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十六章 清名与污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于是,人群又恢复了往日的傲慢和狂热,除了各式各样的讨论、口号、演讲之外,他们还多了一项活动,那就是与在周围警戒的联盟士兵“理论”。所讲内容,也不外乎军队应当为国为民,不应成为统治者压迫民众的工具;军人当保家卫国,而非杀害民众云云。不过,联盟军队纪律极严,指挥戒严部队的苏&#25991仲早就下令任何人不得与聚集的人群接触,加上军中官兵多来自普国,对照国这种无事生非的闹剧并没有多少兴趣,因此虽然对方整日喋喋不休,甚至多有侮辱挑衅,联盟军却只是站成线列警戒或齐坐在道旁的树荫下,丝毫没有理睬的动作乃至征兆。</p>

    学生们接连不断嬉笑怒骂、哭天喊地整整三天之后,也就是7月18日的清晨,雾霭茫茫之中,在乌林城中主要街区和广场警戒的联盟部队突然整建制地拔营撤离!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一个代表任何势力的政治家出现在军队或是人群之中,军队仿佛在进行演习一般,完成任务迅速开拔,整个过程绝不拖泥带水,一如训练时那样的精确和有序。</p>

    这意料之外的峰回路转震惊了世界,远在海外冷眼旁观的西洋各国对此更是议论纷纷。有政客认为,唐敏宁此举,是打算将烂摊子丢给照国,后者为了保住权位,绝不敢不会放任学生士子继续闹事,届时,他们不得不背负屠杀和镇压的污名,而联盟正好坐享其成;君主们则对此恼怒不已,他们既认为这位东夏帝国摄政兼皇储与她的父亲一样,不过是虚有其表的懦弱之辈,也将联盟戒严部队的撤离当成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的出现,必将鼓励西洋大陆那些刚刚被镇压下去的共和分子再次起来犯上作乱;至于共和主义者,则对这种箭在弦上却浪子回头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赏,毕竟多数赞成共和体制的都是知识分子或新派资本家,对于当下生活无忧的他们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是翻天覆地的变革,最害怕的却是毁天灭地的动乱,如果能够既实现快速和大步的改变,又不给社会带来过多破坏,便是这些人心中最为理想的社会演化途径了。</p>

    不过,变革的程度往往决定了它对秩序和安定所造成破坏的程度。军队撤走后不久,缓缓爬升的旭日尚未来得及将厚重的石板烤热,广场上人群的热血又一次沸腾起来。他们仿佛经历浴血奋战,最终击败敌人的勇士一般,呼喊着,歌唱着,拥抱着,有些学生甚至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广场上的所有人都在雀跃,在庆祝,似乎联盟军队的撤离,就意味着胜利的来到。</p>

    “同学们!朋友们”聚会的组织者再次站到了徐翳像的基座上高喊,“历史再一次证明,自由的思想、民众的意志,是战无不胜的精神利剑!那个唐敏宁,和她所谓的自治联盟,始终没有勇气超越她的父亲,那个被民众废黜的伪帝!她的军队再次夹着尾巴仓皇逃窜,专制的堡垒再次出现了巨大的裂缝!如今,火种已经点燃,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绝不能就此收兵,必须一鼓作气,占领乌林宫,推翻军政府,活捉徐昭,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共和国家!!”</p>

    “占领乌林宫,推翻军政府!”“活捉徐昭,公审徐昭!”“建立共和,民主万岁!”欢欣鼓舞的人群纷纷呼喊着口号,就好像此时此刻的皇帝像广场,已经变成了两年前的皇家广场,篡权专政的世子兼上将军徐昭,正如同唐铭铮那样,受到民众的审判与唾骂。</p>

