椅背,他怆然道:“兰国亡矣,敖古无能啊……”</p>

    杨&#25991同见状,立马起身对帝君说道:“外臣只是苏林芳大公府上一个小小的参事,然圣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宰相大人临行前教导在下,国难当头,我兰国须有壮士断腕之心,破釜沉舟之志,绝不可因眼前蝇头小利误国误民。若帝国能驱逐占领我西部领土之普军,我国定不相负!”</p>

    唐铭铮从杨&#25991同的话里听出了两个意思:一是他的意见可以代表兰国实权人物苏林芳的想法;二是兰国一定会对帝国出兵援助给予适当补偿。</p>

    “苏大人开诚布公,朕心甚慰,若朕再不急兰国所急,惩奸除恶主持公道,那便是愧为人君了。兰国不算富裕,现今主力损失惨重,急需重建,而这普国对西部领土本就是虎视眈眈,若驱逐普军后帝国军队立刻撤出,以廉氏之力,势必卷土重来,到时兰国无力防守,岂不是白白损耗贵我两国军力?诸位看这样如何,普国所占土地,我帝国代为驻守,经营管理,亦从战时之权,届时,帝国&#25991武,定然竭尽全力,拒敌于国门之外!”帝君知道,兰国现在能否保住还是一个未知数,而普军主力尽在兰国内地,若帝国军趁势袭击普军后方,则普军必然回救;到那时,两败俱伤,兰国得以喘息。即使帝国占据兰国原西部领土,也可以在自己和普国之间形成缓冲,以帝国之力,保兰国平安,何乐而不为呢。</p>

    “唐兄救命之恩,弟代苏卿及兰国百姓叩首谢过了!”说罢敖古就要下跪,周围帝国&#25991武官员赶忙将他扶起。</p>

    他接着说:“我森国百姓,近日来多得唐兄收容照顾,得保性命无虞,陛下对我等真是恩重如山啊。万望唐兄助我光复森国江山,我敖家久治森国,熟悉国情民意,必将协助陛下击溃进犯的普军。”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筹码要求帝君为自己复国,因此只能以自己熟悉森国情况,受到森国百姓拥戴为由。</p>

    “呵呵,敖兄真是古道热肠啊,只是兄贵为兰国国王,日理万机,又必须君临贵国,以安民心士气,实在不敢劳兄分心啊。敖兄之弟敖方早已主动请缨,为兄分忧,朕感其诚,同时念其任森国摄政两年有余,故准其以摄政之职统领全国。”帝君在此之前,已经和逃亡至帝国的敖方进行过谈判。</p>

    “可敖方经验不足,平时多得寡人指点方能有条不紊,如今以他一人之力,恐难维持长久,还望唐兄三思啊!”敖古听罢,深感大事不妙:敖方虽然身为执政,但缺乏主见且能力平平,只能管理日常事务。森国军政大事,多是敖古遥制。此番唐铭铮搬出敖方,其胁摄政而令森国的意图昭然若揭。</p>

    “敖兄多虑了,此事自不劳敖兄费心,我国已应令弟要求,派去军政专家组成顾问团,协助其主持各项事务。”帝君拍拍敖古的肩膀,耐心地解释着。敖古听在耳里,疼在心上。他光复国土的最后一点希望都已经落空了,但这位羽翼尽失的国王也知道,这种依仗他国之力光复故土的想法几乎是一厢情愿。森国盛产铁矿,工业发达,无论帝国还是普国都是垂涎三尺,唐铭铮又怎会错过这个趁火打劫的天赐良机呢?</p>

    也罢,只要我敖古还是森国国君就行了。敖古不愿再想下去,他知道除了平添痛苦以外,没有任何收获。</p>

    双方很快签订了一份密约,虽然被委以了全权,杨&#25991同也不敢隐瞒,他立刻安排车马准备先回国向苏林芳报告。当然对他们来说,条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普军多在兰国腹地,只要帝国出兵及时,永泰都可以牢牢抓在兰国人手中,至于西泽和森国,本就是兰国鞭长莫及之处,甩给帝国也正好在联邦各诸侯间形成一道屏障。</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