    “袁大人!老夫今天就要请你来说说,这干柴烈火,究竟该如何扑灭!”堆满冰块的国相办公室内,水汽蒸腾的烟雾仍旧浇不灭杨子钊心中的焦虑和怒气,“当初老夫就不该听信你的策略,去发什么社论!如今倒好,联盟认为我照国软弱,大军撤到郊外,丢下烂摊子让我们收拾;那些书生又不依不饶,非要世子入狱受审不可,这,这叫老夫如何是好嘛!”</p>

    “大人,我等不必急于一时。”袁&#25991彬白蜡色的脸上,透着一丝阴险和冷酷,“下官留学西洋时,曾听君主国的贵族们对共和主义者有种议论,所谓‘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当今广场聚集者临近失控,便是已然疯狂。他们虽自称代表民众,却早已忽略了沉默多数的诉求。实际上,即便我国这样放任士子言行的国家,普罗大众所期盼者,不过安定富足耳。然现今已是路人皆知,那些闹事者绝不会满足于改朝换代,他们既然已走到这步,就不在乎再往前一些。”</p>

    “这……这又该如何解释。”杨子钊心中早已是方寸大乱。</p>

    袁&#25991彬仍旧是那副不阴不阳的表情:“退一步说罢,即便只是改朝换代,也必有人称为新贵,有人沦为奴隶。我国动乱,与两年前帝国发生的,存在本质区别,首先,帝国剧变,名曰共和革命,实为军事政变;若无王睿派遣大军进入帝都,区区几个学生又怎能成事?其次,共和政府虽号称民众政府,实为共和党人、军人和非唐铭铮派旧贵族瓜分国家,绝非广场上那些人心中所想的去旧迎新。而我国呢?若真发生动乱,结局只会比帝国更加悲惨。因此,目前国府所面临的,是危如累卵,是你死我活!”</p>

    “唉,本就不该落到如此地步!”杨子钊叹道,“若非我国败于联盟,又怎会……”</p>

    “大人!现在早已不是捶胸顿足之时了!”袁&#25991彬的声音突然变得斩钉截铁,“双方图穷匕见,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非常时期,大人若再抱着平日里折衷和谐的处事之道,非但无法令双方冷静,只会受到双方的唾弃!”</p>

    “那你说该如何是好啊!”杨子钊吼道。</p>

    袁&#25991彬再次恢复到平时的那种面无表情:“大人息怒,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大人肯下定决心,亮出獠牙,必然会从待宰羔羊,变成百兽之王。”</p>

    “百兽之王?这如何见得?”杨子钊诧异道。</p>

    “所谓两虎相斗,豺狼为王。”袁&#25991彬低声说道,“共和主义者夺权的最大障碍,便是徐昭和他手上的数万军队,事实上,只要他一声令下,那些手无寸铁的闹事者便会立马作鸟兽散。而徐昭本人却在沽名钓誉,生怕自己手上沾了国人的血,使得那政变得来的权位更加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极有可能在关键时刻逃离乌林,撤到东部忠于自己的地区,同时借助联盟的保护求得偏安。若是如此,闹事最严重的中部必然被共和主义者控制,西部教会和贵族也必然拥兵自立。到那时,照国这最为富庶繁华的五千里江山就会四分五裂,我等也会成为历史的罪人!”</p>

    “联盟不愿出手,军队不敢出手,老夫又怎可能有所作为?”杨子钊不解。</p>

    “铁腕安邦,强势夺权。”袁&#25991彬薄薄的嘴唇轻轻张合,吐出的字句却如惊雷般炸得杨子钊耳膜轰鸣,“士子们不过是无根浮萍,飓风一过,很快就会飘散而去。因此大人绝不可将任何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相反,您必须唤来飓风,为自己扫平道路。“</p>

    “唤来飓风?”杨子钊问道。</p>

    袁&#25991彬凑近国相身边耳语道:“联络徐晖,以兵谏为名,调动乌林禁军和周围兵力,先斩后奏,平定局势后,再让徐昭为大人背书,只要掌握军队,再加上&#25991官们的支持,大人便可成为名正言顺的一国宰相,将这一团乱麻的士坛官场一举收拢。”</p>

    这道闪电在杨子钊的脑中迅速流过,他明白,袁&#25991彬的计划虽说极为冒险,但却有极高的胜算:徐晖虽说只是负责军队日常事务的国尉,却可以在不经徐昭批准的情况下调动京师卫戍部队。这是因为,徐晖早在贵族军官学校少年班时就与徐昭同班,两人关系甚笃,兵变夺权的后者之所以给予他如此便宜,正是对其忠诚的信赖。因此,只要不鼓动徐晖推翻自己的堂兄,这位将军绝不会对未请示徐昭便出兵镇压广场上的学生士子持任何异议。更有甚者,军人的身份和共和主义者对军队的痛恨,使得徐晖时时刻刻都希望国府采取果断措施恢复秩序,只要有人暗示和鼓动,他便会主动提出这一方案。</p>

    “大人为何不直接支持共和党人,取而代之不是更为便利?”杨子钊突然想到内阁密会后袁&#25991彬的建言,他怀疑,上大夫的态度在不到5天内就发生了180度的急转,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内情。</p>

    “共和党人?没错,几日前,下官是劝大人与他们沟通。但时至今日,这些人早已被虚幻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丧失了最基本的理智。就好比多年以来他们自诩代表民众一样,这些狂妄自大之徒将国府和联盟的投鼠忌器,当成自身力量的强大,如此的不知死活,还有什么好沟通的?”袁&#25991彬轻蔑地笑道,“就算国府真如帝国一般妥协退让,令其侥幸得逞,这些既未亲临战阵,又无治国邦交经验的书生,又怎是联盟的对手?只要联盟一声令下,驻扎在我国境内的十万大军就会将他们碾成齑粉,而鞭长莫及的共和国即便真心援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两相对比,高下立判,支持哪边,大人还需要犹豫?”</p>

    杨子钊一惊,刚落入喉管的茶水被肌肉翻转一个踉跄,如古时常常改道的茵河般涌向气管,灌进肺中。剧烈的咳嗽下,他昏热的脑子里满是袁&#25991彬的长篇大论,那冰冷尖刻的话语,就好像一条条饥饿凶残的蚂蝗,猛然间咬破皮肤钻进他全身的每一寸肌肉,每一根神经。这个提案,听起来的确是快刀乱麻,赢家通吃,可一旦得到采纳,无异于踏着国人的尸骨和鲜血登上那庙堂之上悬着宝剑的至尊王座。如此杀伐决断,无论如何也不是一心中庸无为的国相所愿意承受的。</p>

    “袁大人有心了。”袁&#25991彬不知道,杨子钊的这句话,究竟是对自己递来毛巾的客套,还是对那个提议的回答。</p>

    “大人,时不我待啊!”袁&#25991彬没有回应国相,而是继续劝谏道。</p>

    “咳,你还是容老夫先喘口气吧。”杨子钊渐渐咳出了积在肺中的茶水,他缓缓说道,“此事不但关系国运,更关乎千万条性命,老夫自当妥善斟酌。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依老夫多年与士子们打交道的经验,今晚他们必是彻夜狂欢,要有何动作,也要等到明早,今晚七时前,定然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p>

    “大人是这相府的主人,自然由大人定夺了,下官告退。”袁&#25991彬轻轻鞠躬,脸上仍旧看不出得意或者失落,他礼貌地转过身去,厚重的木门在侍从熟练的操控下安静地开合,仿佛这间布满巨大冰块的房间内从未有过任何动静一样……</p>

    或许漫长,或许短暂,十几个小时还是这样从人们指尖流逝。当太阳再次划着漂亮的弧线完成起降的时候,整个乌林仍在躁动和沸腾。每一个身临其境者都明白,明天当这颗恒星再次出现的时候,必然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p>

    那扇门再次悄无声息地打开,环绕着冰冷的水汽,袁&#25991彬看起来似乎更为寒凉的双眼直直刺向房间那头办公桌后的杨子钊。两个人都沉默着,透过冰块,只能看见他们模糊的身影和扭曲的面庞,周围的一切仿佛在这时冻结,紧闭的窗户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风动甚至蝉鸣,所有的静止,都为了聆听这一刻那足以改变命运的决断。</p>

    “您找我?”袁&#25991彬用最为遮掩的方式打破了这令人不安的沉默。</p>

    “老夫反复权衡,最终还是下了决心。”杨子钊的脸上,从未有今日这般的沉着和镇定,“擅动刀兵,终究是不详之举,我们切不可落入联盟圈套,自相残杀令人渔利。我等当国之人,应对国家,对历史,对国人负责,不应轻举妄动。”</p>

    “大人当真要对社稷危局坐视不管?”袁&#25991彬依旧是那副令人捉摸不透的表情。</p>

    杨子钊深吸一口气,说道:“自然不会。照国崇士,尊学重道,无论如何也不能对读书人痛下杀手。老夫今晚将亲赴广场,与士子们交心,都是读书人,只要晓之以理,他们绝不会坐视我国多年经营就此毁于一旦。”</p>

    “若是平时坐而论道,大人此举,并无不妥。”袁&#25991彬仍旧是波澜不惊的表情,“只是野心与狂热鼓动之下,那些聚集者早已无理智与谋断可言,大人就算屈尊前往,恐怕也于事无补吧?”</p>

    “老夫孤身一人,自然当不得此等重任。”杨子钊沙哑地说道,“与士论理,自然要以士之道。老夫早已发出请帖,邀乌林学宫十二名在学生士子中颇具影响的名家大儒,与老夫同去广场,师道尊严,同窗情谊,就是再狂热的士子也是不会忘记的吧?”</p>

    “所以,大人最后决断,便是如此?”袁&#25991彬问道。</p>

    “本就无所谓决断。”杨子钊摆摆手,“老夫也知你是忠心为国,只不过,兵谏之举还是过于冒险了。观我煌煌东夏,浩浩荡荡数千年历史,还未曾有一家帝王官府如杀鸡宰牛般镇压聚众士子,我照国乃是东方第一&#25991明之邦,更不可开此先例!放心罢,对于此事,老夫会守口如瓶,言者无罪,你不必担忧,回去吧!”</p>

    凉爽的办公室内,除了冰气之外,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紧张。袁&#25991彬依旧那样若无其事地伫立在国相的办公桌前,杨子钊则将自己的眼神缓缓从这位上大夫身上移开。渐渐地,两人的目光不再交汇,思维那飞速旋转的齿轮,似乎在不经意间停摆,没有人知道袁&#25991彬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也没有人敢肯定,这个无法猜透想法的中年人究竟有如何打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残阳射出的红光越来越微弱,万物仿佛都已进入休眠,它们准备着,准备着迎接新一轮的皓月与红日……</p>

    “大人,时间不早了,下官告退。”良久,袁&#25991彬礼貌地鞠躬离去,他的额头上,除了冷气与体温碰撞结出的水珠外,根本没有一丝的褶皱和波澜。上大夫的一举一动,都平静得好像过完了又一个平淡无奇的下午,到点下班的他一如既往地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告别那般。</p>

    杨子钊点点头,靠在了舒适的椅背上,他闭着眼睛,轻轻揉着脸上的穴道,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积蓄能量一般。</p>

    不知又过了多久,国相府袁&#25991彬办公室中灯光映衬的黑影才渐渐起身,这个高瘦的中年人抬起笔,在一张空白信笺的中央写上了“杨还是羊”这几个大字,而后便迅速将其叠好,塞入一个没有姓名地址,只有外人无法看懂的标记的信封内,粘好封口,扔在桌上,自己则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办公室。</p>

    最后一盏灯火就此熄灭,国相府被黑暗彻底包围……</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